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敏

作品数:35 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气管
  • 18篇支气管
  • 14篇气管镜
  • 12篇支气管镜
  • 9篇气道
  • 7篇气管狭窄
  • 6篇气道狭窄
  • 4篇细胞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4篇镜检
  • 3篇硬质气管镜
  • 3篇支气管镜检
  • 3篇支气管镜检查
  • 3篇肉芽
  • 3篇肉芽组织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瘢痕
  • 3篇纤维细胞

机构

  • 3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徐敏
  • 34篇张杰
  • 24篇王娟
  • 19篇裴迎华
  • 17篇王婷
  • 11篇张晨阳
  • 11篇王玉玲
  • 10篇党斌温
  • 5篇郭伟
  • 4篇张莹莹
  • 4篇董淑文
  • 3篇王晓陶
  • 3篇邱小建
  • 3篇陈楠
  • 2篇尹凤先
  • 2篇岳英明
  • 2篇邱小健
  • 2篇丁彦
  • 2篇王利换
  • 1篇周建

传媒

  • 21篇中华结核和呼...
  • 5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内科胸腔镜对106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结果102例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肺癌胸膜转移2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9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3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胸膜炎性反应16例,结节病1例,未能确诊4例,内科胸腔镜下未见异常4例。结论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易操作的方法,可在直视下取到理想的胸膜组织,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王晓陶董淑文徐敏张杰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镜检查
瘢痕性气道狭窄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比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寻找与气道瘢痕增生有关的蛋白。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7例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和17名健康人血清蛋白质图谱,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分析得到两组间差异蛋白。结果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血清蛋白图谱与对照组相比,存在49个差异表达蛋白(P〈0.05),其中25个高表达,24个低表达,经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初步确立特定相对分子质量所对应的蛋白。结论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血清和对照组血清中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可能与气道瘢痕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王利换张杰王娟王婷张莹莹徐敏
关键词:气道狭窄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组学
经硬质气管镜气道金属支架取出方法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措施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经硬质气管镜取出气道金属支架的方法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来自全国各地的20例气道金属支架并发症患者经硬质气管镜取支架的临床资料.对气道金属支架并发症的原因、种类、取出方法及难易程度评估,以及气道金属支架取出时的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需取出气道金属支架的原因为移位3例,移位合并瘢痕再狭窄5例,断裂4例,断裂合并移位1例,断裂合并瘢痕再狭窄4例,塌陷1例,瘢痕再狭窄2例.20个气道金属支架取出19个,其中包括9个覆膜金属支架,中位放置时间为(7.4±6.9)个月(5d至24个月),完整取出6个,破碎取出3个;裸金属支架11个,中位放置时间为(10.2±7.0)个月(20 d至24个月),完整取出3个,破碎取出7个,1个未能取出.支架取出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气道出血11例,气道塌陷6例(即刻再置入支架5例,气管插管1例),黏膜撕裂导致气管食管瘘1例,气道内失火1例,支架未能取出导致气道阻塞窒息死亡1例.结论 气道金属支架的取出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手术操作,首先应充分评估支架取出的指征,分析取出的利弊.在取气道金属支架之前,应根据金属支架的种类、放置位置、放置时间及瘢痕肉芽组织包埋程度等充分评估支架取出的难易程度,尽可能将包埋的支架充分剥离于气道壁,然后再取出,以减少出血、气道撕裂及气道阻塞窒息等并发症,同时要备好新支架以防支架取出后气道塌陷.此外还应注意,气道金属支架的取出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呼吸介入团队实施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王连庆张杰王娟裴迎华王玉玲邱小健王婷徐敏张晨阳
关键词:支气管镜
局部应用紫杉醇抑制兔气管损伤后瘢痕组织形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紫杉醇对兔气管机械损伤后的瘢痕形成发生抑制作用的可能性、安全性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盐水对照组,低浓度治疗组(0.4mg/m1)及高浓度治疗组(1.0mg/m1),4组均行气管切开,阴性对照组气管切开后直接采集气管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余3组气管切开后行机械磨损,低浓度治疗组和高浓度治疗组磨损后分别于磨损处局部应用0.4mg/ml的紫杉醇和1.0mg/ml的紫杉醇,作用3min,盐水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作用3rain;术后21d采集气管标本,进行组织学、管腔狭窄程度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结果低浓度治疗组和高浓度治疗组的管腔狭窄率均较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低浓度治疗组为(27±8)%,高浓度治疗组为(22±7)%,盐水对照组为(59±13)%;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低浓度治疗组和高浓度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及炎性细胞数量均较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低浓度治疗组和高浓度治疗组的肿瘤坏死因子一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表达均较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透射电镜可见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器损害的超微结构表现。结论局部应用紫杉醇对兔气管机械损伤后的瘢痕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局部给予紫杉醇在抑制气管瘢痕狭窄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王利换张杰陈楠张莹莹徐敏岳英明
关键词:紫杉醇气管狭窄瘢痕组织透射电镜
窄带成像联合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27岁,主因"反复咯血1年半"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曾行胸部增强CT,未能发现咯血原因.此后间断咯血,多于感染、情绪激动、咳嗽或剧烈活动后诱发.咯血量多时有几十毫升,量少时仅为痰中带血.入院前十余天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在外院行气管镜检查于右中间支气管见一怒张血管,转诊至我院.
王婷张杰王玉玲裴迎华徐敏张晨阳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动脉造影诊断反复咯血成像胸部增强CT情绪激动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血清蛋白组学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蛋白组学,通过两组间差异蛋白的筛选为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特异性蛋白标记物的寻找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组和对照组血清,获得蛋白表达图谱,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分析得到两组间差异蛋白。结果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31个差异蛋白(P〈0.01),其中16个蛋白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15个蛋白低表达。结论①原发性腺样囊性癌血清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蛋白,为进一步寻找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记物提供了依据和研究方向;②血清差异蛋白的出现进而血清蛋白标记物的确定为该病发病机制的明确以及由此针对发病机制产生的新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张莹莹张杰王娟徐敏裴迎华王婷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蛋白组学
开放式喷射通气在犬全身麻醉下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国产开放式喷射通气在犬全身麻醉下硬质气管镜(简称硬镜)介入治疗时的通气效果及其调控方法。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0只,雌雄各5只,体重14—16kg。全身麻醉下插入硬镜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自主呼吸组(A组)、常频喷射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组(B组)和单纯常频喷射通气组(C组),于不同通气状况下模拟介入治疗。在模拟治疗前和治疗30、60、90及120min时检查动脉血气变化,并比较单纯常频喷射通气(C组)时按一定顺序依次实施不同驱动压力(0.2、0.25及0.3mPa)的动脉血气变化。体外测量常频喷射通气高压氧驱动下(吸入氧流量为100%)不同驱动压力(0.1、0.2及0.3mPa)及吸呼比分别为1:1.5和1:3时硬镜近端和远端的氧浓度。结果各组在模拟介入治疗后PaCO2均有上升,以C组PaCO2上升和pH值下降幅度最大,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拟介入治疗后C组PaO2下降,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45,P〈0.05)。常频喷射通气的效果与通气驱动压力相关,通气驱动压力高有助于改善氧合及促进CO2的排出。体外常频喷射通气高压氧驱动(吸人氧流量为100%)时硬镜远端氧浓度低于50%,喷射针尖伸进3~6cm时硬镜远端氧浓度低于40%,调节喷射通气驱动压力和吸呼比对硬镜远端氧浓度影响不明显。结论单纯常频喷射通气可能难以有效维持介入治疗期间的通气需要,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导致PaO2下降、CO2升高和pH值下降,临床应给予关注。在全身麻醉下行硬镜介入治疗时,推荐结合术中患者的反应及一般情况,保留患者一定程度的自主呼吸,以维持氧合状态并减少CO2潴留。常频喷射通气的效果与通气驱动压力相关,通气驱动压力高有助于改善氧合促进CO2排出。体外常频喷射通气高压�
尹凤先张杰丁彦王婷徐敏王娟裴迎华
关键词:支气管镜高频喷射通气血气分析
氩等离子凝固术和冷冻消融术对犬气管急性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不同功率氩等离子凝固术(APC)及不同作用时间冷冻消融术对犬正常气管的急性损伤深度,以探讨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8条杂种犬的气管行APC(功率分别为30和60W)和冷冻消融(时间分别为30和60s)处理,分为APC 30 W组、APC 60 W组、冷冻30 s组、冷冻60 s组及正常气管组,每组8例标本.48 h后行肉眼、组织病理和电镜观察,统计每种处理方式的损伤深度.结果 冷冻30 s组和冷冻60s组损伤深度均达气道软骨浅层,冷冻30 s组可见软骨细胞变性,冷冻60 s组软骨细胞变性增多,偶见软骨细胞坏死;APC 30 W组损伤深度达气道软骨浅层并可见部分软骨细胞坏死,APC 60 W组损伤深度达气道软骨深层及外膜层,可见多数软骨细胞坏死.前3组组织损伤深度8只动物均达到了软骨浅层,仅冷冻60 s组有2只达到了软骨深层;而APC 60 W组损伤深度8只动物均达到了软骨深层,与前3组处理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参数的冷冻及APC消融对正常气管的损伤深度即可达软骨浅层,并导致软骨细胞变性,而APC 60 W组损伤深度可达气道软骨深层及外膜层,并造成软骨细胞坏死、气道壁不可逆的损伤.提示在气道腔内消融治疗中接近气管壁或消融管壁型病变时,应禁用APC消融治疗,而冷冻消融治疗最好控制在30 s以内.
张莹莹张杰王娟徐敏裴迎华王玉玲王婷张晨阳
关键词:氩等离子凝固术冷冻消融术气管
人气道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人气道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良性气道狭窄的病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11年4—6月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气管镜术中收集的6例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增生肉芽组织,其中男2例,女4例。使用组织块法培养人气道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照相。结果6例人气道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均成功,培养组织块贴壁后在第3—4天可见有典型长梭形细胞爬出。培养至9~11d,可见大量长梭形细胞在组织块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此时可进行细胞传代。传代后细胞生长良好,形成单层后可再次传代。结论组织块培养法是进行人气道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可行方法。
陈楠张杰徐敏王玉玲裴迎华
关键词:气管狭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气管多形性腺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提高对气管多形性腺瘤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气管多形性腺瘤的诊断过程,并复习文献。结果:气管多形性腺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须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结论:气管多形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哮喘患者,在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以常见病难以解释时要注意气管多形性腺瘤的可能。
郭丽张杰党斌温徐敏
关键词:腺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