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 2004年
- 张国庆彭明
- 关键词: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
- -80℃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 1995年
- 采用—80℃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骨缺损32例。四肢良性肿瘤17例,四肢恶性肿瘤3例,椎体恶性肿瘤6例,创伤性骨缺损6例,异体骨加自体骨移植18例,单纯异体骨14例,大块异体骨移植14例。将异体骨髓腔刮净,骨皮质多处钻孔,骨髓腔内填塞自体骨,异体骨与宿主骨用钢板丝钉固定,移植最大异体骨16cm。本组除1例感染失败,1例异体骨与宿主骨皮质端不愈合外,其余30例切口Ⅰ期愈合,无排斥反应,X线片见移植骨与宿主骨平均4~6个月愈合良好。
- 彭明杨彬于洪文李维林
- 关键词:骨移植冷冻
- 椎间盘镜下颈椎前路微创手术进展被引量:8
- 2005年
- 彭明张国庆
- 关键词:手术进展腰椎间盘手术椎间盘切除颈椎后路
- 32例霰弹伤的临床分析与处理探讨被引量:1
- 1998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火器伤(如警用防爆武器、工业用射钉枪、民用猎枪)逐渐增加,尤其民用猎枪伤的日渐增多,并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为现代外科增加了处理创伤的新课题。我院自1993年5月 1995年3月共收治了霰弹伤32例,现就临床和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1 临床资料与处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男性,年龄13~40岁,平均年龄27.6岁。受伤原因:他伤21例,误伤7例,自伤4例。受伤部位:霰弹伤的弹丸多在几十粒以上。
- 杨彬马晓程彭明李维林王璐
- 关键词:火器伤弹丸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附17例报告)被引量:2
- 1998年
- 1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均为颈椎过伸性损伤,X线片示颈椎无骨折、脱位。受伤前患有颈椎病6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17例中12例行脊髓造影、CT检查,4例椎间盘退变,3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椎体后缘骨刺,3例存在发育性椎管狭窄,2例MRI检查可见脊髓病理改变。发现伤前存在发育性或退行性颈椎管狭窄者,虽受伤外力轻,但脊髓损伤重、脊髓功能也恢复差。
- 彭明李维林张东生杨彬
-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X线诊断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回顾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的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76岁,平均41.4岁。传统手术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74岁,平均39.3岁。两组患者均行伤椎椎管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内固定术。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矫正度、Cobb角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50.0±19.4)min、(970.0±72.0)ml、(35.5±6.4)%、(25.1±4.8)°、(1.0±0.7)°、(1.8±0.9)级;胸腔镜辅助组分别为(170.0±20.8)min、(650.0±65.4)ml、(33.2±8.0)%、(23.6±5.4)°、(1.1±0.8)°、(2.0±1.1)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疗效相似,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 彭明曹新峰彭国栋马晓程
- 关键词:胸腔镜脊柱骨折
- 经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 2000年
-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手术适应征。方法 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个间隙用MED治疗,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分级:优17例,良2例,可1例。结论 MED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该技术在髓核摘除基础上又保证神经根充分减压,并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恢复快等特点,近期效果十分满意。
- 彭明张国庆谢鸣孟晔马晓程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内窥镜椎间盘移位
- 胸腔镜辅助下胸椎前路手术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胸椎前路手术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腔导管气管内插管麻醉,在胸腔镜辅助下采用小切口直视或监视下行手术操作,对2例胸椎转移瘤病例行椎体切除、椎间骨水泥填充及USS内固定;1例胸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及USS内固定;1例胸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1例第11胸椎椎体附件骨折并第10、11胸椎椎体脱位行复位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USS内固定。结果 术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清除彻底,内固定确切,手术均获得成功并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在胸腔镜辅助下借助胸腔镜光源和摄影系统以小切口、直视或监视下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切除胸椎病变、椎体重建和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可以取代某些传统的胸椎前路手术。
- 彭明李维林张国庆谢鸣
- 关键词:胸腔镜脊柱前路手术
- 椎体间同种管状骨移植修复脊柱骨缺损
- 1999年
- 自1991 年以来共施行同种管状骨移植修复中下胸椎及腰椎因肿瘤或其他病变而行病椎切除形成的脊柱骨缺损8 例。适应证为病椎切除后缺损超过一节椎骨,距离大于3cm 者,残留上下椎体厚度即植骨床厚度大于1cm 。本组8 例随访时间2 月~4 年,平均2 年1 个月,椎体间植入的管状骨位置良好,均在6 个月内有新骨形成,随访2 年以上者4 例。文中对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原则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效果满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 张峻李维林彭明孙立高杨彬许常弘
- 关键词:异体骨移植
- 双侧开窗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附20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以往对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和腰椎管狭窄者,多行全椎板髓核摘除。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全椎板切除易引起顽固性腰痛和脊柱不稳,而试图更准确地选择手术适应症并力求在手术方法上有所改进。我院于1990年7月~1993年6月对2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和腰椎管狭窄者施行两例开窗治疗,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 彭明于洪文曹春模张文义刘运成
- 关键词:开窗全椎板切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