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钢
- 作品数:43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的研制及测试
- 2013年
-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支架。使用人工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仪和人工心脏瓣膜加速疲劳测试仪,分别对带瓣膜支架瓣叶材料脉动流和人工瓣膜耐疲劳情况进行测试。将带瓣膜支架压缩至自行研制的输送装置的球囊上,取离体羊心脏标本,经升主动脉将支架直视下置入羊主动脉瓣位置,扩张球囊释放支架,注水观察瓣膜功能。结果人工瓣膜瓣叶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人工瓣膜启闭良好,无明显反流,符合生理需求。人工瓣膜耐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瓣膜耐疲劳性能良好。带瓣膜支架经压缩后可通过输送鞘管送入离体羊主动脉瓣,支架释放后可牢固地置于羊主动脉瓣位置,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结论带瓣膜支架设计合理,性能良好,可用于动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实验。
- 陈翔谭洪文张志钢朱玉峰赵仙先秦永文马丽萍
- 氟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张晓兰张志钢闻勤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氟伐他汀发病机制NASH
-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室电风暴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突发胸闷、胸痛伴大汗、呕吐2 h"急诊入我院。入院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阿托伐他汀80 mg、氯吡格雷600 mg、阿司匹林100 mg等药物口服处理后拟行介入手术。患者送至介入室10 min后突发抽搐、面色青紫、意识丧失。查体:未触及大动脉搏动,
- 王明达张志钢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电风暴
- 改良的血管缝合器经左心耳途径缝合左房室瓣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改良的血管缝合器经左心耳途径缝合左房室瓣的可行性,探索治疗左房室瓣反流的新技术。方法对市售股动脉血管缝合器进行改良,剪除缝合器前端的延长管,保留使穿刺导丝通过的标记孔,将缝合器打开时的缝针针距适当增宽。取离体山羊心脏标本20只,打开心包膜暴露左心耳,用Cordis桡动脉穿刺针穿刺左心耳,送入普通"J"型导丝,沿室间沟剪开左心室,确认"J"型导丝在左心室内,从心耳侧沿该导丝送入改良的血管缝合器至左心室,在左房室瓣心室侧打开缝合器,回撤缝合器,将左房室瓣前、后瓣缝合在一起。结果改良的血管缝合器可以成功地将左房室瓣前、后瓣膜缝合在一起,瓣膜及瓣下结构无破坏。结论改良的血管缝合器设计合理,可以将左房室瓣前、后瓣缝合。
- 李铭辉谭洪文陈翔张志钢白元秦永文
- 关键词:血管缝合器心脏导管插入术左房室瓣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活动特征的提取与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构造一种新的盲源分离方法,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电图中有效提取心房活动信号,在此基础上分析心房活动的特征指标。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来实现心电信号的稀疏表示,证明了独立分量分析(ICA)的3个基本条件在小波域依然满足,建立了小波域心电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的数学模型。结果应用小波域独立分量分析模型可以有效提取心房活动信号。讨论了与房颤相关的P波离散度、频谱、房颤周长等几个预测指标的具体实现,比较了不同房颤的具体特征。结论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取房颤特征信号,对房颤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治疗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张敬郑强荪刘雄涛薛文通王菲张志钢张王峰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频谱分析
- 经导管建立大动物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通过经导管介入的方法破坏大动物的主动脉瓣,建立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健康山羊8只,侧开胸小切口暴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X线引导下沿加硬导丝送入10 F输送鞘管至主动脉瓣上,退出内鞘。沿10 F输送鞘管送入腰部直径为10 mm的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封堵器至主动脉瓣上,回撤10 F输送鞘管至左心室保留封堵器在主动脉瓣上。快速回拉室缺封堵器至左心室以造成主动脉瓣膜破坏,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模型。手术后即刻主动脉瓣上造影经胸心脏超声确定主动脉瓣返流程度。结果 8只实验羊即时主动脉瓣返流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2只因主动脉瓣返流量过大致急性左心衰竭当场死亡。术后解剖肉眼观察可见主动脉瓣叶受损。存活的6只羊经术后主动脉瓣上造影及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其中5只为中量主动脉瓣返流,1只为少量返流。术后7、15 d分别有1只中等量返流实验羊死于心力衰竭,余4只羊存活超过3个月。3个月后复查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轻至中度返流。结论经心尖途径经导管室缺封堵器回拉法制作大动物急性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可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可控,效果可靠。
- 陈翔王飞宇谭洪文白元朱玉峰张志钢张本赵仙先秦永文葛均波
- 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返流动物模型
- 一种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导丝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中置入鞘管及导管的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过程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导丝置入鞘管及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行TRI的病例中,术前Allen试验阳性、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后穿刺套管回血满意但无法置入直导丝的21例患者,经套管将PTCA导丝送至锁骨下动脉处,置入6F桡动脉鞘管,经PTCA导丝推送5F造影导管至肱动脉,交换导丝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即刻拔除鞘管,观察术后即刻至术后3d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出血、血肿、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21例患者均成功应用PTCA导丝(Runthrough NS导丝)置入动脉鞘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12例(57.1%)患者随后完成经桡动脉PTCA及植入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例发生桡动脉痉挛。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无造影剂外渗,术后即刻至术后3d内无穿刺点出血、前臂血肿、迷走反射及假性动脉瘤,术后监测血压良好。结论桡动脉穿刺时穿刺针或套管回血满意、直导丝无法置入时,可应用PTCA导丝通过前臂血管成功置入动脉鞘管完成冠脉造影。该方法安全、有效,提高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可作为桡动脉穿刺时的一种备选方法。
- 张志钢张必利刘宇秦永文赵仙先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
- 经皮左心耳封堵装置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心房纤维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很大。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存在出血风险,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经皮左心耳封堵在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方面安全有效,目前还只适用于存在抗凝禁忌的患者。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应用的多种左心耳封堵装置,分析不同形状设计的装置与左心耳形态的关系。
- 李长永张志钢白元秦永文
- 关键词:心房纤维颤动
- Th1/Th2型细胞因子在NAFLD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免疫机制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于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收集2011年4月至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分为三组,分别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A组)27例、脂肪性肝炎(NASH,B组)13例,NASH相关肝硬化(C组)6例。同时纳入我院自愿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记录年龄、性别,用标准方法测量入选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血压等。空腹8~12h抽取静脉血10mL,用于AST、ALT、GGT、HDL、LDL-C、TG、TC、空腹血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细胞因子(IL-4和IFN-γ)等项目的检测。结果 NAFLD患者三组IL-4的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含量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免疫调节机制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待进一步论证。
- 张晓兰张志钢林五连王雯林克荣张志坚
- 关键词:脂肪肝免疫细胞因子
- 一种封堵面为可吸收材料的左心耳封堵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封堵面为可吸收材料的左心耳封堵器,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由若干金属丝形成,所述固定盘设有若干向外延伸的倒刺;还包括:封堵盘,所述封堵盘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阻流膜,所述阻流膜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并且所述...
- 黄新苗刁繁荣张志钢赵腾白元姜海滨刘宗军黄松群郭志福秦永文赵仙先曹江周炳炎秦爱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