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蓉

作品数:43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视网膜
  • 36篇网膜
  • 14篇细胞
  • 10篇视网膜病
  • 10篇视网膜病变
  • 10篇病变
  • 9篇静脉阻塞
  • 6篇血管
  • 6篇增殖
  • 6篇色素上皮
  • 6篇上皮
  • 6篇视网膜静脉
  • 6篇视网膜静脉阻...
  • 6篇玻璃体
  • 4篇新生血管
  • 4篇预后
  • 4篇增殖性
  • 4篇手术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机构

  • 4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天津铁路中心...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 1篇白求恩国际和...

作者

  • 43篇张惠蓉
  • 8篇刘宁朴
  • 7篇王薇
  • 6篇曹景泰
  • 5篇梁晔
  • 4篇许艺民
  • 4篇武丽
  • 3篇陈跃国
  • 3篇田力
  • 2篇周浩川
  • 2篇夏英杰
  • 2篇贺师鹏
  • 2篇马美云
  • 2篇陈兰英
  • 1篇黄力新
  • 1篇陈非
  • 1篇乌仁娜
  • 1篇鹿新荣
  • 1篇雷嘉启
  • 1篇卢海

传媒

  • 13篇中华眼科杂志
  • 12篇中华眼底病杂...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眼科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国外医学(眼...
  • 2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铁道医学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8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 6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改变与视力预后被引量:6
1997年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148例(151只眼)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其荧光造影的改变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根据荧光造影时荧光素渗漏形态分析,圆点扩大型74只眼占67.3%,烟囱型26只眼占23.6%,不规则型10只眼占9.1%。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7只眼占17.9%。荧光素渗漏的部位:黄斑中心区占6.26%,旁中心区占79.0%,周围黄斑区占24.4%。结论:渗漏部位与视力预后有密切关系,渗漏面积大小与视力预后关系不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与视力预后有关。
陈兰英张惠蓉夏英杰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荧光血管造影视力预后
鼠光感受器细胞层移植的方法及观察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研究视锥和视杆细胞与周围组织间在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取20 只同龄Wistar 和RCS鼠作为供体和受体,利用视网膜切削技术取得视锥及视杆细胞层,并植入RCS鼠眼视网膜下。术后2 周时摘除术眼,于光镜下观察并摄影。结果 术后2 周,在视网膜完全复位的受体眼,移植的纯视锥和视杆细胞成活,可见移植细胞位于视网膜下腔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及内颗粒层之间,并与正常对照的视细胞呈相同的染色特点。结论 成片视网膜移殖所制备的动物模型,其视锥和视杆细胞具有正常的解剖位置并与RPE及内颗粒层组织相接,为进一步研究重建视神经间的解剖学联系及视神经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王薇马美云白芳张惠蓉
关键词:细胞移植光感受器动物模型
重水在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为总结分析重水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联合气体/硅油填充治疗一组连续的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人的手术效果,对一组连续的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人行玻璃体切除,利用过氟化碳液体打开视网膜漏斗,内放液,稳定视网膜后进行剥膜及眼内激光等操作并联合气体/硅油填充,术后定期复查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手术解剖复位成功率为90%。解剖复位眼中67%(18/27)的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达到0.05以上者占52%(14/27)。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重水作为“流动的·液·体操作工具”应用于复杂的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可改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果。
许艺民苗金红王薇张惠蓉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病变重水切除术
生长因子对培养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0
1997年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对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人眼RPE细胞培养体系,利用3H-TdR掺入法和细胞计数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I)对培养RPE细胞的作用。结果(1)EGF,b-FGF,IGF-Ⅰ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增强人眼RPE细胞DNA合成6.6~12.2倍,增强能力为EGF>b-FGF>IGF-Ⅰ。(2)当生长因子联合作用时,可数倍明显增强3H-TdR掺入,能较单一因子更有效地刺激人眼RPE增殖。结论结果提示,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
曹景泰张惠蓉刘宁朴武丽武丽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和分泌表皮生长因子活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为了探讨视网膜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理,作用采用放射受体法检测了原代培养的人眼和猴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无血清培养液的表皮生长因子(EGF)活性。首次发现培养的人RPE及猴RPE细胞具有产生和分泌EGF的活性。分泌高峰值人RPE细胞为2.11±0.46ng/ml;猴RPE细胞为1.55±0.12ng/ml。表明RPE细胞是眼内EGF的一个重要来源;RPE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在视网膜增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曹景泰贺师鹏武丽张惠蓉黄力新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表皮生长因子视网膜疾病
正常晶体和实验性白内障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2年
产生白内障的因素很多,为了给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理提供模型。本文就建立实验性白内障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正常晶体和实验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方法:无论对照组或实验组均采用wistar 大鼠、体重100—125克。
张惠蓉吴慧群
关键词:白内障扫描电镜
眼光性损伤的自由基机理被引量:9
1992年
近20年来,光对眼的损伤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光不仅以热、机械对眼的损伤,而更多的是以光化学反应的形式损伤眼组织。尽管光化学损伤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光可能通过引发自由基形成而致伤。本文介绍光作用下的自由基形成及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并就光对晶体、小梁、角膜、结膜及视网膜损伤及其自由基机理作一综述。
陈为亨张惠蓉
关键词:游离基
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19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初日旭刘宁朴张惠蓉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外科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和视力预后被引量:16
1995年
观察糖尿病患者252例501只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新生血管发生情况和视力预后。其中背景型302只限,增殖型162只眼,未发现病变者37只眼。增殖型患者病程5年以下者占6.1%,5~10年者占31.0%,10年以上者增至54.6%。新生血管位于视网膜者136只眼,合并视盘新生血管者49只眼。玻璃体出血51只眼,占增殖型眼的31.5%。本组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共515簇,多分布在距视盘3~6DD的范围。有新生血管眼视力0.5以上者仅占29.0%,而无新生血管者占62.9%(P<0.005)。
张惠蓉刘宁朴夏英杰田力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新生血管血管造影术预后视力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视功能恢复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复位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165只解剖复位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术后半年行视力,矫正视力,眼底三面镜检查。其中53例在术后不同时间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解剖复位后的视网膜功能恢复不甚理想,其影响因素有黄斑脱离及脱离的时间,术后黄斑前膜的形成。结论:对伴有黄斑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应尽快手术。
许艺民张惠蓉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血视网膜屏障视功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