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关节
  • 2篇韧带
  • 2篇撕脱
  • 2篇撕脱骨折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2篇可吸收
  • 2篇可吸收螺钉
  • 2篇老年
  • 2篇交叉韧带
  • 2篇关节置换
  • 2篇后交叉韧带
  • 1篇代谢
  • 1篇用法
  • 1篇止点
  • 1篇止点撕脱骨折
  • 1篇韧带止点

机构

  • 7篇齐齐哈尔市第...

作者

  • 7篇张立新
  • 4篇王丽新
  • 4篇张金柱
  • 1篇罗先国
  • 1篇李敖然
  • 1篇李鹏
  • 1篇关键
  • 1篇袁恒涛
  • 1篇张俊锋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XA不同用法在老年髋部骨折关节置换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2024年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TXA不同的给药方式对于老年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探究TXA更加合理的围手术期用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老年髋部骨折确定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8例,根据不同TXA给药方式,分为未使用止血药物的对照组,还有局部给药组(1gTXA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切口关闭后引流管逆行注入)、静脉给药组(手术之前静脉滴注TXA)、局部静脉联合用药组,比较几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少,对比几组患者术中输血率的高低,对比期围术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指标,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经过采取TXA不同方式的用药方法,采用联合用药方法的TXA联合组在预防围手术期失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局部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和对照组,TXA联合应用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风险低于其他组,几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患者病情实际采取不同的TXA用药方式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有助于改善其凝血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马铄李鹏刘子玉孙钦明张立新
关键词:TXA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
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直向不稳定,远期出现关节退行形变,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本文对9例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进行膝关节后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作用进行了论述.
张立新张金柱关键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膝关节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文献传递
应用可吸收螺钉膝后内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35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膝后"L"型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35例PCL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膝关节后方内倒"L"型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进行6个月至2年随访,根据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进行评价。膝关节功能主观标准评价满意率为90%。术前后交叉韧带抽屉试验阳性,术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X线检查均为解剖复位骨性愈合,无移位,客观标准评价满意率为100%。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膝后内倒"L"型切口治疗PCL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将其取出,值得推广应用。
张立新王丽新李敖然
关键词:可吸收内固定物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切口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22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和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3-09/2007-09诊治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22例,应用美国狼牌关节镜系统,用30°镜观察,交替使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切口置入不同角度半月板篮钳和镜下电灼对半月板进行处理,保留半月板边缘6-8 mm。结果:根据Lkeuchi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优21例,良1例。结论:以膝关节镜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是最好方法之一,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可最大限度保存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疗效。
张立新张金柱王丽新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关节成形术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部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对粗隆间骨折大小转子功能复位行钢丝固定;手术的关键是维持准确的头颈长度、前倾角度。术后3 d开始下床活动。结果术后3个月手术疗效评价35例疗效优,8例良,3例可,优良率为93.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磨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张金柱罗先国张立新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人
白藜芦醇靶向调控miR-296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分析
2022年
探究分析白藜芦醇靶向调控miR-29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代谢和氧化代谢产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医院中治疗的确诊为掘金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进行选取,共计100例,所处时间段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依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白藜芦醇(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批号 003-1202111-13),按医嘱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持续三个月。测量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BGP(骨钙素)、BALP(骨碱性磷酸酶)、β-CTX(I 型胶原 C 末端肽特殊序列)和PCO(氧化应激产物血浆蛋白羰基)、AOPP(高级氧化蛋白产物)、TAC(总抗氧化能力)、MDA(Akatsu)的水平。 结果:血清PINP、BGP、BALP 和 β-CTX 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指标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INP、BGP、BALP 和 β-CTX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O、AOPP、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A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白藜芦醇可以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体内氧化应激和钙骨转化速度。
袁恒涛张俊锋王丽新马铄张立新
关键词:白藜芦醇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绝经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28例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复杂型髋臼骨折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专用骨盆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6~24个月解剖复位19例,良好复位8例,差1例。结论明确骨折分型,手术入路充分暴露骨折端,尽量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张立新张金柱王丽新
关键词:复杂型髋臼骨折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