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阳

作品数:30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外科
  • 8篇手术
  • 7篇神经外科
  • 6篇外科手术
  • 5篇电刺激
  • 5篇网络
  • 5篇显微外科
  • 5篇脑深部
  • 5篇脑深部电刺激
  • 5篇成像
  • 4篇影像
  • 4篇入路
  • 4篇神经影像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库欣病
  • 3篇多模态
  • 3篇三叉神经
  • 3篇神经鞘瘤
  • 3篇皮质
  • 3篇皮质醇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30篇张艳阳
  • 26篇余新光
  • 12篇周涛
  • 8篇冯世宇
  • 7篇卜博
  • 6篇毛之奇
  • 6篇姜金利
  • 5篇周定标
  • 5篇许百男
  • 4篇陈晓雷
  • 4篇孟祥辉
  • 4篇王鹏
  • 3篇刘斌
  • 2篇任贺成
  • 2篇张军
  • 1篇武琛
  • 1篇孙正辉
  • 1篇薛哲
  • 1篇凌至培
  • 1篇马晓东

传媒

  • 6篇空军军医大学...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6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脑连接组学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人脑连接组学利用神经影像和电生理技术从宏观层面构建人脑结构和功能连接网络,结合图论的分析方法,刻画脑网络的拓扑属性,进而理解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工作机制([1-2])。近年来,人脑连接组学在正常发育、老化和神经精神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6]),但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将综述人脑连接组学在神经外科领域,尤其是在脑肿瘤、脑外伤、癫痫等中的应用.
张艳阳余新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大脑疼痛调节及额叶边缘网络异常的研究
背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反复剧烈疼痛可导致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风险增加,但是疼痛与这些精神症状存在联系的大脑机制尚未明确。利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发现三叉神经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脑网络...
张艳阳余新光
关键词:慢性疼痛三叉神经痛
文献传递
库欣病患者大脑皮层结构相关指标变化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库欣病(CD)患者脑皮层结构相关指标变化,阐明皮层厚度(CT)与表面积(SA)对患者大脑皮层灰质体积丢失的具体贡献。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30名CD患者为CD组,30名年龄、性别、教育匹配的人员为健康对照组(HC组),在患者术前采集颅脑结构磁共振图像,以进行脑结构分析、寻找脑结构改变的核心指标。结果在基线无差异的条件下,CD组患者灰质总体积显著丢失(P<0.01),总皮层SA(P<0.05)和平均CT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CT标准化效应大小更高(Cohen's d=1.427)。基于顶点的分析证明,两组受试者在SA无显著差异,仅在团块水平分析发现了少数几个SA减小的区域;相比HC组,CD组患者灰质体积和CT显示出广泛的减少,而且分布较为相似,主要在额内侧回、额上回、颞上回及扣带回等处。结论CD组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来自于CT,而非SA;相较HC组,CD组患者的CT显示出广泛的变薄。
何堃宇周涛许军鹏尚国松王鹏余新光张剑宁张艳阳
关键词:库欣病皮质醇脑灰质
库欣病患者杏仁核亚区体积及形状改变的结构像磁共振成像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库欣病(CD)患者杏仁核亚区体积及形态学改变,以及亚区体积与皮质醇等激素水平、神经心理评估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5例CD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结构像磁共振平扫,检测各时段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神经心理评估。采用FreeSurfer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杏仁核亚区体积及表面形状测量,采用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评估CD患者杏仁核亚区体积改变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D患者双侧整体杏仁核、基底核、副基底核、前杏仁核区域、皮质核以及皮质杏仁核过渡区域的体积明显减小(P<0.05),双侧杏仁核表面弥漫性萎缩凹陷,背外侧、头侧表面尤著。偏相关分析提示CD患者右侧皮质核体积与16∶00皮质醇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CD患者的双侧杏仁核及其亚区存在显著体积及形态学改变,且特定亚区体积与激素水平存在相关性。
冯哲斌周涛何堃宇许军鹏尚国松王鹏余新光张剑宁张艳阳
关键词:库欣病FREESURFER
基于库欣病探究内源性皮质醇暴露对海马逐步功能连接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基于库欣病(CD)模型探究内源性皮质醇暴露对海马逐步功能连接(SFC)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2017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共招募86名CD患者和83名健康对照(HC)。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人口学数据、神经内分泌指标、神经精神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T1加权MRI和静息态功能MRI数据。以海马为种子点,采用SFC方法分析两组度中心性(DC)值在脑皮质功能连接层级架构上的差异,并评估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脑区层面,CD组与HC组的初始化差异(第2步)主要涉及双侧额下回、左侧颞叶、右侧海马旁回及岛叶。随着链接步长的增加(第3~5步),这些异常逐渐扩展至默认模式网络(DMN)和视觉网络相关脑区。在脑网络层面,CD患者的海马与边缘系统网络及DMN的DC值在特定步长下(第2~5步)表现出显著异常,并与情绪状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在内源性皮质醇暴露条件下,CD患者海马SFC的存在显著异常,并与情绪功能障碍相关。这为研究与皮质醇暴露关联的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制定可能的干预策略提供了依据。
尚国松张艳阳许军鹏刘斌刘斌何堃宇余新光
关键词:库欣病海马皮质醇
基于库欣病模型的长期高浓度皮质醇暴露对免疫炎症反应和微生物-肠-脑轴的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以库欣病(CD)患者为模型,探讨长期高浓度皮质醇暴露对人体炎症反应及微生物肠脑轴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5月至2024年3月拟手术的16例CD患者,同期匹配健康对照(HC)30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功能评分、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D患者的病程平均为(55.75±39.96)个月,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24 h尿皮质醇排泄量和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HC组(P<0.05)。神经心理和认知功能量表数据表明CD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HC组,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低于HC组(P<0.0001);CD患者与HC组在肠道微生态结构上的差异,包括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物种、属水平上的显著不同;通过血液和免疫学指标分析显示,CD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LR、IL-1β和IL-8水平较高,而嗜酸粒细胞比例较低(P<0.05),IL-6和TNF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高浓度皮质醇会增加肥胖风险,引起焦虑和抑郁,降低认知功能。除此之外,还会引起炎症反应,降低免疫功能和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的改变以及多样性下降。
许军鹏张艳阳周涛王鹏冯哲斌尚国松孙宇翔毛之奇余新光张剑宁
关键词:皮质醇库欣病炎症反应神经心理
经鼻蝶窦内镜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2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经鼻蝶窦内镜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经鼻蝶窦内镜手术的21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术中结合应用高场强术中核磁共振和神经导航,术后随访头颅MRI及内分泌包括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生化指标,肿瘤残留及内分泌未缓解病例根据情况选择奥曲肽或放射外科治疗.结果 男129例,女81例;年龄21 ~ 67岁,平均40.7岁.术前MRI显示肿瘤最大径>1 em 183例(87.1%).4例术前应用奥曲肽.肿瘤全切171例(81.4%)例,次全切除22例(10.5%),部分切除17例(8.1%).本组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内分泌缓解148例(70.5%),术前平均生长激素为27 ng/ml(4~150 ng/ml)降至术后5 ng/ml(0~ 32 ng/ml).18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平均27.5个月(3~ 84个月).随访中,161例(87.5%)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并参加日常工作和学习.在术后肿瘤残留及内分泌未缓解的病例中,34例术后应用奥曲肽,29例接受放射外科治疗.结论 经鼻蝶窦内镜手术是肢端肥大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术后要定期复查头颅MRI及内分泌.奥曲肽及放射外科治疗可以控制残留肿瘤并改善内分泌.
张艳阳周涛孟祥辉许百男
关键词:垂体肿瘤肢端肥大症内镜检查神经外科手术
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功能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功能神经外科病区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两组,每组各20名。对于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在术前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构建出血管神经压迫的虚拟现实模型,通过模拟手术体位、手术入路三维立体观察虚拟现实的模拟,并结合微血管减压手术中手术显微镜下的讲解,让学生判断有无血管神经压迫以及分析责任血管与神经的空间解剖位置关系。在教学阶段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相应临床理论的知识考核,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主。同时两组学员在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创新性认可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反馈。结果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8.95±2.80)分,传统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1.65±5.84)分,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对其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创新性认可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同时虚拟现实结合的教学方法相较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更容易提升初次接触功能神经外科规培住院医师的兴趣,在学习上带给他们更大的帮助,虚拟现实在功能神经外科血管减压术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低学生尽快掌握后颅窝血管神经复杂的解剖,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结论多模态神经影像融合的虚拟现实互动教学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术前影像学、后颅窝神经血管解剖及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教学内容掌握度。
张艳阳许军鹏饶维毛之奇余新光
关键词:神经影像虚拟现实微血管减压手术教学应用
神经外科参与脑科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4
2019年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从“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医学(Medicine)共四个层面积极参与“中国脑计划”,利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模型和神经影像学、术中电刺激和颅内脑电技术之优势进行脑科学研究;同时联合类脑学、材料学等领域的工程力量,研制新型微创或无创性脑机接口设备;以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为临床导向,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调控技术以延缓脑疾病的进展,为我国脑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贡献力量。
余新光张艳阳
关键词:神经科学脑疾病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
张艳阳余新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