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峻玮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骨折
  • 4篇骨折固定
  • 4篇骨折固定术
  • 4篇固定术
  • 3篇弹性髓内钉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内固定
  • 3篇接骨
  • 3篇接骨板
  • 3篇接骨板治疗
  • 3篇骨板
  • 3篇骨钉
  • 2篇锁骨
  • 2篇钛制弹性髓内...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盖氏骨折
  • 1篇愈合
  • 1篇张力带

机构

  • 6篇山东省文登整...
  • 4篇文登整骨医院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张峻玮
  • 7篇杨茂清
  • 7篇毕宏政
  • 4篇陈玲玲
  • 3篇孙磊
  • 2篇聂伟志
  • 2篇于满秋
  • 2篇侯金永
  • 1篇黄明利
  • 1篇于大鹏
  • 1篇王英华
  • 1篇李嘉
  • 1篇姜春阳
  • 1篇杨广君

传媒

  • 3篇中医正骨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盖氏骨折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盖氏骨折的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2014年间行手术治疗的盖氏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者共97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59例,采用经皮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38例,所有患者术...
张峻玮陈玲玲聂伟志杨茂清
关键词:盖氏骨折弹性髓内钉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52
2014年
[目的]胫骨平台是膝关节负荷结构,在人体功能中占重要地位,胫骨平台骨折涉及关节面,往往由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手术风险大,效果不理想。随着对胫骨平台骨折认识的深入,各种新的治疗理念、手术入路、固定方法、固定器材纷纷提出,使治疗效果较前有了很大进步,本文就近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张峻玮孙磊毕宏政杨茂清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
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固定肩胛骨体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9年11月应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36岁;伤后就诊时间0.5h~11d,平均3d。其中合并同侧锁骨骨折9例,肩锁关节脱位2例,多发肋骨骨折16例,肱骨干骨折1例,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挫伤等5例。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35个月,平均19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改良后侧入路利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楚、固定坚强可靠、可早期行关节功能活动等优点。
张峻玮侯金永杨茂清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外科手术
钛制弹性髓内钉结合夹板弹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被引量:4
2011年
肱骨干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2 cm至肱骨髁上2 cm之间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1%。2005—2009年,笔者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结合夹板弹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7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56例,女22例。年龄15~78岁,平均45岁。均为新鲜肱骨干骨折。按AO骨折分型:A型43例,B型30例,C型5例。
张峻玮姜春阳黄明利毕宏政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钉小夹板固定
手术器械插放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术器械插放袋,包括洞巾,洞巾中心设有手术洞口,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布块,连接布块下端一侧设有子扣,上端设有袋兜,且袋兜的大小不同,以利于盛装不同的手术器械,手术洞巾上端两侧分...
张峻玮陈玲玲于大鹏
文献传递
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94例(男136例,女58例;年龄16~65岁)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98例(髓内钉组),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96例(接骨板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3、6、12个月时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肢功能情况。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194例患者术后获12~27个月随访,平均(15.6±3.1)个月。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27.7±16.3)min]、术中出血量[(18.6±14.4)mL]、住院费用【(12462.0±3263.4)元]、骨折愈合时间【(12.1±3.0)周】优于接骨板组患者[(62.3±19.4)min、(40.3±17.4)mL、(24760.0±3320.4)元、(16.9±2.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髓内钉组与接骨板组患者DASH评分分别为(24.8±6.7)、(13.4±3.5)分,Con.stant—Mudey评分分别为(69.1±6.2)、(88.5±5.9)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髓内钉组与接骨板组DASH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与接骨板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5%(25/98)、9.4%(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接骨板相比,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损伤小、花费低、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种治疗方式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相当。
张峻玮聂伟志陈玲玲毕宏政杨茂清
关键词:锁骨骨板骨钉
手法复位经皮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4
2015年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5%[1],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较为常用的方法,但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创伤大、术后切口并发症多等问题[2]。随着患者治疗要求的逐步提高,选择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骨伤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12年3月-2013年月9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杨广君杨茂清毕宏政张峻玮孙磊
关键词:髌骨张力带骨折固定术
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采用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16~72岁,中位数39岁。骨折部位:桡骨中段骨折8例,桡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39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11例,短斜形骨折3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和骨折愈合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8~12周达到临床愈合。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15例,基本解剖复位32例。参照Anderson成人前臂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分级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32例,良15例。结论:采用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内固定强度高、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英华陈玲玲张峻玮毕宏政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钉
轴位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轴位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轴位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7~61岁,中位数47岁。4例合并同侧肋骨骨折,3例合并同侧肩胛骨体部骨折。按照锁骨骨折的Robinson分型,ⅠA1型6例、ⅠB1型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7个月,中位数21个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克氏针松动或断裂、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Rockwood标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优20例、良1例、可1例。结论:轴位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骨折愈合好、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毕宏政杨茂清张峻玮于满秋
关键词:锁骨骨折
反馈法与经验法促进胫腓骨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微动测控系统与患者自主控制相结合的反馈控制法及经验法控制胫腓骨干骨折断端微动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对外固定支架固定的胫腓骨干骨折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动测控系统与患者自主控制相结合的反馈方法控制患者负重行走,对照组采用医生指导患者踩踏体重计获得适宜踩踏力值的感觉后自主控制负重力度行走。对两组12周内达临床愈合的病例数及因治疗失败再次手术治疗的病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12周内达临床愈合病例8例,占80%,无再次手术病例;对照组12周内达临床愈合病例4例,占40%,再次手术治疗病例2例,占20%。两组患者12周内达临床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促进胫腓骨干骨折早期愈合方面,微动测控系统与患者自主控制相结合的反馈法优于经验法。
毕宏政杨茂清张峻玮侯金永孙磊于满秋李嘉
关键词:骨折愈合微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