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慧萍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烫印
  • 1篇血亲
  • 1篇书库
  • 1篇女真
  • 1篇女真族
  • 1篇破绽
  • 1篇琼花
  • 1篇想像
  • 1篇两宋
  • 1篇画家
  • 1篇画师
  • 1篇画史
  • 1篇画院
  • 1篇鉴藏
  • 1篇宫廷
  • 1篇《胡笳十八拍...
  • 1篇藏书
  • 1篇查验
  • 1篇查验制度
  • 1篇错综

机构

  • 5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彭慧萍

传媒

  • 3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美术大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烫印的破绽:由马臀烫印质疑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册之版本年代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由“马臀烫印”对波士顿本之版本年代、成画时间、描绘族别等问题进行检视。研究结果显示.波本烫印字样暴露出鉴识学上的破绽.此一破绽不仅提供了理据确凿的关键性证据,亦足以推翻前人对波本既有的版本认识。作为“祖本”——波本之马臀烫印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讹误字样,而所谓的“摹本”——台北故宫本之烫印字样却悉数正确,这暗示波本既非刘商谱系本之祖本原型,亦非台北本之底本.台北本很可能才是成画年代更早、更为精确之南宋古本。其次.波本应非如前人所认定绘成于北宋中晚期或南宋初年,其成画年代应下推至南宋中晚期。再者,波本绘有1119年后始见于历史之女真字{(?)}烫印,这是判定该本描绘对象之族属必为女真族(而非契丹族)的最佳证明。
彭慧萍
关键词:《胡笳十八拍》女真族
发现赵家样:《万花春睡图》鉴别被引量:4
2022年
《万花春睡图》团扇系绢本设色,南宋风格。本文通过绢地分析、图像内容,推测该幅团扇的赞助者享有政治权势和资金优势,进而根据对画中建筑规格、琼花移植、服制冠戴的考证,推测出样本年代为淳熙年后。最终依据比对其他五幅建筑界画与之相似的母题和建筑构件的格套,确定了该画为赵伯骕作坊的第2代或第3代传人所为,成画年代较赵晚20-30年,并将这六幅“赵家样”界画进行了年代排序。
彭慧萍
关键词:琼花
“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画史想象
北宋翰林圖畫院係一省舍獨立、職制完整之機構實體,這是作為“機構”的畫院。作為一個實質機構,北宋畫院於官制體系中於法有據:有明確固定的畫院院址,有機構存廢的歷史紀錄,有職制鮮明的上下層機構,有詔書敕令之調整軌跡,所有畫師編...
彭慧萍
文献传递
错综的血亲:对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图》册作为刘商谱系祖本质疑被引量:7
2004年
本文系“马臀烫印与番马画鉴定”系列研究之第三篇论文。该文与下期发表之《臀部的破绽:由马臀烫印质疑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册>之版本年代》并合.藉由图像分析、风格分析、马臀烫印等三种研究角度,检证波士顿美术馆本《胡笳十八拍图》册、台北故宫本《胡笳十八拍图》册、大都会博物馆本《胡笳十八拍图》卷等存世三种具代表性的刘商谱系版本.从而质疑波士顿本作为刘商谱系“笳拍图”图像系列中年代最早、内容最精之祖本的论点。
彭慧萍
两宋宫廷书画储藏制度之变:以秘阁为核心的鉴藏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两宋宫廷储藏书画之主要机构为肇建于端拱元年(988年)之“秘阁”。学界目前对两宋秘阁之宫廷书画鉴藏机构鲜少涉及;然而在两宋历史的渐变进[1]程中,秘阁院址几经迁徙,其省舍建筑、规模设备、储藏库房、职事权限呈现阶段性之异动,凡此异动,微妙波及两宋宫廷书画创作机构之权力。审谛秘阁内部的发展变化,北宋初期的秘阁仅为书库,秘阁藏品搁置混乱;南宋秘阁以秘书省“经籍案”专掌藏品储藏管理,制订出一套科学管理方案及定期查验制度。南宋秘阁设备完善,功能亦由储藏至鉴藏,并进而取代、接掌了原归画院行使的六项职权,这指涉南宋秘府职事增多,被赋予之权限相对扩大,画师职事则反遭萎缩。以上变化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暨赖以支撑之外在条件,承载并推动了两宋秘阁职制地位之流变。北宋初期秘阁地位低落,然而一入南宋,华阁飞升,秘书省于皇朝政治体系中岿然杰出。南宋秘阁仰载皇权,书画藏品开放对象转为朝中官僚集团,鉴藏制度吸纳入庞大的官僚机构运作体系。作为官制的一环,当皇权集中,政局稳定,或出于帝王强烈的赞助意愿,秘府权限向上攀升,秘阁收藏之规模力度亦随势攀升,于是秘阁有效率地发挥其外搜、内藏之双向功能。
彭慧萍
关键词:书库藏书查验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