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念陪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炎
  • 4篇蛋白
  • 4篇新生儿
  • 4篇球蛋白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球蛋白
  • 3篇患儿
  • 3篇T淋巴细胞
  • 3篇补体
  • 2篇毒性
  • 2篇新生儿窒息
  • 2篇新生儿窒息后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机构

  • 15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张念陪
  • 6篇祝伟
  • 2篇高兵
  • 2篇卢翠侠
  • 2篇张成云
  • 1篇刘娟
  • 1篇黄娜

传媒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化脓性胸膜炎30例临床分析与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30例儿童化脓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09年10年内收治儿童脓胸30例,其中穿刺抽脓7例,治愈率为42.9%;胸腔闭式引流5例,治愈率为60%;胸腔清创术或纤维板剥脱术17例,治愈率为100%。结论胸腔积液较少时宜穿刺抽脓,较多时宜行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不超过2周。若2周病情无明显改善,宜行胸腔清创术或纤维板剥脱术。
张念陪高兵
关键词:儿童化脓性胸膜炎穿刺抽脓闭式引流纤维板剥脱术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5±4.1)个月;体重(6.1±1.7)kg。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CPAP,对患儿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精神状况、发绀及呼吸困难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38例患儿使用NCPAP前,心率(161.89±20.44)次/min,呼吸(54.16±10.38)次/min,SpO2(91.16±7.93)%,PaO2(88.21±32.40)mm Hg,PaCO2(46.41±13.16)mm Hg,PaO2/FiO2(240.42±93.01)mm Hg。NCPAP治疗后,心率在(20.53±25.68)h从(161.89±20.44)次/min降至正常范围(127.58±4.3)次/min(P<0.01),呼吸在(20.21±28.05)h从(54.16±10.38)次/min降至正常范围(39.11±1.33)次/min(P<0.01),SpO2(1.37±1.01)h从(91.16±7.93)%恢复至正常范围(94.95±3.63)%(P<0.01)。24 h复查动脉血气与NCPAP治疗前比较,PaO2上升为(97.84±19.47)mm Hg(P<0.05),PaCO2下降为(38.72±11.21)mm Hg(P<0.05),PaO2/FiO2上升为(270.32±52.23)mm Hg(P<0.01)。结论 NCPAP为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
卢翠侠张念陪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
NICU常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NICU常规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近年本院NICU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36例,总结其临床变化、实验室或辅助检查、机械通气指标和医护处理。结果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插管过深15例、脱管5例、通气过度9例、肺气压伤9例、咽喉或气管上段损伤1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主要与医疗措施或护理操作不当、医院感染、患儿本身危重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机械通气的理论和操作水平,遵守无菌原则,密切监测病情,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
祝伟张成云张念陪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并发症新生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卢翠侠张念陪
癫癎患儿的免疫状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癫癎患儿的免疫状态。方法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癫癎患儿(癫癎组)、高热惊厥(FS)患儿(FS组)及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其血液T淋巴细胞(CD)比率。结果与FS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癫癎组患儿血清IgG、IgA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癫癎组患儿血清IgM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与FS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癫癎组患儿血CD4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癫癎组患儿血CD3水平亦明显下降。3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血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癫癎患儿存在部分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功能紊乱。
张念陪
关键词:高热惊厥免疫球蛋白补体T淋巴细胞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例临床分析与预防对策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组成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抄供依据。方法分析66例NICU确诊的VA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VAP的发生率为50.77%;66例患儿共检出9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75.82%),革兰阳性菌13株(14.29%),真菌9株(9.89%);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显示感染菌株多重耐药,肠杆菌科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无一耐药,非发酵菌革兰阴性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无一耐药。结论NICU内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比例较高,混合致病菌感染比例高;积极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祝伟张成云张念陪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急性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方法:检测66例急性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淋巴细胞比率,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平均值略高于正常值,IgG、IgA和补体(complement,C)3、C4及血液CD3、CD4、CD8、CD4/CD8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分别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炎患儿无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功能紊乱。
张念陪
关键词:急性肺炎免疫球蛋白补体T淋巴细胞
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仪器检查,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30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相关仪器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1)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有发热(66.7%)、脉搏异常(20.0%)、血压异常(26.7%)及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70.0%)(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χ2=23.25、6.67、9.23和32.31,P均<0.01)。(2)实验室检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常表现为白细胞〔(11.42±3.34)×109/L〕及血糖〔(6.34±1.65)mmoL/L〕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t=14.24及13.39,P均<0.01)。(3)临床仪器检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易出现脑电图(70.0%)、心电图(30.0%)及X线胸片(70.0%)异常(与单纯手足口病组比较,χ2=32.31、10.59和32.31,P均<0.01)。结论单纯手足口病患儿多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而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除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外,还有体温、脉搏、血压、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异常。
张念陪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对住院治疗的50例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病例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给予静脉注射IVIG联合纳洛酮等治疗,所有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早发现、早干预、早期联合应用IVIG和纳洛酮大多预后良好。
祝伟张念陪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纳洛酮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
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3年8月收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手足口病区的重症手足口病具有神经精神症状患儿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吸氧、20%甘露醇降颅压、抗感染、营养脑细胞、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祝伟张念陪高兵
关键词:复方丹参纳洛酮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