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正

作品数:36 被引量:15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数值模拟
  • 21篇雷暴
  • 21篇值模拟
  • 20篇雷暴云
  • 16篇电荷结构
  • 11篇闪电
  • 9篇气溶胶
  • 8篇微物理
  • 7篇电荷
  • 6篇微物理过程
  • 6篇物理过程
  • 5篇建筑
  • 4篇电位分布
  • 4篇建筑物
  • 4篇冰核
  • 3篇地闪
  • 3篇云闪
  • 3篇正电
  • 3篇正电荷
  • 3篇闪电活动

机构

  • 36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湖北省防雷中...
  • 1篇淮安市气象局

作者

  • 36篇师正
  • 31篇谭涌波
  • 9篇郭秀峰
  • 5篇王宁宁
  • 4篇刘俊
  • 3篇朱俊儒
  • 3篇张冬冬
  • 3篇周博文
  • 3篇杨忆
  • 3篇陈浩然
  • 3篇彭琳
  • 2篇陈超
  • 1篇张枨
  • 1篇孙京
  • 1篇汤洁
  • 1篇唐慧强
  • 1篇郭凤霞
  • 1篇柴健
  • 1篇李杰

传媒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电瓷避雷器
  • 3篇高原气象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电工技术
  • 1篇暴雨灾害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空气污染地区气溶胶与地闪活动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9年地闪观测资料、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地面相对湿度(SRH)资料,对中国三个空气污染地区(R1,R2和R3)地闪密度对气溶胶浓度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研究区域在不同季节以及夏季大部分地区污染条件(高AOD)下的地闪密度比清洁条件(低AOD)下的地闪密度更大,说明气溶胶可能通过云微物理作用促进三个研究区域的地闪活动。在减弱了CAPE和SRH的干扰后,气溶胶对R1和R2地闪密度仍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在高CAPE和SRH的条件下更显著,而气溶胶在R2地区对地闪密度的影响变得不明显,说明气溶胶对地闪密度的影响会受到CAPE和SRH等气象因素的干扰,并且高CAPE和SRH的条件更有利于气溶胶对地闪活动的增强作用。
汪海潮师正林琪李璐滢林晓彤游赛男顾雯怡胡子严
关键词:闪电活动地闪气溶胶云微物理
雷暴云电荷结构对地闪击地点影响的数值模拟
地闪是一种强烈的自然放电现象,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多种危害,而这种危害与地闪击地点位置息息相关,目前关于地闪击地点选择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形地物对击地点影响这一方面,而关于雷暴云电荷、电位分布对击地点影响的研究还少...
师正谭涌波王宁宁郭秀峰
关键词:电荷结构电位分布数值模拟雷暴云
通道感应电荷对放电活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闪电放电后电荷重置方案中异极性电荷植入法对雷暴云放电效应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结合2011年8月12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雷暴个例,通过控制倍数改变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进行大量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对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和云闪通道长度有明显影响。通道感应电荷量增加,即空间异极性电荷堆增多,加大空间电荷结构复杂程度;云闪通道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穿越与自身极性相同的电荷堆,导致短通道云闪频次增加。通道感应电荷累积总量相同,不同闪电通道感应电荷量下云闪频次与通道电荷平均累积量呈负相关,即通道感应电荷平均累积量增大,云闪频次减少。而地闪频次、类型与通道感应电荷量相关性不明显。
于梦颖谭涌波师正刘俊王梦旖郑天雪
关键词:电荷结构
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对云闪尺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为了揭示云闪尺度与雷暴云微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对闪电尺度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模拟了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在对雷暴云各水成物粒子含量与云闪通道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两次典型的云闪个例,分析两次云闪发生时冰晶和霰粒子的分布,以及雷暴云起电率、空间电荷结构分布、闪电通道尺度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霰粒子含量与云闪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水成物粒子微物理特征与云闪尺度无显著相关性;霰粒子尺度越大,下落速度越快,其与冰晶碰撞分离的非感应起电过程和与云滴之间发生的感应起电过程共同影响着雷暴空间电荷结构;霰粒子含量通过改变空间电荷堆的含量和分布范围对云闪的先导通道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师正曲凯悦管啸林林奔
关键词:微物理过程数值模拟
耦合气溶胶模块的雷暴云起电模式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耦合气溶胶模块的雷暴云起电新模式,结合SEET个例,对比分析了耦合气溶胶模块前后云内各水成物最大比含水量和空间电荷结构的时间演变,并初步探讨了气溶胶浓度和谱分布对雷暴云电荷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m分辨率下,耦合气溶胶模块后对雷暴云中的动力和微物理过程仍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当气溶胶浓度增大时,雷暴云内电荷总量也随之增大,其中大核粒子对雷暴云电荷量的生成有相当大的贡献。
王宁宁谭涌波师正郭秀峰
关键词:气溶胶数值模拟空间电荷
雷暴云电荷结构对闪电放电影响的数值模拟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已有的放电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模式中的初始扰动对四次雷暴进行了多次二维12.5m分辨率放电模拟实验,再现了多种雷暴云电荷结构下的地闪放电现象,就空间电环境特征与地闪接地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师正
关键词:电荷结构电位分布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建筑物尖端对大气电场畸变影响的数值计算被引量:42
2013年
建筑物尖端周围大气电场畸变特征研究是大气电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假定建筑物为理想导体并与地面充分连接,通过有限差分法计算二维泊松方程,得出建筑物周围的电位空间分布。讨论建筑物尖端的高度、宽度以及相对位置对大气电场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电场畸变系数λ_i随高度呈线性增加,且线性方程斜率随宽度增加而减小;λ_i随尖端位置沿建筑屋顶的中心线向两边呈对称递增趋势,此趋势随建筑物高度增加更为显著;λ_i随尖端宽度呈指数递减关系,且宽度对畸变系数的影响随高度增加变得尤为显著。
郭秀峰谭涌波郭凤霞师正王宁宁
关键词:高大建筑物
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对云闪传播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在已有的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雷暴云电荷分布,并进行二维高分辨率闪电放电的模拟试验,定量探讨了雷暴云的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对云闪传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雷暴云顶部的屏蔽层电荷以及底部正电荷区会限制触发于雷暴云主正、负电荷区的云闪正、负先导的垂直传播范围,使云闪通道在一定垂直范围内传播,并最终趋向于沿水平方向传播;(2)电荷区的电荷密度或分布范围的增大都会导致云闪通道长度增大,但增大方式不同,电荷密度主要是通过增加高密度中心附近的通道分枝数,并且通道长度随电荷密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分布范围则是通过扩展通道的水平传播范围,并且通道长度随分布范围的扩大呈线性增大;(3)电荷区电荷密度的增大会增加云闪通道的分枝数,尤其在高密度中心附近,最终使云闪通道的分形维数呈增大趋势,但基本上不会改变云闪通道的双层分枝结构,电荷区分布范围的扩大则不影响云闪通道的分形维数。
谭涌波梁忠武师正朱俊儒
关键词:电荷密度分形维数数值模拟
建筑物高度对上行闪电触发以及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探讨建筑物高度对单个上行闪电触发以及传播的影响,设定了一个固定的背景电场,并结合自行触发的上行闪电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上行闪电放电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上行闪电在初始阶段分支比较少;发展到离地面2 km左右后,闪电开始出现大量的分支,闪电通道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叉:一部分通道继续向高电荷密度中心垂直传播,另一部分通道绕过高电荷密度中心,向外水平传播;模拟的上行闪电只能垂直传播到4 km处的负电荷中心,不能穿过0电势线向上方的正电荷区传播。(2)建筑物高度对上行闪电的触发起了关键作用,建筑物越高,越容易触发上行闪电。(3)建筑物高度对上行闪电传播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随着建筑物高度增高,模拟出的上行闪电的水平和垂直传播距离都有所减小,通道的分形维数变小,通道传播的总长度也逐渐减小。
谭涌波周博文郭秀峰张冬冬师正陈超
关键词:建筑物高度数值模拟
气溶胶对云中水成物粒子荷电情况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电模式,加入气溶胶模块,建立一个完善的雷暴云起电模式.结合SEET个例,初步探讨了气溶胶浓度对雷暴云内各种水成物粒子荷电情况的影响.发现气溶胶的浓度与雷暴云内云滴、霰粒、冰雹以及雨滴等水成物粒子在空间所携带的最大电荷面密度值以及电荷量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同时气溶胶粒子浓度的增加使得雨滴在空间携带电荷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有一定提前.
王宁宁谭涌波师正郭秀峰
关键词:气溶胶数值模拟电荷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