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缝洞型油藏稳产井产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稳产井产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稳产井的稳产期区间;将稳产期区间的下限视为第一稳产期,计算第一稳产期内各井控储量下的单位时间产量;将稳产期区间的上限为第...
- 常宝华魏国齐孙贺东邓兴梁曹雯沈瑞崔永平刘志良
- 河套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被引量:19
- 2005年
- 河套盆地呼和坳陷第四系、上新统气源岩厚1200m以上,有机碳平均含量0.59%,有机质类型为混合型及腐殖型,未成熟,处于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具有大规模生气能力。大量水文浅井冒气泡,证实了生物气的存在。储层为浅湖、半深湖相粉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成岩程度低,岩性疏松,孔隙度大于20%,储气能力强。第四系150~300m段发育泥岩及芒硝、腐殖土,具有较强的封盖能力,是比较理想的盖层段。生物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圈闭。通过类比,河套盆地成藏条件与柴达木盆地相似,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好。
- 杨华李民才崔永平
- 关键词:河套盆地勘探前景泥质粉砂岩封盖能力气源岩上新统
- 井筒异常高压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筒异常高压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及系统。该井筒异常高压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历史气井产量、历史井口油压、历史地层压力和历史无阻流量生成多个产能坐标点;拟合多个产能坐标点,生成产能拟合曲线;根据产能拟合曲线确...
- 孙贺东崔永平王洪峰曹雯常宝华贾伟李原杰朱松柏
- 一种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时间点的气藏试井的地层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地层压力数据确定压力对数曲线和压力导数对数曲线;根据所述压力对数曲线和所述压力导数对数曲线确定交点...
- 孙贺东崔永平王洪峰曹雯朱松柏常宝华邵剑波付小涛
- 一种储层动态储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层动态储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时间点的气藏试井地层的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压力导数对数曲线;根据所述压力导数对数曲线计算气藏试井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储量;根据所述...
- 孙贺东崔永平王洪峰曹雯谢伟常宝华朱松柏王益民
- 一种储层动态储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层动态储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时间点的气藏试井地层的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压力导数对数曲线;根据所述压力导数对数曲线计算气藏试井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储量;根据所述...
- 孙贺东崔永平王洪峰曹雯谢伟常宝华朱松柏王益民
- 一种确定气井极限排砂时机的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气井极限排砂时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气井及储层的基础参数、气体流速及井口油压;根据所述基础参数、所述气体流速及所述井口油压,确定所述目标气井的生产管柱内的积砂高度;确定所述井口油压...
- 常宝华崔永平孙贺东张建业曹雯陈宝新刘磊
- 油藏的增产方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藏的增产方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油藏的油藏特征;获取待确定的多个预设增产方式中各个预设增产方式的特征参数;根据目标油藏的油藏特征和多个预设增产方式中各个预设增产方式的特征参数,分...
- 常宝华崔永平周代余孙贺东刘志良曹雯周登洪马小平江杰
- 文献传递
- 基质供气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质供气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该基质供气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在井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测量多个随时间变化的井底关井压力;根据多个随时间变化的井底关井压力,计算井底关井压力与时间的一阶导数;根据原始地层压力、...
- 孙贺东崔永平王洪峰常宝华曹雯刘磊
- 文献传递
- 塔里木盆地深层东河砂岩油藏剩余油地震预测——以东河1油藏为例被引量:5
- 2018年
- "长期浅埋"和"晚期快速深埋"的两段式深埋过程,在塔里木盆地深层形成了三项独特的地质特征:(1)深埋砂岩储层的物性保持较好,岩石孔隙度较大;(2)泥岩的速度、密度显著增大,一般大于砂岩;(3)储层内地层压力大、耐压性好、不易变形。上述特征成为塔里木盆地深层剩余油地震预测的重要地质基础。根据东河1油藏的实际参数建立了东河砂岩油藏的储层地质改造模型,开展了地震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饱和度上升、泥质含量下降均引起反射振幅减小,0~100%范围内的含水饱和度变化与10%~0范围内的泥质含量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相当;(2)孔隙度上升引起反射振幅增大,14%~24%范围内的孔隙度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10倍于10%~0范围内的泥质含量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3)在本文假设条件下,孔隙度上升与泥质含量下降是共生关系,两者产生的振幅变化同时出现、方向相反,综合响应以孔隙度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为主。以油藏开发中后期新采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注水井和高含水采油井的相对位置分析目的层反射振幅平面图上的明显分块特征,即可识别长期水驱开发活动引起的储层物性定向改变与油水置换作用的综合响应区域,确定主要的注水受效方向和近似的水驱前缘形态、边界,其外部即为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区,并得到东河1油藏新钻井的验证。
- 凌东明杜启振崔永平田军姚仙洲韩耀祖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剩余油地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