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作品数:7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副银屑病患者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副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标本中GR-α、GR-β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例临床诊断为副银屑病患者皮损,22例外科手术切取的健康皮肤作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副银屑病患者皮损与正常对照组皮肤GR-α、GR-β的表达强度。结果 2组GR-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GR-β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R 2种亚型之间表达比例的失衡在副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杜明 张秀娟 王久江关键词:副银屑病 慢性病 p53、MDM2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p53、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皮肤鳞状细胞癌30例,正常皮肤组织1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p53、MDM2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MDM2、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7、19.397、5.625,P<0.05)。结论 p53、MDM2的高表达提示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李小静 李柳君 张秀娟 李志锋关键词:皮肤肿瘤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大疱性类天疱疮疗效分析 2012年 大疱性类天疱疮通常采取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不同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不同,临床中可见部分患者对治疗不敏感,甚至对治疗抵抗.我院皮肤科2008年来对大疱性类天疱疮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患者15例同时采取血浆置换疗法,现报告如下. 杜明 张秀娟 张宏刚关键词:血浆置换 糖皮质激素类 血浆置换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影响的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血浆置换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激素治疗抵抗)患者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和β表达的影响,探讨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33例临床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激素治疗抵抗)患者在血浆置换前后的皮损。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浆置换前后患者皮损中GR-α、GR-β的表达强度和分布特点。结果血浆置换前后的表皮各层细胞中GR阳性细胞表达强度不同(P<0.05)。结论血浆置换与皮损组织中的GR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杜明 张秀娟关键词:血浆置换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受体 新生儿暂时性萎缩性回状红斑一例 2013年 患儿男,3月龄,因头面部、肩背部出现红色皮疹2月余,于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1个月时,其母发现患儿头皮及左侧面颊部出现数个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暗红色斑。患儿无发热、烦躁等症状。其后皮疹继续增多扩大,逐渐扩展至肩部和背部。曾在多家医院按婴儿湿疹予以抗过敏处理,无明显疗效。发病以来患儿无发热、呕吐、腹泻等。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病前无用药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否认非婚性接触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张西克 李小静 郭晓辉 张秀娟 李志锋关键词:新生儿 红色皮疹 性接触史 婴儿湿疹 足月顺产 母乳喂养 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白念珠菌形态转换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白念珠菌(CA)形态转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采用佛波酯诱导其分化成M0巨噬细胞。活化CA并配置其菌悬液,感染M0巨噬细胞,并于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下观察细胞吞噬现象。采用差速离心法分别提取M0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组)及CA感染M0巨噬细胞后分泌的外泌体(CA外泌体组),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跟踪分析、Western印迹法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来鉴定并比较两组外泌体。将这两组外泌体分别与CA共培养(外泌体处理组、CA外泌体处理组),CA独立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上述3组CA的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MP相关基因RAS1及CDC35(也称Cyr1)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外泌体组和CA外泌体组外泌体均表达外泌体标志物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均不表达阴性标志蛋白钙联蛋白(calnexin);透射电镜观察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显示,两组外泌体形态、大小无明显差异。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外泌体处理组及CA外泌体处理组CA由酵母相向菌丝相的转换明显受到抑制,其菌丝长度也明显缩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外泌体处理组及CA外泌体处理组CA细胞内cAMP含量[分别为(16.70±0.84)和(16.82±0.87)pmol/ml]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21.82±1.08)pmol/ml;t=6.45、6.23,均P=0.00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外泌体处理组及CA外泌体处理组CA cAMP相关基因RAS1及CDC35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下调(均P<0.01),且CA外泌体处理组RAS1 mRNA表达量低于外泌体处理组(t=7.43,P=0.002)。结论M0巨噬细胞外泌体以及M0巨噬细胞感染CA后外泌体均能有效抑制CA菌丝的生长,且后者抑制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AMP/蛋白激酶A 李硕 孙袁媛 郝瑞英 徐艳艳 刘钊 景婷婷 李小静 张秀娟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巨噬细胞 外泌体 环磷酸腺苷 菌丝相 5-氮-2-脱氧胞苷对A431细胞Gadd45α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对体外培养表皮癌细胞株A431细胞Gadd45α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采用10μmol/L 5-氮-2-脱氧胞苷处理,药物处理前及处理48h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记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431细胞Gadd45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前、后A431细胞凋亡率。结果药物处理48h后,A431细胞Gadd45α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处理前(P<0.05);A43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高于处理前(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A431细胞Gadd45α基因的表达,5-氮-2-脱氧胞苷具有诱导A431细胞凋亡的作用。 李小静 李柳君 李志锋 张秀娟 张西克 苗国英关键词:A431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