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柱
- 作品数:4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晋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纳米银粉研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银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纳米银粉研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往复件,所述往复件内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上端固定安装有处理筒,所述处理筒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处理筒下端固定安装有...
- 李玉霞张保柱
- 硫酸改性粉煤灰对孔雀石绿模拟印染废水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对粉煤灰进行硫酸改性制得硫酸改性粉煤灰,并用它对孔雀石绿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对相同体积浓度为10 mg/L的模拟废水,硫酸改性粉煤灰在温度为15℃下,投入量为1.1 g,p H值为7.20,搅拌时间为50 min吸附最佳.和原粉煤灰比较,在优化条件下硫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变得更容易且脱色率也明显提高.
- 张保柱康旭珍张爱华
- 关键词:孔雀石绿脱色率
- 锂快离子导体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5
- 2005年
- 综述了近年来无机锂快离子导体和聚合物锂快离子导体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对不同种类的锂快离子导体的导电率、性能、稳定性进行了简评,对影响其电导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锂快离子导体制备的要求,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 张保柱马琦张志强张智敏
- 关键词:锂快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电导率
- 批判性思维在“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思维决定行为、感受和需求。批判性思维对一名大学生是否优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急需融入批判性思维,以满足目前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者通过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介绍大脑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以及批判性思维的组成,并以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为例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化工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 马玲路敏白杨张保柱杜意恩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等教育离心泵
- 混酸改性粉煤灰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硫酸和盐酸混酸(以下简称混酸)的改性粉煤灰吸附罗丹明B模拟废水,研究了它的投入量、吸附时间、温度及溶液pH值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相同体积2 mg/L的罗丹明B模拟废水,在60℃下,加入混酸改性粉煤灰0.19 g,pH值调节为1.05,搅拌时间为40 min时,其吸附效果最佳.脱色率可提高到98.74%.
- 张保柱康旭珍
- 关键词:脱色率罗丹明B
- 一种超细BaSO<Sub>4</Sub>/TiO<Sub>2</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硫酸钡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BaSO<Sub>4</Sub>/TiO<Sub>2</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碳酸钡浆料中加入复合改性剂,再加入Na<Sub>2</Sub>SO<S...
- 李玉霞张保柱
- 一种高效灵敏检测卡那霉素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纳米领域、光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敏检测卡那霉素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先制备石墨相氮化碳g‑C<Sub>3</Sub>N<Sub>4</Sub>和MOFs(PCN‑222),将g‑C<Sub>3<...
- 温广明董文霞柴杰杜意恩张保柱
- 文献传递
- 用煤矸石制备锂快离子导体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煤矸石为原料制备锂快离子导体Li<Sub>1+2x+2y</Sub>Al<Sub>x</Sub>Mg<Sub>y</Sub>Ti<Sub>2-x-y</Sub>Si<Sub>x</Sub>P<Sub>3-...
- 张智敏张保柱畅功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检测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试桶
- 一种检测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试桶,属于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检测用具,主要是针对甲醇汽油行业中通用的测定甲醇含量的色谱法,耗费时间长、费用较大、不易操作且不能现场测定,不易携带。另一种水分离法,准确度不高,容易受其它醇类...
- 张保柱康旭珍安道利李改仙何婧
- 文献传递
- 锂快离子导体Li_(1.4)Al_(0.1)Mg_(0.1)Ti_(1.8)Si_(0.1)P_(2.9)O_(12)和Li_(1.8)Al_(0.1)Mg_(0.1)Ti_(1.6)Si_(0.3)P_(2.9)O_(12)的合成及导电性能研究
- 2006年
- 以LiTi2(PO4)3为基,用分析纯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850、900、950℃)制得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1.4A l0.1Mg0.1Ti1.8Si0.1P2.9O12(以下简称TM1)和Li1.8A l0.1Mg0.3Ti1.6Si0.1P2.9O12(以下简称TM2)。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合成物的电导率。反应温度为850、900和950℃合成的TM1在298 K测定的电导率分别为1.05×10-4S/cm,1.11×10-4S/cm,1.31×10-4S/cm;同样条件下合成的TM2的电导率分别为7.41×10-5S/cm,7.81×10-5S/cm,8.11×10-5S/cm。以上数据表明,TM1和TM2的离子电导率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73、473、573和673 K测定的离子电导率也呈上述趋势。反应温度为950℃的合成物的电导率最高,反应温度为850℃的合成物的离子电导率最低,因此,TM1和TM2的最佳合成温度为950℃。T≥100℃时,TM2的离子电导率比TM1的大。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TM1和TM2在不同的反应温度(850、900、950℃)下均得到空间群为R3c的合成物。
- 张保柱畅功民张志强李军平张智敏
- 关键词:锂快离子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