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 作品数:56 被引量:17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慢性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长期观察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观察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 5 8例慢性脓胸和 (或 )支气管胸膜瘘 (BPF)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治疗的 5 8例慢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围术期死亡 ,随访 1~ 16年 ,总的手术成功率 93 .1% ,瘘口闭合率 89.5 %。结论该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 ,术后无严重胸廓和脊柱畸形 ,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和治愈率高等优点 。
- 段明科陈国生王天日王心宽郭杨李占清张宇张书申董驹隋铁泉
- 关键词:慢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疗效手术方法
- 胸部正中切口延期不愈及其预防
- 1997年
- 李占清高伟兴张宇郭阳唐启群李本栋
- 关键词:胸部正中切口切口
- 藻酸双酯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表达及藻酸双酯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形态实验室完成。96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脑缺血组(42只)、藻酸双酯钠治疗组(42只)、假手术组(6只)、正常对照组(6只)。前两组又分为7组:即缺血2h再灌注1,3,6,12,24,48和72h组(n=6)。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法分别检测缺血组与藻酸双酯钠治疗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1,3,6,12,24,48和72h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皮质缺血周边区Bcl-2及Bax的阳性表达随再灌注时间不同而不同,分别于缺血2h再灌注3h犤(56.50±7.87)个/高倍视野犦及再灌注24h犤(61.00±8.88)个/高倍视野犦达高峰。②与缺血组相比,藻酸双酯钠治疗组Bax的表达于再灌注后12h犤(36.67±7.03)个/高倍视野犦、24h犤(50.50±6.09)个/高倍视野犦、48h犤(36.67±6.77)个/高倍视野犦及72h犤(29.83±5.38)个/高倍视野犦均显著减少(P<0.05,P<0.01),Bcl-2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藻酸双酯钠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Bax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张宇刘斌李世英刘昊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基因BCL-2
- 创伤性膈疝伴空腔脏器穿孔10例被引量:3
- 2004年
- 李占清李素华陈志全刘志勇张宇
- 关键词:穿孔空腔脏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①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②方法 取兔股骨骨髓 ,利用密度为 1 .0 73g/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细胞 ,以含 1 0 %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骨髓间质干细胞。取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骨髓间质干细胞 ,以含有不同浓度的 5 -氮杂胞苷诱导培养基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③结果 诱导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心肌细胞样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α -横纹肌动蛋白阳性。④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 郭启仓李占清刘志勇张宇张金凤王国臣
- 关键词:骨髓心肌细胞
- 组合式多功能人工呼吸器
-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人工呼吸器,由面罩、接口器,通气道组成。它的接口器呈椭圆形喇叭口状,下部为空心柱体与面罩连接在一起。它的面罩上设有吸引供氧孔,面罩内侧面有用于连接通气道的凹型槽,本呼吸器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携带方便,体积小...
- 张宇郭杨陈国生王天日张金凤
- 文献传递
- 端粒酶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梁广玉张宇陈国生税平
- 关键词:肺癌端粒酶
- 改良式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法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最佳方案。方法 100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改良方法)组和对照(原方法)组,比较二组术后止痛有效率、冷冻时间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二组术后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冷冻时间、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方法优于原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郎保平张晓张宇陈国生
- 关键词:肋间神经冷冻治疗
- 心、肺、脑复苏的临床体会(附长期存活5例报告)
- 2000年
- 张金凤张宇郭阳吕香兰
- 关键词:心脏复苏脑复苏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建立一种以干细胞移植为主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方法 利用Percoll分离骨髓细胞培养获得MSCs;用5 氮杂胞苷(0.1、1、5、10、5 0和10 0 μmol/L)定向诱导2 4h,分别在诱导培养的第14d和2 1d ,检测细胞中的α-横纹肌肌动蛋白表达。将培养的MSCs,移植于急性梗死心肌组织内,4周后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超声检测室壁运动和心功能改变。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5 氮杂胞苷诱导,培养2 1d后,5和10 μmol/L 5 氮杂胞苷诱导后的MSCs有一部分细胞表达α-横纹肌肌动蛋白,并一些细胞自发性跳动;细胞移植4周后,在缺血心肌有一部分MSCs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连接并分化为具有典型的肌小节和表达α-横纹肌肌动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
- 郭启仓李占清张宇刘志勇陈晨蒲国华
-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PERCOLLMSCSMSCS心功能改变成心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