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寿军

作品数:136 被引量:797H指数:14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农业科学
  • 21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6篇大麦
  • 15篇氮肥
  • 14篇蓖麻
  • 12篇种质
  • 12篇作物
  • 12篇胁迫
  • 11篇肥水
  • 11篇春大麦
  • 10篇干物质
  • 9篇种质资源
  • 8篇氮素
  • 8篇玉米
  • 8篇水稻
  • 8篇籽粒
  • 7篇冬大麦
  • 7篇啤麦
  • 7篇肥料
  • 6篇氮肥水平
  • 6篇栽培
  • 6篇施肥

机构

  • 124篇内蒙古民族大...
  • 18篇扬州大学
  • 1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1篇内蒙古农业大...
  • 8篇学研究院
  • 6篇哲里木畜牧学...
  • 6篇通辽市农业科...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巴彦淖尔市农...
  • 2篇通辽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磴口县农业技...
  • 1篇古扎兰屯市农...
  • 1篇通辽市科尔沁...
  • 1篇通辽市农业技...
  • 1篇通辽市科尔沁...
  • 1篇通辽市土壤肥...
  • 1篇通辽市植保植...

作者

  • 136篇徐寿军
  • 20篇杨恒山
  • 16篇范富
  • 15篇庄恒扬
  • 14篇王磊
  • 13篇侯迷红
  • 12篇许如根
  • 10篇张凤英
  • 10篇刘志萍
  • 9篇王云
  • 8篇朱国立
  • 8篇张庆国
  • 8篇邰继承
  • 7篇顾小莉
  • 7篇包海柱
  • 6篇张玉芹
  • 6篇郭萍
  • 5篇董永义
  • 5篇郑瑛
  • 5篇王聪

传媒

  • 52篇内蒙古民族大...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8篇内蒙古民族大...
  • 5篇核农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种子
  • 2篇内蒙古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昭乌达蒙族师...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12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被引量:94
2012年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通过2009、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下春玉米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普通高产栽培,尤以吐丝后为甚,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率较普通高产栽培高4.5%(2009)和3.2%(2010),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较普通高产栽培高8.5%(2009)和3.9%(2010)。超高产栽培春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为15.1%(2009)和14.9%(2010),转运量对产量贡献率为16.6%(2009)和18.5%(2010),确保了协调的源库关系。超高产栽培植株吐丝后氮、磷、钾的积累率及其对子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普通高产栽培,其中,氮积累对子粒贡献较普通高产栽培高30.0%(2009)和16.3%(2010),磷积累对子粒贡献较普通高产栽培高10.8%(2009)和6.0%(2010),钾积累对子粒贡献较普通高产栽培高7.9%(2009)和8.2%(2010),在生育后期保持了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超高产栽培玉米茎鞘中氮、磷转运率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叶片中氮、钾转运率低于普通高产栽培。其中,超高产栽培玉米叶片氮的转运率为41.0%(2009)和42.9%(2010),对子粒氮的贡献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超高产栽培使叶片在玉米生育后期维持了较高的光合能力。
杨恒山张玉芹徐寿军李国红高聚林王志刚
关键词: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转运
大豆茎秆、叶片及豆荚生长的动态模拟被引量:7
2013年
以疆莫豆1号、蒙豆30、北豆5号为试材,在系统观测的基础上,构建了大豆茎秆、叶片和豆荚等器官的形态建成模型。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时间步长,以生理发育日来衡量茎秆、叶片和豆荚的生长进程与生长次序,以品种遗传参数为基础来确定其他的模型参数,引入了最小含氮量、最大含氮量和临界含氮量来订正氮素的影响。不同品种不同播期的检验结果表明,节间长度的模拟误差在0.08~0.59 cm,RMSE在0.25~0.28 cm;节间粗度的模拟误差在0~0.10 cm,RMSE在0.04~0.05 cm;叶片长度的模拟误差在0.28~0.58 cm,RMSE为0.47 cm;叶片宽度的模拟误差在0.31~0.39 cm,RMSE在0.35~0.36 cm;豆荚长度的模拟误差在0.14~0.39 cm,RMSE在0.24~0.39 cm;豆荚宽度的模拟误差在0.09~0.21 cm,RMSE在0.14~0.17 cm;豆荚厚度的模拟误差在0.04~0.09cm,RMSE在0.06~0.07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该研究可为大豆器官形态的虚拟显示提供参考。
徐寿军李志刚杨恒山陈传梅赵达郭艳锋
关键词:作物数值模拟大豆器官
大豆干物质分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条件下的大豆干物质分配规律,建立了大豆生育期中各器官分配指数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模型.模型分别采用线性、指数和对数方程描述了大豆干物质分配指数随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引入叶片潜在分配指数、茎秆潜在分配指数、籽粒潜在分配指数3个品种遗传参数来反映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在器官间的干物质分配差异.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大豆不同器官的干物质分配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各个器官的预测误差均不超过1.089g,根均方差(Root meansquare error,RMSE)均不超过0.721g,模型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
陈传梅张宝辉赵达刘宝君郭跃武李志刚徐寿军
关键词:大豆干物质
“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培养模式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趋增加,在"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培养模式下,面对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即缺乏学习主动性,主动动手和动脑的意识淡薄)和应试学习(即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等问题,如何完成专业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实践教学中,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现代大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该专业性质和培养任务,通过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知识面较宽,适应能力较强"新型人才的目标.
范富杨恒山徐寿军宋桂云张庆国邰继承侯迷红孙德智苏雅乐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大豆花芽分化和物候期的机理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作物生理发育时间恒定原理,系统构建了预测大豆花芽分化和物候期的机理模型。模型以Bate函数的特殊形式来表达温度热效应,引入温度敏感性、光周期敏感性、基本早熟性和灌浆因子4个品种遗传参数区别品种间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胚珠花粉形成期等花芽分化阶段和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等物候期的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大豆生育阶段的绝对模拟误差为0~4d,根均方差不超过3d。
陈传梅赵达李志刚徐寿军杨恒山郭艳锋
关键词:大豆花芽分化物候期
不同氮肥水平下冬大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为合理利用氮肥,实现大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以扬饲麦3号、港啤1号、扬农啤2号和Frankin等4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运用方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冬大麦籽粒增重动态过程及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灌浆参数:灌浆持续期、终极积累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各阶段的积累量和灌浆速率、中期的灌浆时间均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肥处理大麦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Richards方程W=A/(1+be-kt)m来描述。逐步回归分析灌浆参数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表明,影响大麦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起始灌浆势,其次是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积累量,起始灌浆势越大,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积累量越大,越有利于籽粒灌浆。灌浆前期的灌浆速率和灌浆中期的积累量对大麦产量的影响也较大;影响大麦穗粒数的主要因素是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积累量,同时,灌浆前期的灌浆速率和中期的积累量也有影响;对千粒重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大灌浆速率和起始灌浆势以及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和前期的灌浆时间。
徐寿军刘志萍张凤英杨恒山许如根庄恒扬
关键词:大麦籽粒灌浆特性
冬大麦花后穗部氮素积累及转移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在大田条件下,以扬饲麦3、扬饲麦1、苏啤2号和扬农啤2号等4个品种为供试材料,在07、5、1502、25 kg/hm24个氮肥处理水平下,研究了大麦花后穗部氮积累及转移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扬饲麦3、扬饲麦1、苏啤2号和扬农啤2号4个品种各氮肥处理的平均值中,开花期绿叶的含氮量依次为2.64%、2.76%、2.63%和2.45%,穗部含氮量依次为1.43%、1.83%、1.69%和1.51%。成熟期子粒含氮量分别为2.65%、2.63%、2.48%和2.14%。氮的花前积累量(NABF)依次为17.68、15.27、19.80和14.85 mg/plant,总积累量(NTA)分别为33.75、25.51、54.24和28.83mg/plant,花后积累量(NAAF)依次为16.061、0.25、34.45和13.98 mg/plant,转移量(NT)依次为12.60、10.551、3.48和9.54 mg/plant,转移效率(NTE)分别为71.49%、69.84%、68.42%和64.97%。收获指数(NHI)分别为84.91%、81.95%、88.47%和81.90%;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各品种的花前氮积累量、总积累量、花后积累量和氮转移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氮转移效率、氮转移对子粒的贡献(NCR)率则成下降趋势;大麦花后穗部氮积累过程可以用Richards方程W=A/(1+be-kt)m来描述,通径分析方程各特征参数与氮积累和转移的关系表明,影响大麦穗部氮积累和转移的主要因素是最大积累速率,其次是起始积累势,最大积累速率越高,起始积累势越小,越有利于氮的积累和转移。同时,积累中期和前期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对大麦穗部氮积累和转移的影响也较大。
徐寿军顾小莉卜义霞田舜张宝生许如根庄恒扬
关键词:大麦氮素积累氮素转移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020年引文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020年共30期58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对其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年份及引文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普赖斯指数量度其老化规律。结果表明:篇均引文量为14.31条;外文引文占总引文量的29.82%;2010年以来的引文最多,占总引文量的61.97%;期刊来源引文占总引文量的87.59%;普赖斯指数为46.46%。与前人研究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提高。
陈晓慧郑瑛赵贤芳徐寿军荷叶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普赖斯指数
大麦穗和茎秆生长的动态模拟被引量:12
2007年
为了系统构建大麦形态发生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用Richards方程模拟了大麦穗伸长、节间伸长和增粗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大麦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大麦穗长预测值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05-1.66 cm,RMSE为0.33-0.75 cm。不同株型大麦各节间长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为0.04-6.08 cm,RMSE范围为0.43-4.43 cm;各节间粗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0.002-0.112 cm,RMSE范围为0.017-0.048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一定的机理性。
徐寿军顾小莉许如根杨建香席文娟庄恒扬
关键词:大麦茎秆
施肥水平对冬大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被引量:27
2012年
为合理利用氮肥,进一步提高大麦产量和品质,以扬饲麦3号、港啤1号、扬农啤2号和Frankin共4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0(CK),90(NL),180(NM)和270kg/hm2(NH)4个氮肥水平下冬大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大麦干物质花前积累量呈增加趋势,积累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各器官的转运量在NM处理(180kg/hm2)范围内呈增加趋势,高于此范围则下降。氮素营养花前积累量和转运量各品种均呈上升趋势,花前积累率、转运率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都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不同氮肥处理下大麦干物质转运量以茎秆为最大,转运率大部分以芒壳+穗轴为最高,对籽粒的贡献率以茎秆为最高。各器官氮素转运量以叶片最高,转运率以芒壳+穗轴最大,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叶片最高。大麦各品种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氮素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麦最高产量的最佳施氮范围为212.42~261.97kg/hm2。
徐寿军包海柱张凤英刘志萍杨恒山许如根庄恒扬
关键词:大麦干物质氮素转运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