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卉

作品数:21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静脉
  • 5篇镇痛
  • 5篇术后
  • 5篇麻醉
  • 4篇地佐辛
  • 4篇手术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自控镇痛
  • 3篇细胞
  • 3篇麻醉前
  • 3篇静脉自控
  • 3篇静脉自控镇痛
  • 3篇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3篇肺叶

机构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黄石市第五医...

作者

  • 21篇徐卉
  • 8篇田玉科
  • 8篇艾玲
  • 7篇罗爱林
  • 5篇鲁佩
  • 3篇刘志恒
  • 3篇李新华
  • 3篇代金贞
  • 2篇占明
  • 2篇杨辉
  • 2篇石慧
  • 2篇徐永健
  • 2篇左鹏
  • 2篇张琛琛
  • 2篇柯昌庶
  • 2篇熊维宁
  • 2篇吴时敏
  • 2篇陈堃
  • 2篇谢敏
  • 2篇熊盛道

传媒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德国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3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桦脂酸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评价白桦脂酸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3月龄雄性昆明小鼠72只,体重25 ~ 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白桦脂酸预处理组(BP组).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2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P组每天胃饲白桦脂酸50 mg/kg,7d后制备模型,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二甲基亚砜.于再灌注22 h时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随后处死小鼠取脑,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检测NADPH氧化酶(Nox1、Nox2和Nox4)及其配体p22phox的mRNA的表达,测定ROS活性及梗死区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比、ROS活性和梗死区细胞凋亡率升高,Nox1、Nox2、Nox4及其配体p22phox的mRNA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BP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比、ROS活性和梗死区细胞凋亡率降低,Nox1、Nox2、Nox4及其配体p22phox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白桦脂酸预处理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琛琛鲁佩田玉科徐卉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氧化性应激
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110例手术患者血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麻醉前补偿性扩容对手术患者血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 ASA Ⅰ~Ⅲ级择期手术患者110例,平均分为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 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N 组)两组。麻醉前补偿性扩容(CVE)则是在10~15 min 内快速静滴约8 ml/kg 两组溶液,在 CVE 前后分别血行血气分析,并比较 R、N 两组患者 CVE 前、后的差异。结果R 组、N 组患者CVE 前、后血气 pH、PaO2、Hb、Hct、Lac、HCO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 组患者 CVE 前、后 K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组患者 CVE 前、后 Na +、C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择期手术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快速静滴8 ml/kg 复方氯化钠溶液,有助于提高麻醉诱导期的安全性。
李新华陈堃代金贞徐卉
关键词:酸碱平衡血气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各30例;DEX组恒速输注DEX 0.5 μg/(kg·h),对照组恒速输注等量0.9%氯化钠.其余麻醉用药两组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停机即刻(T2)、停机后4 h(T3)和术后24 h(T4)5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血各4 mL,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以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T4时血清NO及SOD活性均下降,血清MDA、cTn-T及CK-MB升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T2~T4时DEX组患者血清MDA、cTn-T和CK-MB低于对照组,SOD及N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外循环下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秦智刚艾玲罗爱林田玉科徐卉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过度激活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关键作用
2024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增加术后死亡的风险。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在POC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手术应激,炎症和疼痛在内的围手术期因素均会导致NMDA受体过度激活。本综述首次整合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讨论因围手术期损伤,疼痛和炎症多因素诱导的NMDA受体过度激活促进POCD发生及进展的作用机制,旨在挖掘POCD的有效治疗靶点,为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精准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管少迪徐卉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细胞外囊泡介导的肠-脑交互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是肠道与大脑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网络。肠道菌群借此调节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免疫、内分泌及信号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的病理生理、机体的行为及认知等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肠-脑”轴广泛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至胞外的双层膜结构微粒,在体内细胞及器官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细胞外囊泡介导的信息传递是“微生物-肠-脑”轴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目前尚无相关的系统性报道。该文就细胞外囊泡介导的肠-脑交互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抑郁症、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及中枢神经炎性病变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精准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王丹宁徐卉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不同靶控浓度反馈输注异丙酚的药效动力学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靶控反馈输注异丙酚的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寻求最佳靶控浓度。方法24例ASA 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例。术中行异丙酚反馈靶控输注。三组靶浓度分别为3.0 μg/ml(A组)、3.5μg/ml(B组)、4.0μg/ml(C组)。术中监测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分别于诱导前、异丙酚输注后1、2、3、4、5min、插管后、10、15、20、30、40 min、唤醒时、拔管时抽取桡动脉血,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麻醉诱导期间,A组BIS下降与B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异丙酚诱导剂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麻醉维持期间,A组用药量少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MAP、HR的波动明显大于B组、C组(P<0.05)。麻醉诱导期C组患者的MAP下降幅度大于B组(P<0.05)。各点实测血药浓度(Cm)低于预测血药浓度(Cp)。B组Cm、Cp的曲线波动均较C组小。三组BIS与Cp均良好负相关。结论 在LC术中3.5μg/m1靶控浓度为异丙酚靶控反馈输注静脉麻醉的推荐浓度。
徐卉田玉科杨辉杨光
关键词:异丙酚药效动力学药物投与系统剂量效应关系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40
2003年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 (TCI)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 (n =2 0 )采用丙泊酚闭合环路TCI ,靶浓度 4 μg/ml,以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5 0、MAP =80 %基础值作为反馈指标。异氟醚组 (n =2 0 )采用 3 4 %异氟醚吸入诱导 ,0 8%~ 2 %维持。术中监测HR、MAP、BIS等指标。结果 丙泊酚组入睡时间和诱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醚组 (P <0 0 5 )。术中丙泊酚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 ;术后苏醒明显优于异氟醚组 ,麻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用丙泊酚进行以患者自身MAP、BIS为目标的反馈TCI,能及时地调节及维持有效麻醉深度 ,对血液动力学的干扰较小 。
徐卉田玉科杨辉王鹏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异氟醚吸入麻醉
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镇痛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DEZ)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对肺叶切除术术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评价其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EZ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PCA泵注0.9%氯化钠,DEZ组PCA泵注0.5mg/mL地佐辛。采集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后4h(T1)、术后24h(T2)和术后48h(T3)血标本,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2、IL-6和IL-10的水平。于T1、T2和T3时点随访患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镇静评分(NS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RP、TNF-α、IL-6和IL-10的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IL-2的水平较术前降低(均P<0.05);DEZ组术后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此外,DEZ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也较高(均P<0.05)。结论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开胸肺叶切除术术后炎症反应,并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质量。
艾玲徐卉鲁佩石慧罗爱林田玉科李新华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
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EZ组,每组30例。DEZ组术后PCA泵注0.5 mg·ml-1地佐辛,对照组术后PCA泵注0.9%氯化钠。采集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后4 h(T1)、术后24 h(T2)和术后48 h(T3)血标本,测定血清CRP、TNF-α、IL-2、IL-6和IL-10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计数及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比例的变化。于T1、T2和T3时点随访患者,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数字镇静评分(NSS)。结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血清CRP、TNF-α、IL-6和IL-10的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IL-2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NK细胞比例较术前降低(P<0.05);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能明显降低术后血清CRP、IL-6,升高IL-2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P<0.05);地佐辛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静脉镇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肺叶切除术后的免疫抑制,并减轻炎症反应。
艾玲鲁佩刘志恒罗爱林田玉科徐卉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淋巴细胞NK细胞地佐辛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保护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体外循环(CPB)下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保护效果。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各31例。DEX组恒速输注DEX 0.5μg·kg^(-1)·h^(-1),对照组恒速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麻醉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停机时(T2)、停机后4 h(T3)、停机后12 h(T4)和停机后24 h(T5)监测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的水平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术后24h发生SIRS例数及住院天数。结果:T1~T5时两组患者血清CRP明显升高(P<0.05);T3~T5时DEX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T4时对照组血清TNF-α明显升高(P<0.05),T2、T3时DEX组血清TNF-α明显升高(P<0.05);T3、T4时DEX组血清TNF-α低于对照组(P<0.05)。T2~T5时两组血清IL-6明显升高(P<0.05),T1~T5时两组血清IL-8明显升高(P<0.05),T1~T3时两组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5);T2~T4时DEX组IL-6、IL-8低于对照组(P<0.05),T1~T3时DEX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T3~T5时两组患者WBC均较T0时显著升高(P<0.05),且对照组WBC高于同期DEX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术后24 h内诊断SIRS例数、住院天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一定程度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何萍刘志恒艾玲徐卉
关键词:体外循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