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马里兰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美国外交文献的利用被引量:4
- 2006年
- 张曙光
- 关键词:档案文献美国外交历史档案国际关系史历史研究
- 美国关于经济制裁的战略思考与对华禁运决策(1949—1953)被引量:15
- 2008年
- 如何发挥经济制裁的对外安全和政治作用,向来是国家对外战略思考和决策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国际政治研究成果表明,出于政治目的的对外经济制裁具有特定的内涵、模式、动机和效果。特别在解决国际冲突时,对外经济制裁构成了一个介于采取军事行动和无所作为之间的替代选择。那么,这些理论性的假设能否在冷战国际关系中得以验证?为此,本文依据美国和英国的解密外交档案,以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和经济制裁的战略思考与决策的起始阶段(1949—1953)为考察对象,试图分析对外经济制裁行为的战略意义。
- 张曙光
- 关键词:经济制裁贸易禁运冷战
- 拓展冷战研究——兼论中美关系的“多元多层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冷战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以西方(主要是美国)学者为主体的冷战研究,如果依据学术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加以考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发展冷战研究体系,本文提出的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外交史的治学界限,将冷战研究的触角拓宽加大,依据多方面的历史资料,采取多元素、多层次的深度比较方法,力求使得这一领域由较为单一、传统的研究逐渐加强多元化和提升理论性。对此,本文以美国对华冷战研究为例进行了阐述。
- 张曙光
- 关键词:文化冷战
-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体系的路径探索被引量:20
- 2007年
- 冷战国际史的研究应该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相链接。作者认为,冷战国际关系的“经历”不仅应该成为检测国际关系理论假设的一个时空“实验室”,而且也应该成为当代与未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新议题的设定以及现存国际关系理论假设与模式检验的参照体系。自冷战以来,主要大国不断解密和公布的档案文献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难以替代的“数据库”。如果中国“新生代”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能够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深刻与精确的诠释并进行延伸研究,同时尝试采用“理论指导”与“历史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必将为形成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与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 张曙光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 从美国“冷战”对华决策行为看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被引量:3
- 2001年
- 新世纪之初,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讨论会。本文是这次学术会议的一个综述。
- 张曙光
- 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被引量:31
- 2009年
- 依据关于公共利益风险管理的学术讨论,作者针对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提出了五个分析假设:(1)当代国家海外利益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政策与安全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国家海外利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风险;(3)企业界对经营风险管理的模式可成为政府机构管理公共风险的工具;(4)国家海外利益可通过国家外交机构进行外交管理;(5)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应具备整合资源、系统、功能、技术等国家对外能力。据此认为,中国具有有形与无形的海外利益。同时,中国的海外利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区域、领域的拓展难免蕴涵着风险。为了有效应对、降低和排解国家海外利益风险,中国需要在外交战略考虑、制度安排、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公共教育、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动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 张曙光
- 关键词: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