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兆志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综合征
  • 2篇急性冠脉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 2篇冠脉
  • 2篇冠脉综合征
  • 2篇冠心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氧化低密度脂...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脂蛋白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标志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张兆志
  • 2篇孟晓萍
  • 1篇王春艳
  • 1篇王莉
  • 1篇王春艳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3例,分为ACS组[急性心肌梗塞(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及ox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较UAP组患者增高(P<0.05)。结论:TNF-α、IFN-γ、MMP-9和oxLDL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AS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并参与AS斑块由静止状态向活动状态转化继而斑块破裂的过程,且有相互促进作用。血清MMP-9水平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一个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张兆志孟晓萍王莉
关键词:干扰素Γ基质金属蛋白酶9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
HSP-27在冠心病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指导意义。方法:将63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胸痛综合征组。上述患者均经冠脉造影、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诊断明确。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上述3组患者血浆HSP-27的浓度,比较分析患者血浆HSP-27水平。结果:HSP-27血浆水平在AMI组>UA组>胸痛综合征,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27血浆浓度在不同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有差异性,且随着冠心病程度加重血浆浓度增加,HSP-27可作为心肌缺血诊断指标。
张兆志王春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
生化标志物MMPs、HSP27、OX-LDL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对该病的研究已从宏观大体水平深入到微观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表明,多种生化标志物参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推动斑块病变的程度和斑块结构的改变。本文将重点对其中几个主要的生化标志物作一综述。
张兆志孟晓萍
关键词:生化标志物MMPSHSP27OX-LDL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8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治疗组81例采用西医综合与对照组81例采用中医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47例(58.02%),总有效率为90.12%;对照组显效33例(40.74%),总有效率为71.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安全、便捷地治疗冠心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王春艳张兆志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治疗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