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颌骨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微转移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囊肿
  • 2篇聚焦超声
  • 2篇超声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性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机构

  • 1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张新丽
  • 6篇张明宾
  • 4篇李建哲
  • 2篇葛忠民
  • 2篇田瑞华
  • 1篇王双
  • 1篇程园园
  • 1篇魏林
  • 1篇陈祥明
  • 1篇吴珂
  • 1篇孙新六
  • 1篇费兴波
  • 1篇叶欣
  • 1篇程圆圆

传媒

  • 3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泰山卫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联合顺铂加替加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放疗+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各74例),两组均给以60~65Gy/6~6.5周的常规放疗,化放组在放疗前1周、放疗第3周及放疗结束后加顺铂(DDP)、替加氟(Tegafur)化疗,于放疗全程加用替加氟口服,共4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单放组总有效率为81.1%,化放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9,P=0.0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单放组43.2%,16.2%,9.5%,化放组71.6%,33.8%,21.6%,化放组生存率高于单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4,P<0.01),化放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食管黏膜反应和白细胞下降,均能耐受。结论应用DDP+替加氟方案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
李建哲张新丽田瑞华程圆圆
关键词:顺铂替加氟食管癌
阑尾粘液性囊腺癌合并腹膜假性粘液瘤1例
2009年
张新丽李建哲
关键词:腹膜假性粘液瘤FRANKEL阑尾囊肿腹腔内
牙源性角化囊肿开窗治疗4例
2006年
牙源性角化囊肿(ode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颌骨囊性病变,最早由Philipsen提出,其组织学特征由Shcar最早进行描述。OKC在所有的颌骨囊肿中,发生率约占11%。
张明宾张新丽葛忠民
关键词:牙源性角化囊肿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口腔颌面外科组织学特征颌骨囊肿
下颌骨中央性鳞癌锥形束CT的影像学特点
2022年
目的 结合曲面断层片和螺旋CT,总结分析下颌骨中央性鳞癌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2015—2021年收治的8例下颌骨中央性鳞癌患者,结合患者的下颌骨CBCT影像资料,与普通螺旋CT及曲面断层片比较,分析CBCT在下颌骨中央性鳞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BCT显示病变区呈低密度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病变沿着下颌骨长轴扩展明显,下齿槽神经管多数穿行于病变区域内,结合CBCT特有的多轴向位,可以三维观察病变与下齿槽神经管的关系以及颊舌侧骨板、牙槽嵴等的破坏情况。结论 在中央性下颌骨鳞癌中CBCT显示病变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及神经走行方面优势明显,并且能够通过自由调节切线角度反映病变的三维范围。
张新丽刘桐王西冉梁盼盼张明宾
关键词:下颌骨中央性鳞状细胞癌锥形束CT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小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研究外周血微转移情况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年龄、绝经与否及受体情况有无相关性。方法以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期分为三组(0~Ⅰ期、Ⅱ期、Ⅲ期),运用RT-PCR技术,以CK19mRNA为标志物,分别检测其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3.33%(14/60),其中0~Ⅰ期0.00%(0/9)、Ⅱ期16.22%(6/37)、Ⅲ期57.14%(8/14),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微转移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血液微转移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态、年龄、绝经与否及受体情况无相关性。
张新丽张明宾李建哲
关键词:乳腺癌微转移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
胃癌中生存素的表达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
2005年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因子生存素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胃癌前状态、43例早期胃癌及47例进展期胃癌中生存素的表达状况。结果癌前状态生存素的表达阳性率是6.67%(2/30),早期胃癌阳性率是34.88%(15/ 43),进展期胃癌阳性率是68.09%(32/47),三者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生存素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在三年的随访时间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18.2个月,而阴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是22.3个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存素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表达的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张新丽张明宾张桂贞
关键词:胃癌生存素预后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单纯TACE组50例(碘油栓塞或碘油栓塞联合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联合组56例(HIFU+TACE).观察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结果 单纯TACE组:CR0,PR20%,SD 52%;联合组:CR0,PR26.8%,SD 55.4%.AFP变化情况,单纯TACE组和联合组由治疗前的(472.3±104.2)μg/L和(491.8±125.2)μg/L,降为治疗后的(122.3±64.6)μg/L和(71.2±35.1)μg/L.1、2、3年生存率:联合组为82.3%、60.8%、39.2%;TACE组为68.0%、42.6%、21.0%.未发生皮肤烧伤、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HIFU联合TACE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且优于单纯TACE治疗.
叶欣葛忠民费兴波吴珂王双程园园陈祥明魏林张新丽田瑞华
关键词:超声高强聚焦结肠化学栓塞治疗性
高能聚焦超声热疗治疗40例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HIFU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观察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共接受热疗190次,平均4.8次,总有效率40%,治疗后疼痛,腹胀,纳差,乏力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功能状况评分较前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入射范围内皮肤烧灼感,潮红,对症治疗后好转,不影响后续治疗。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HIFU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张新丽张明宾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热疗原发性肝癌膜性结构
外周血CK-19评价乳腺癌术后化疗及监控血液微转移
2011年
目的以外周血CK-19为指标评价术后化疗作用及其监控血液微转移意义。方法以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CK-19 mRNA,比较化疗前后表达差异及CK-19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关系。结果化疗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3.33%,化疗后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阳性组肿瘤转移率为76.9%,阴性组肿瘤转移率为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辅助化疗能降低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外周血CK-19能监控乳腺癌血液微转移。
孙新六张新丽周宝琴
关键词:乳腺癌血液微转移CK-19巢式RT-PCR
细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注射药物治疗肺癌恶性胸水21例
2005年
李建哲张新丽
关键词:细管胸腔闭式引流药物注射肺癌恶性胸水中心静脉导管B超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