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纪中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微地震
  • 1篇地震定位
  • 1篇地震监测
  • 1篇地震台
  • 1篇断裂带
  • 1篇余震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机制
  • 1篇震中
  • 1篇汶川地震
  • 1篇裂带
  • 1篇龙门山
  • 1篇龙门山断裂
  • 1篇龙门山断裂带
  • 1篇构造应力
  • 1篇发震
  • 1篇发震构造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3篇张纪中
  • 3篇安美建
  • 2篇冯梅
  • 2篇张士安
  • 1篇侯春堂
  • 1篇赵荣涛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余震震中分析芦山M_S7.0地震发震构造被引量:4
2015年
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主震震中周边29个地震台记录到的震后一年多的微、小余震,利用Hypo71绝对定位方法进行定位,获得了约1 960次地震的震源位置.结果显示,芦山地震余震在平面上主要沿双石—大川分支断裂及其周边分布,在垂向上主要集中在大约5—20km深度之间的两条余震交叉带上.其中一条余震带倾向NW,倾角在12km左右深度发生变化,浅部倾角较陡,该余震带延伸至地表与双石—大川分支断裂和新开店断裂之间的推测隐伏断裂位置相重合;另一条余震带倾向SE,其延伸至地表的位置与双石—大川断裂非常接近,但与该断裂倾向相反.主震震源位置与两条余震带相交的位置接近,且芦山地震主震的两个节面产状与这两条余震带的深部几何形态正好对应,表明芦山地震主震可能是两条余震带所对应的两条断裂同时活动的结果.
赵荣涛安美建冯梅张士安张纪中侯春堂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微地震地震定位
低温条件下的天然地震监测
2014年
在野外进行地震监测是地震学的基础工作。地震监测设备的设计工作温度一般在-20℃以上,但高纬高寒地区冬季环境温度往往低于此温度。参照国外经验,基于我们在南极内陆和我国长白山低温地震监测的工作经历,对如何做好低温条件下的天然地震监测进行介绍。实践证明,对地震记录仪和电池等实施被动保温非常必要,持续供电能力则是连续地震监测工作成败的关键。
张纪中张士安安美建
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台
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2008年汶川地震自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南段交界处开始,其余震向NE贯穿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北段。汶川地震余震发生频次快速降低。主震发生之后的1年时间内,每月发生>3.5级的余震超过10个,表明该阶段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比较剧烈的调整。而2009年4月之后每月>3.5级余震发生次数则少于10个,表明该区应力调整逐渐趋于平稳。即使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于2013年4月发生了雅安芦山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北段的汶川地震余震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多。文中首先利用汶川地震震源区(映秀及周边)26个地震台记录到的约1年的余震观测数据计算了微地震震源机制解。然后综合参考前人获取的汶川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和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对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构造应力场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震源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汶川地震震前的近EW向变为震后的近SN向。余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交界NWW走向的都江堰-映秀-耿达断裂带周边及其NE区域都存在向NE运动的趋势。这种NE向运动可能是诱发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中部发生2013芦山地震的原因之一。
冯梅张纪中安美建
关键词:汶川地震微地震震源机制构造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