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腺瘤
  • 2篇免疫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垂体
  • 2篇垂体腺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可溶性细...
  • 1篇血清诊断
  • 1篇粘附

机构

  • 4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彩玉
  • 4篇刘美萍
  • 2篇刘志辉
  • 2篇张福林
  • 1篇于丽达
  • 1篇李雪梅

传媒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为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 ICAM- 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SA法测定了 6 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 s ICAM- 1,并与 31例 TIA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 2 4小时内血清 s ICAM- 1水平明显高于 TIA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大梗死灶组血清 s ICAM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脑梗死患者血清 s ICAM- 1水平在脑梗死发生 2 4小时至 7天呈现上升趋势 ,7至 14天呈下降趋势。结论  s ICAM- 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实验证明 ,急性脑梗死早期大量白细胞聚集阻塞微血管 ,穿越内皮细胞进入组织 ,使局灶区组织受损。此时白细胞聚集与s ICAM-
张彩玉刘美萍刘志辉于丽达
关键词:脑梗死SI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ELISA法检测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发各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仍维持在高水平。血清VEGF水平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最高,小面积脑梗死者最低,中等面积脑梗死者居中;大血管受累者,显著高于累及小血管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者,显著高子未并发者。血清VEGF水平与外周血WBC呈正相关,与血糖、血脂、血压值无关。结论:血清VEGF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关,并与外周血WBC呈正相关,提示VEGF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美萍刘志辉张彩玉李雪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梗死血清诊断VEGF
C-erbB2和EGFR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EGFR)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激素类型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64例垂体腺瘤进行C-erbB2和EGFR免疫染色。结果C-erbB2和EGFR仅在大多数无激素型腺瘤中阳性表达,而在其它激素类型腺瘤病中极少阳性表达。EGFR在侵袭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41.93%)高于非侵袭组(12.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和EGFR过度表达可能与无激素型腺瘤的发生有关。
张彩玉刘美萍张福林
关键词:垂体腺瘤C-ERBB2EGFR免疫
垂体腺瘤p53蛋白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研究突变型p53癌基因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4例垂体腺瘤(复发组31例,非复发组33例),6例正常垂体、2例垂体癌中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复发组中有10例p53蛋白表达阳性,非复发组中有2例p53蛋白表达阳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2例垂体癌p53蛋白强阳性表达,6例正常垂体无阳性表达。p53蛋白在不同激素类型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53蛋白高表达与少数垂体腺瘤的潜在恶性及复发有关,与垂体腺瘤激素类型无关。
张彩玉刘美萍张福林
关键词:垂体肿瘤腺瘤免疫组织化学P53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