尹风任 作品数:8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博士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2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时机、术中处理及术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在72h内行显微外科手术,术前术中采用了过度换气、脱水药物、侧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等多种方法降低颅内压。术后采用"3H"疗法并应用尼莫地平。结果成功夹闭动脉瘤21例,动脉瘤包裹1例。Hunt-Hess分级Ⅰ-Ⅲ级20例中,治愈17例,轻残2例,重残1例;Ⅳ级2例中,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可早期预防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有效地防止脑缺血或脑梗死和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 王文革 尹风任 吴建梁 史学芳关键词: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HIF-1α和VEGF表达的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多由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0/%... 尹风任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文献传递 人脑胶质瘤中COX-2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关系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检测COX-2、VEGF和CD34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COX-2、VEGF与胶质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COX-2、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COX-2与VEGF阳性细胞在坏死区周围及血管密集的区域分布密集,80例胶质瘤中二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2.5%,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COX-2、VEGF的表达与MVD之间成正相关(r=0.927,r=0.939,P<0.05),COX-2与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0.885,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与COX-2、VEGF、MVD之间均成正相关(r=0.894,r=0.927,r=0.865,P<0.05)。结论COX-2和VEGF在胶质瘤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恶性度关系密切;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组织血管新生。 孔世奇 于利洁 扈玉华 尹风任 冀建文 顾洪涛 吴建梁关键词:脑肿瘤 胶质瘤 血管新生 环氧化酶-2 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的手术适应证、操作要点和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9年12月经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治疗的1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有临床症状,其中颈内动脉中度狭窄者2例,重度狭窄者14例。均采用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应用诱导性高血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剥除颈动脉内膜斑块,所有病例均未应用术中转流术。结果术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示颈动脉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12例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再发作。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脑卒中史者死亡,其余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内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是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文革 尹风任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 胶质瘤中变异型IκBα的表达与抑制肿瘤浸润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A,uPA)和其受体(uPA—receptor,uPAR)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行为的关系。方法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IκBαM蛋白表达筛选,建立稳定表达IκBαM的人类GBM细胞株;用Transwell法测定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uPA、uPAR在RNA水平的表达;制作裸鼠皮下异位移植瘤生长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Transwell法测定G36△—M组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RT—PCR及肿瘤组化染色结果显示,uPA和uPAR在G36△—M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G36△、G36△—W和G36△—P三组,而在后三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κBαM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均可显著降低人类恶性胶质瘤中uPA和uPAR的表达,进而减弱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抑制肿瘤组织的浸润。 吴建梁 于利洁 扈玉华 史学芳 孔世奇 尹风任 冀建文 范振增关键词:核因子ΚB UPA UPAR TRANSWELL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颈静脉孔区或岩斜坡区肿瘤32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岩斜坡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32例颈静脉孔区、岩斜坡区肿瘤患者均采用病变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其中颈静脉孔区肿瘤20例,均为神经鞘瘤;岩斜坡区肿瘤12例。均为脑膜瘤;本组病例影像学显示肿瘤未侵犯到海绵窦或颅外。结果本组32例患者21例肿瘤全部切除,6例为次全切除,大部切除5例。27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6例遗留有声音嘶哑),4例一侧肢体不全瘫痪,但基本能生活自理,1例死亡。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岩斜坡区肿瘤,具有简捷、省时,患者疗效满意的特点。 史学芳 吴建梁 尹风任关键词:乙状窦后入路 颈静脉孔区 岩斜坡区 肿瘤 沉默H-ras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H-ras靶向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研究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构建含H-ras靶向特定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HRAS,稳定表达pHRAS质粒的细胞为实验组,未处理的SACC-M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计算成瘤率;移植瘤原代培养检测质粒表达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内H-ras蛋白表达;采用组织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HRAS质粒转染组成瘤率及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原代培养可见大量瘤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实验组瘤内H-ras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实验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1.55±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1.35)%(P<0.05)。结论:shRNA沉默H-ras基因能抑制SACC-M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在体内有效下调H-ras蛋白的表达,且对肿瘤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 于利洁 王洁 董福生 孔世奇 尹风任 冀建文关键词:涎腺肿瘤 基因沉默 改良血管穿刺法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此模型蛛网膜下腔积血分布、吸收与神经元损伤病理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和手术组,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大体形态,以及手术组各个时间点蛛网膜下腔内血液分布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3~24h蛛网膜下腔的积血由穿刺的局部脑底面逐渐向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弥散;48h第四脑室可见明显积血;大脑皮层神经元水肿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加重,24h达到水肿高峰,并持续到48h;7d时神经元水肿基本恢复。结论改良血管穿刺是制作SAH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蛛网膜下腔内血液的吸收再分布规律及神经元的动态损伤过程为SAH模型构建的评价提供了更完备的实验数据。 尹风任 史学芳 扈玉华 冀建文 于利洁 孔世奇 吴建梁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物 神经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