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卫民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寻找调控白腰纹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性双态性发育的基因(英文)
- 2005年
- 鸣禽的发声行为及其前脑发声控制核团存在显著的性双态性 ,这种性双态性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鸣禽白腰纹鸟 35日龄 (P35 )前 ,雌、雄鸟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RA (Robustnucleusofarcopallium)不存在性别差异 ;到 4 5日龄 (P4 5 )时 ,雌、雄鸟RA体积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推测这种神经结构的性双态性的形成与各种基因的不同时空表达有关。本实验以发育不同阶段 (P35时的雌性 ,P4 5时的雌性和雄性 )的雌、雄白腰纹鸟RA核团为研究对象 ,用mRNA差异显示银染技术来寻找前脑上述三组材料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试图发现调控RA核团性双态性发育的关键基因。本实验共选用了 4种锚定引物与 16种随机引物所组成的 6 4组引物进行DDRT PCR (mRNAdifferentialdisplayand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应。第一次扩增后 ,在测序胶上显示出 115 8条cDNA扩增产物 ,其中 2 73个为差异表达。长度分布于 10 0 - 5 0 0bp之间的差异条带共 16 1条。本实验重点研究了P35雌性和P4 5雄性共表达或P4 5雌性单独表达的条带 (共 19条 ) ,推测这些基因片段可能与引起RA核团中的细胞凋亡和性双态性的形成有关。二次PCR扩增后 ,进一步筛选出 16个差异条带 ,其中 11个为P35雌性和P4 5雄性共同表达的 ,5个是P4 5雌?
- 包春莹曾蕾孙颖郁林永达彭卫民张信文曾少举左明雪
- 关键词:RA前脑神经核性发育
- P物质神经元在鸽旁听觉神经通路中的分布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P物质 (SP)在鸽旁听觉神经通路中的分布。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 结果 SP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纤维集中分布在中脑外侧核背部 (MLd)周围的丘间核 (ICo)、脑桥外膝体腹侧核 (VLV)的周围、丘脑卵圆核 (Ov)的背侧和内侧、下丘脑腹内侧核 (VMN)周围、端脑带状核 (Tn)周边区及端脑的视前区前核(POA)。 结论 在鸽旁听觉神经通路和控制生殖脑区中存在大量SP免疫阳性结构 ,推测SP可能参与了鸟类的发声控制及生殖内分泌调制。
- 彭卫民左明雪
- 关键词: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
- 科学级冷却型CCD-荧光图像系统定量性能的鉴定
- 以荧光探针Hoechst33342特异性标记大白鼠精子和肝细胞DNA,用科学级冷却型CCD显微荧光图像系统获取单个细胞的荧光图,再以图像处
- 李艳平李素文程洪艳彭卫民张鸿卿薛绍白
- 文献传递
- 组织液的成分和生理被引量:6
- 1999年
- 组织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组织液的成分和容量的不同,决定了生理功能的差异。相同的组织和器官中,组织液的成分和容量维持相对的稳定,才能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组织液中各组成成分浓度的变化,是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直接表现。这些变化信息将通过神经体液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协同配合下,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另外,在一些特殊的组织和器官,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这对维持细胞的特殊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 彭卫民
- 关键词:组织液稳态血-脑屏障
- 非鸣禽中脑内缘区向丘脑听区投射的脑啡肽神经通路(英文)被引量:1
- 2000年
- 应用顺行神经示踪物PHAL(Phaseolusvulgarisleucoagglutinin)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非鸣禽环鸽 (Streptopeliarisoria)中脑内缘区 (ICM )和丘脑卵圆核壳 (Ovshell)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在中脑内缘区PHAL注射区存在脑啡肽 (met enkephalin ,met ENK)阳性免疫反应细胞 ,这些细胞和在ICM注射点中的PHAL标记细胞显示了相似的细胞形态 .中脑ICM中的神经元的传出投射在丘脑Ov核周围形成的壳式结构 ,与met ENK免疫反应纤维终末在Ov周围形成的壳式结构 ,在形态上极为相似 .这些结果提示 ,环鸽中脑ICM中的met ENK神经元可能组成了向Ov壳投射的传出神经通路 。
- 彭卫民左明雪
- 关键词:脑啡肽环鸽神经通路
- 白腰文鸟发声行为的神经发育被引量:13
- 2002年
- 本文研究了 5~ 15 0日龄雄性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年龄段的声谱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神经调制机制。结果如下 :(1)HVC、RA和AreaX三个发声核团的神经联系基本接近成年鸟的水平后 ,幼鸟才开始学习鸣叫 (约 45日龄 ) ;(2 )HVC、RA和AreaX达到成年核团体积时 (约 80日龄 ) ,幼鸟才具有成年雄鸟的鸣叫模式 ;(3)发声控制核团的发育与核团间的神经支配有关 ,而基本不受鸣唱行为的影响 ,HVC、RA和AreaX的最快增长时间段各不相同 ,三个核团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体积增长的显著变化 (one wayANOVA ,P <0 0 5 ) ,但各核团在任意两个时间段的体积差异并不都显著。结果提示 :发声行为产生的时间和发展与发声控制核团的发育、核团间的神经联系有关 ,最终的体积发育程度受内在遗传力的作用 。
- 左明雪曾少举彭卫民张信文
- 关键词:白腰文鸟发声控制核团声谱发声行为神经发育鸣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