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建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狭窄
  • 3篇心病
  • 3篇螺旋CT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动脉狭窄
  • 2篇预后
  • 2篇冠心病患者
  • 2篇256层螺旋...
  • 2篇病患
  • 1篇低剂量
  • 1篇动脉疾病
  • 1篇断层摄影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灌注显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机构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化工医药...
  • 1篇河北省血液中...
  • 1篇石家庄市职业...

作者

  • 10篇康建丽
  • 6篇颜立群
  • 6篇穆晓丹
  • 5篇王文燕
  • 5篇汪国石
  • 2篇袁乃芬
  • 2篇赵萍
  • 2篇韩娟
  • 1篇黄渤源
  • 1篇侯亚平
  • 1篇全冠民
  • 1篇耿左军
  • 1篇张雪宁
  • 1篇刘洋
  • 1篇崔平
  • 1篇袁涛
  • 1篇张利敏
  • 1篇刘永
  • 1篇韩娟
  • 1篇代鹏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直接法静脉CT造影评估下肢静脉血栓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100 k V条件下256层螺旋CT直接法静脉成像诊断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价值。方法31例患者行直接法低剂量下肢静脉CT造影(CTV)和DSA检查,对原始数据分别行FBP、i DOSE4处理,层厚1 mm,层距0.9 mm,将重建图像传至EBW工作站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后处理。将单侧下肢静脉分为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计算直接法下肢CTV检出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受累数,并与DSA下肢静脉造影对照,测量轴位髌骨前方的空气密度同时得出标准差SD作为图像噪声,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TV与DSA两种诊断检出DV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1例双下肢共372支血管受检,CTV检出DVT血管198支。DSA检出DVT血管共204节段;直接法CTV与DSA两种方法检出DVT数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5,P=0.1.94×10-74),以DSA为金标准,CTV敏感度为96.1%,特异度98.8%;FBP重建图像噪声为(3.49±0.54),主观评分(3.87±0.56),i DOSE4重建图像噪声为(2.61±0.42),主观评分为(4.52±0.63),i DOSE4重建图像噪声低于FBP重建图像噪声(t=7.12,P=2.13×10-9),i DOSE4重建图像主观评分高于FBP重建图像(t=-4.27,P=7.15×10-5)。低剂量直接法下肢静脉CTV有效剂量(ED)为(7.12±0.81)m Sv,DSA有效剂量(ED)为(66.96±11.48)m Sv,低剂量直接法下肢静脉CTV辐射剂量明显低于DSA辐射剂量(t=-28.9,P=1.23×10-23)。结论低剂量256层螺旋CT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可准确诊断DVT,有可能替代常规下肢静脉造影。
康建丽刘洋袁涛全冠民耿左军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256层螺旋CT测量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斑块负荷及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研究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校正性对比剂浓度(correctedcoronary opacification,CCO)在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及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5例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均已行TIMI评分,通过25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经CT图形工作站分别测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段前后管腔内的CCO值及其狭窄段前后的CCO差值,患者均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尿酸、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a、γ-谷氨酰转移酶、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A,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及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检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CCO差值与CAG冠状动脉狭窄率、IVUS狭窄率、IVUS测量的斑块负荷及TIM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CO差值与CAG测量的冠状动脉狭窄率、IVUS狭窄率、IVUS测量的斑块负荷及TIM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6,0.464,0.656及0.7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测量CAG冠状动脉狭窄率、IVUS狭窄率、IVUS测量的斑块负荷及TIMI评分与CCO差值的决定系数为0.537。结论CCO差值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及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无创及方便的冠心病的评价指标。
颜立群康建丽汪国石王文燕穆晓丹董倩波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预后
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21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70%为严重狭窄组(n=121)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50%的轻度狭窄组(n=90)。所有患者均进行CCO差值、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参数(静息BW和SD、负荷BW和SD)检测,观察分析对应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与冠心病密切关联的指标,与CCO差值进行联合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具有差异的指标来预测冠心病预后的效能。结果:严重狭窄组患者的CCO差值、BW(静息)、SD(静息)、BW(负荷)、SD(负荷)均高于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CO差值、BW(静息)、BW(负荷)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率≥70%的危险因素。单独进行CCO差值的检测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率的灵敏度80.17%,特异度78.89%;CCO差值联合心肌灌注显像BW(静息)及BW(负荷)检测的灵敏度为92.56%,高于单独检测值,特异度为65.56%,低于单独检测值。分析CCO差值、BW(静息)、BW(负荷)在预测冠心病预后的AUC面积为:CCO差值(0.675)、BW(静息)(0.868)、BW(负荷)(0.850),并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CCO差值、BW(静息)、BW(负荷)最大AUC面积相应参数截止值,其中CCO差值截止值为0.190(敏感度=72.30%,特异性=69.80%);BW(静息)截止值为0.534(敏感度=82.20%,特异性=88.90%);BW(负荷)截止值为0.473(敏感度=83.40%,特异性=86.20%)。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检测能够提高灵敏度,降低特异度,从而显著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对预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颜立群康建丽穆晓丹韩娟董倩波田哲星
关键词:螺旋CT心肌灌注显像冠心病预后
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眶受侵1例
2002年
赵萍康建丽袁乃芬
关键词:眼睑基底细胞癌
256层螺旋CT对大动脉转位房室连接区结构异常的影像学观察
2015年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房室连接区结构异常进行影像分析,归纳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6例确诊的大动脉转位病例的临床及256层螺旋CT影像资料,通过CT后处理方法分析患者房室连接区异常的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联系。结果 256层螺旋CT对于本组病例的房室连接区结构异常及合并的多种复杂畸形均有良好显示,与心脏超声比较,256层螺旋CT对大动脉转位合并畸形诊断精确性更高。结论 256层螺旋CT能够显示大动脉转位房室连接区的解剖学异常及合并的相关畸形,对其诊断具有极高的精确性。
颜立群刘永侯亚平汪国石康建丽王文燕韩娟黄渤源穆晓丹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计算机断层摄影
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差值联合生化指标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corrected coronary opacification,CCO)差值联合生化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将左前降支狭窄患者205例,按照狭窄率≥70%为界分为2组,≥70%患者119例,<70%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ol,TG)、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尿酸(uric acid,UA)、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Lp(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所有患者均经过CT图像工作站的后处理,测量左前降支狭窄段前后的CCO值,并计算CCO差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筛选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指标,与CCO差值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2组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GGT、Hcy、APOB、Lp(a)为狭窄率≥70%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筛选出CCO差值、GGT、APOB 3个指标的AUC>0.750。CCO差值联合GGT、APOB检测的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65.1%。结论通过CCO差值联合GGT、APOB检测提高了灵敏度降低了特异度,能显著提高冠心病狭窄率的诊断效能。
颜立群张景坤康建丽王文燕穆晓丹汪国石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的效果。方法 研究组 2 2例 ,对照组 8例 ,看近斜视角大于看远斜视角至少 15PD ,研究组 2 2例行外直肌斜向后徙术 ,对照组 8例行标准的外直肌后徙术。结果 研究组 18/2 2术后看近外斜度≤ 10PD ,2 2 /2 2术后看远外斜度≤ 10PD ,看近看远外斜角平均差值由术前 2 5± 8 11PD减少到术后 5 2 3± 4 0 3PD。对照组仅 3 /8术后看近外斜度≤10PD ,6/8术后看远外斜度≤ 10PD。结论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术效果优于标准的外直肌后徙术。
袁乃芬赵萍崔平康建丽
关键词:外直肌PD外斜视足型术前
螺旋CT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差值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校正性对比剂浓度(corrected coronary opacification,CCO)差值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99例,以血管狭窄率≥70%为界分为狭窄率<70%组40例和狭窄率≥70%组59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经过CT图像工作站的后处理,测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段前后的CCO值,并计算CCO差值;分析CCO差值与血管狭窄率及心肌梗死溶栓(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危险评分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CCO差值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最佳截断点;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计算CCO差值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狭窄率≥70%组TIMI危险评分高于狭窄率<70%组,CCO差值低于狭窄率<7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124,P<0.001;Z=6.318,P<0.001);CCO差值与血管狭窄率及TIMI危险评分均呈正相关(r=0.807,P<0.001;r=0.84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最佳截断点为0.1947;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以0.1947为CCO差值截断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率≥7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8.0%。结论 CCO差值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成为筛查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颜立群张景坤汪国石王文燕康建丽穆晓丹韩娟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形态与功能成像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冠状动脉疾病螺旋CT成像技术的快速升级,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有了极大的飞跃,目前在科研与临床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冠状动脉螺旋CT成像方法,对于从传统的形态学诊断过渡到以功能诊断为主,甚至在不久的将来,真正的实现以螺旋CT为主导的,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一站式诊断与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结合国外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就冠状动脉螺旋CT成像在冠心病的功能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颜立群王文燕汪国石康建丽穆晓丹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埃索美拉唑质量浓度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埃索美拉唑的含量,并应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法处理后,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以A(0.1%甲酸)-B(乙腈)(80∶20)为流动相,柱温为35℃,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通道分别为m/z346→198(埃索美拉唑)和m/z254→156(内标,磺胺甲卟恶唑),用非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埃索美拉唑的线性范围为0.2~20 ng·mL^(-1)(r=0.999 7),检出限为0.12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达峰时间(tmax)为(1.5±0.5)h,达峰浓度(Cmax)为(620.65±2.89)ng·mL^(-1),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2 530.68±60.17)ng·h·mL^(-1),半衰期(t_(1/2))为(3.87±0.03)h。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埃索美拉唑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张雪宁张利敏郭盈杉杨欣代鹏康建丽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血浆药物浓度药动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