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分析
  • 2篇医源
  • 2篇医源性
  • 2篇医源性损伤
  • 2篇源性
  • 2篇源性损伤
  • 2篇乳房
  • 2篇乳房手术
  • 2篇手术
  • 2篇中医
  • 2篇细胞
  • 1篇预防产后出血
  • 1篇乳房疾病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浸润
  • 1篇肿瘤转移

机构

  • 6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作者

  • 6篇张健
  • 2篇闻博
  • 2篇吴树森
  • 1篇周忠笑
  • 1篇张健
  • 1篇李秀芹
  • 1篇魏晰麟
  • 1篇兰涛
  • 1篇闫笛
  • 1篇韩超
  • 1篇赵启凤
  • 1篇郎晓讴
  • 1篇杨玉侠
  • 1篇刘彩霞
  • 1篇张丽娜
  • 1篇张庆森
  • 1篇王德智
  • 1篇宋岩
  • 1篇张绍军
  • 1篇曾宪东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1997
  • 3篇199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1
1997年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36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60例,在胎儿娩出后分别向阴道或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各130例;对照组10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分别经臀部肌肉或肘正中静脉注射催产素10IU,各50例,观察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试验组中阴道给药及直肠给药者分别为146.4ml及134.2ml;对照组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催产素者出血量分别为267.9ml及210.6ml。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试验组阴道与直肠给药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具有比催产素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减少产后出血量,而经直肠给药方法更为简便,更适于向农村基层推广。
刘彩霞王德智李秀芹杨玉侠张健杨玉侠
关键词:产后出血卡前列甲酯栓
外伤性迟发性肠穿孔13例分析被引量:19
1995年
外伤性迟发性肠穿孔13例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11002)由昌源,张绍军,张健对腹部外伤3天后发现的肠穿孔,有作者认为是迟发性肠穿孔[1~3],也有作者认为是诊断延迟[4]。两者的预后均可能较差,但原因却不同,区别两者不仅有学术价值,在某些情况...
由昌源张绍军张健
关键词:外伤肠穿孔病例分析
乳房手术中医源性损伤27例分析
1995年
因乳房疾病取手术治疗的病人临床常见,因手术中医源性损伤来院求治者也非罕见。自1984年至1993年,接治有明显症状与体征的27例。本文从解剖学观点分析医源性损伤的原因,旨在提高乳房疾病的治疗效果。 临床资料:本组27例均为女性。年龄21~58岁。以乳房脓肿手术后乳房胀痛、乳管瘘就医者13例。乳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臂疼痛5例,影响前臂内旋及外展6例,导致翼状肩胛3例。
闻博赵启风张庆森张健吴树森
关键词:乳房疾病医源性损伤病例分析
乳房手术中医源性损伤27例分析
1995年
乳房手术中医源性损伤27例分析闻博教授赵启凤,赵庆森,张健,郎晓讴,吴树森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110024)因乳房疾病取手术治疗的病人临床常见,术中医源性损伤来院求医者也非罕见,1984~1993年,接治有明显症状及体征的27例。本文从解剖学观点...
闻博赵启凤赵庆森张健郎晓讴吴树森
关键词:医源性损伤病例分析
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我院201 1年1 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参照2008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30万U静脉滴注,2次/d,7d为1个疗程.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后每日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以及入重症监护病房24 h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治愈率和28 d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治愈率(87.50%、68.75%)、28 d生存率(81.25%、6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可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降低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而对重症监护病房治愈率和28 d生存率的改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
张丽娜韩超张健闫笛宋岩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
microRNA-622调控DYRK2在结肠癌中表达并促进结肠癌细胞SW1116侵袭转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622(microRNA-622,miR-622)及双重特异性酪氨酸调节激酶2(DYRK2)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细胞系SW1116、SW480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SW1116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培养结肠癌细胞系SW1116、SW480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细胞。Real time PCR检测组织及细胞中miR-622的表达,Real 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DYRK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SW1116中转染miR-622mimics上调miR-622表达,同时对照(NC)组转染阴性序列并验证,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上调miR-622后SW1116中DYRK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用Transwell法检测SW11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SW1116中miR-622mRNA呈高表达而DYRK2mRNA及蛋白呈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916,P<0.01)。转染miR-622 mimics后,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NC组,miR-622mimics组DYRK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1)。相应的,Transwell结果显示,相比于NC组,SW1116细胞转染miR-622mimics后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结肠癌中miR-622呈高表达而DYRK2呈低表达,上调miR-622可负性调控DYRK2表达并促进SW1116细胞侵袭转移。
魏晰麟杜健峰王勇卢佳宁娄琳孙洁周忠笑张健曾宪东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