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152例NAFLD患者和146例未患脂肪肝人员,收集血液样本检测血脂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线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多态性.结果 NAFLD病例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REBP-1c18号外显子54G/C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以GG型的比例最高,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6.1096,P<0.05),NAFLD病例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520,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AFLD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6484倍(OR=1.6484,95%CI:1.3233~10.0984).结论 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异常与NAFLD的患病有显著相关性,参与糖代谢、脂代谢的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呈现多态性,其C等位基因可能会使个体的NAFLD发病风险增加.
- 张海英高燕翔冯晓凡张乾勇糜漫天
-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
- 膳食脂肪酸与SREBP-1c基因型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交互作用
- 目的研究膳食脂肪酸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多态性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交互作用。方法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选择通过B超检查诊断的300例NAFLD患者作为病例,按照年龄、性别、居...
- 张乾勇冉莉张海英高燕翔万婧常徽易龙周永朱俊东糜漫天
- 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西南医院通过B超检查诊断的105例NAFLD患者作为病例(NAFLD组),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等信息配比选择相应的健康对象110名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结果血浆棕榈酸(C16:0)(OR=1.769)水平升高则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血浆亚油酸(C18:2n-6)(OR=0.855)和花生四烯酸(C20:4n-6)(OR=0.181)水平升高则降低NAFLD的发病风险。结论合理的膳食脂肪摄入可能降低NAFLD的患病风险。
- 冉莉万婧张海英陈诗慧高燕翔张乾勇糜漫天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