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开松
- 作品数:136 被引量:347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鸡β-防御素Gallinacin-8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本试验从鸡的肝脏中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β-防御素Gallinacin-8(简称gal-8)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扩增出大小为201bp的鸡β-防御素gal-8的基因片段。通过序列分析得知其由66个氨基酸组成,包括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5个氨基酸的原片肽及41个氨基酸的成熟肽。BLAST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相比较缺失2个碱基,其同源性达到98%。将该基因克隆进pGEM-T Easy载体中,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经筛选和测序鉴定获得了阳性重组质粒。从重组质粒中扩增出的成熟肽,大小约123bp。试验为进一步构建重组核蛋白及表达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防御素提供了实验基础。
- 杨涛祁克宗彭开松涂健高恒江龙海
- 关键词:Β防御素克隆
- 基于细菌全基因组的大口黑鲈源维氏气单胞菌AV040株致病性与耐药性解析被引量:1
- 2023年
- 2021年7月安徽某养殖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在下塘期发生了爆发性死亡。在排除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后,从患鱼脾脏和肾脏分离到多株细菌,经鉴定,血平板单菌落β-溶血试验和回归感染筛选出一株致病力较强的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040株。AV040全基因组测序(GenBank ID:CP095841)显示,253个编码序列为毒力基因,其中编码的黏附(adherence)分子156个、分泌系统(secretion system)85个、毒素(toxin)12个。腹腔注射AV040株对大口黑鲈(约10 g)和昆明白小鼠(约20 g)的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dose,LD_(50))分别为6.53×10^(6)CFU·g^(-1)和2.97×10^(7)CFU·g^(-1);受染大口黑鲈表现为胸鳍、腹鳍、肛门、肝胰腺、脾脏和幽门垂出血;受染小鼠表现为蜷缩、眯眼和颤抖,肝脏和肠道出血。AV040全基因组中有5个耐药基因,并采用K-B药敏试验进行表型验证。其中OXA-912和cphA 3与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的耐药性有关,对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的亚胺培南耐药;rsmA和adeF与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喹诺酮类(quinolones)和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的耐药性有关,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丁胺卡那,喹诺酮类的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和四环素敏感和中介;EF-Tu突变体与利福霉素类(rifamycin)的耐药性有关,对利福霉素类的利福平耐药。AV040株基因组中未检测出耐药基因,但表型为耐药的抗生素,包括林可酰胺类的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甲氧苄啶类的甲氧苄啶、青霉素类的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本研究以全基因组测序为基础,解析了AV040株致病性和耐药性的表型与基因型间的复杂关系,加深了对大口黑鲈源维氏气单胞菌病原学的理解。
- 邹文腾刘振红杨靖璇陆阳阳彭开松
- 关键词:大口黑鲈维氏气单胞菌毒力耐药全基因组
- 鸡β-防御素AvBD6基因及其乳酸菌载体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鸡β-防御素AvBD6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所示。参照乳酸乳球菌密码子的偏爱性进行密码子优化处理,将稀有密码子agg、cgg、tgc等优化为偏爱密码子cgt、tgt,设计并合成后命名为Op-AvBD6。本发明还...
- 祁克宗汪雪雁段慧周秀红彭开松涂健刘红梅陈玎玎张明付瑞燕薛秀恒
- 文献传递
- 禽防御素代替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08年
- 禽防御素是一种阳离子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重要因子,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畜禽具有促生长和治疗疾病的功能,是无毒、无害、无残留、无细菌耐药性的绿色产品,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在畜牧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对禽防御素的特性、作用机理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 王海英祁克宗彭开松
- 关键词: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 黄颡鱼溃烂病的临床治疗总结被引量:1
- 2019年
- 黄颡鱼是我国传统名优鱼类,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面积增大、养殖密度增加,各种病害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溃烂病,引起的损失异常惨重。笔者将2015-2017年在浙江湖州地区成功治愈的十多起案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以期对无鳞鱼类似溃烂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 金慧徐婷婷彭开松熊大华徐海强
- 关键词:溃烂病养殖密度人工养殖黄颡鱼名优鱼类
- 工厂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甲壳溃疡症病因与防治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探明工厂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甲壳溃疡症的病因和防控方法,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攻毒试验和外用内服药敏试验。从患虾肝胰腺和发病池水中经TCBS琼脂分离纯化菌株,经培养特性、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得凡隆气单胞菌F-L株和点状气单胞菌F-W株。进一步从凡隆气单胞菌F-L株中检出气溶素、细胞毒性肠毒素、酯酶、鞭毛、核酶、丝氨酸蛋白酶、热不稳定性肠毒素和弹性蛋白酶8种毒力基因,点状气单胞菌F-W株则检出气溶素、热不稳定性肠毒素、酯酶、鞭毛、弹性蛋白酶和溶血素6种毒力基因。两株菌浸泡攻毒都能引起凡纳滨对虾死亡,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0 7.68 和10 7.8 cfu/mL,可初步判定气单胞菌为本病病原。药敏试验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内服、菌毒克外用消毒以及促进创伤愈合、调控虾池水质和虾肠肝健康有利于本病防控。此研究能为防控气单胞菌引起的凡纳滨对虾甲壳溃疡提供借鉴。
- 樊慧敏马倩倩商泽昊张子涵董昭然唐庆权许晓牧王黎明朱若林鲍传和彭开松彭开松
- 关键词:气单胞菌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药敏试验
- 大鳞副泥鳅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溃烂病的病原,并筛选有效的外用和内服药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人工感染、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N-1株为中间气单胞菌,N-2株和N-3株为凡隆气单胞菌,且携带气溶素aerA、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鞭毛Fla、酯酶Lip等毒力基因。N-1、N-2、N-3对应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0^5.21、10^5.88、10^5.53 CFU/尾,外用和内服药分别优先选择优力克和氟苯尼考。中间气单胞菌和凡隆气单胞菌可引起大鳞副泥鳅皮肤溃烂病,优力克外泼和氟苯尼考内服可治疗该病。
- 唐庆权徐婷婷陶敏慧毛颖睿张子涵鲁子怡樊慧敏许晓牧彭开松王黎明鲍传和薛贵胜朱若林李明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皮肤溃烂气单胞菌氟苯尼考
- 左氧氟沙星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抗体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法把左氧氟沙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抗原,用氯甲酸异丁酯法将左氧氟沙星与鸡卵清蛋白偶联,制备包被检测抗原,采用紫外扫描法对合成的抗原进行鉴定。用免疫抗原免疫大白兔获得抗左氧氟沙星多克隆抗体血清,经间接ELISA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测得效价达1:212以上。通过紫外扫描及间接ELISA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原和抗体获得成功。
- 蒋兴东陈玉飞涂健彭开松王涓樊磊祁克宗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抗原抗体间接ELISA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屠宰猪肝脏中人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被引量:6
- 2004年
- 许江城佘锐萍林剑波王彩虹呼格吉乐图王传武刘玉如彭开松胡艳欣
- 关键词:屠宰猪人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C
- 羊口疮病毒安徽株VIR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获取并分析ORFV AH-F10株VIR基因序列及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点。方法利用实验室保存的羊口疮AH-F10株,设计VIR基因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以及线性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AH-F10-VIR基因长552 bp,编码183个氨基酸,与Nantou株的VIR基因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6%,氨基酸同源性为100.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9.88 kDa,等电点为4.83,为亲水性蛋白;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分别占36.07%、3.83%、43.17%和16.94%;三级结构预测显示VIR蛋白存在较多的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含有17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区域,有15个潜在的B细胞优势表位,4个CTL细胞表位以及5个Th细胞表位。结论成功克隆了羊口疮安徽株VIR基因并预测了VIR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VIR蛋白奠定了基础。
- 杨侃侃俞赵荣张谦张高峰王元红张学琪鲁智敏刘自敏彭开松王勇李永东
-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