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灵
- 作品数:30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兰美抒乳膏与达克宁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对比观察
- 2004年
- 卢风云张志灵
- 关键词:兰美抒乳膏达克宁霜浅部真菌病临床对比观察
- 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采用螺内脂、奥硝唑内服联合克痤隐酮凝胶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寻常型痤疮患者纳入标准符合Cunliffe分级法[1]:轻度:以白头、黑头粉刺为主;中度:以炎性丘疹及脓疱为主;重度:炎性丘疹严重,损害以结节、炎性囊肿为主。
- 张志灵崔玉艳韩丹赵恩兵牟宽厚周艳张键刘文丽
- CO_2激光配合囊内封闭疗法治疗87例颜面部皮脂腺囊肿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黄亚莉张志灵刘小妮张珑
- 关键词:CO2激光颜面部皮脂腺囊肿疗效观察
- 应用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皮炎和湿疹的对比观察
- 我们于2004年10月-2005年4月,观察了应用咪唑斯汀[Mizolastine,皿治林(Mizollen)]和氯雷他定[Loratadine,百为坦(Profadine)]对比治疗164例皮炎、湿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刘彤赵恩兵张志灵
- 文献传递
- 内皮素-1和干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体外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和干细胞因子 (stemcellfactor,SCF)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ET 1和SCF处理人表皮纯化培养的黑素细胞 ,观察其在纤维连接素包裹的培养板上黏附以及通过微孔滤膜的情况 ,并作对照比较。结果 与SCF处理相比 ,ET 1处理的黑素细胞易黏附于培养板和通过微孔滤膜 ,尤其是当其浓度在 32nmol·L-1时 ;当浓度≥ 12 8nmol·L-1时 ,对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却呈现抑制作用 (P <0 .0 1)。通过对黑素细胞的迁移观察 ,发现ET 1的浓度≥ 2nmol·L-1时 ,均对黑素细胞迁移呈促进作用 ,这种作用强于SCF处理的黑素细胞 (P <0 .0 1) ,并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 ET 1可以促进黑素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其效果优于SCF。
- 张志灵牟宽厚张宪旗冯捷
- 关键词:黑素细胞内皮素-1干细胞因子迁移
-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6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我科2007年1—6月采用依巴斯汀(商品名:开思亭,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工业有限公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人选标准:年龄15~60岁,性别不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诊断明确,病程6周~25年,就诊时可见风团,且入选前1周内发作次数≥3次。治疗前4周内未口服抗组胺药及长效糖皮质激素。无严重心、肺、肝、肾、胃等系统性疾病。
- 文京华谭升顺刘彤赵恩兵张志灵
-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特发性依巴斯汀
- 播散型带状疱疹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常见病。而播散型带状疱疹病情较重,临床上少见,2007~2010年以来我院收治播散型带状疱疹8例,现报道如下。
- 赵恩兵刘文丽张键武萌周艳韩丹张志灵牟宽厚刘彤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又称性病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高复发率一直难以解决。我们采用二氧化碳(CO2)激光为基本手段,并配合肌注干扰素或术前皮损区醋酸白试验治疗CA并观察其疗效,现将完整资料128例报告如下。
- 张志灵彭雅佘淑琴刘彤张小莲穆欣
- 关键词:尖锐湿疣复发率CA二氧化碳激光干扰素
- 微波组织凝固联合CO_2激光治疗男性前尿道尖锐湿疣
- 2002年
-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 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体所致,好发于生殖器及会阴等部位。发于男性前尿道的CA,可采用多种方式治疗。我们采用微波联合CO2激光治疗男性尿道内CA 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张志灵刘彤戚玉玲张小莲
- 关键词:微波组织凝固二氧化碳激光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崔玉艳张志灵
- 关键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病机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EVANS活性降低喉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