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 作品数:48 被引量:2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气工程艺术更多>>
- 近30年江苏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8
- 2011年
- 利用江苏地区37个观测站1 980 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以及通径分析法,对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江苏年均CIHB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11/年,淮北、江淮之间、苏南的CIHB年际变化特征与全省平均的演变特征基本保持一致;(2)除夏季外,其余三个季节的CIHB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春季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秋季次之,冬季的年际变化幅度最大,CIHB春、夏(秋、冬)两季的南北差异较小(较大);(3)CIHB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其中温度对CIHB的正影响最大,相对湿度和风速对CIHB的最终影响是通过温度起负作用;(4)虽然近30年江苏整个夏季的CIHB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7、9月份还是存在着弱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对江苏地区的CIHB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人们应对气象要素变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及旅游、能源业的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于庚康徐敏于堃高苹
- 关键词:人体舒适度指数通径分析
- 应用于无人机的天线设计
- 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在业余和专业领域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科学研究、遥感、航空航天、环境或农业监测、货物运输、搜救和军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无人机的多功能性,无人机上需要各种监视及通信设备组件,因此,大...
- 徐敏
- 关键词:无人驾驶飞行器套筒天线缝隙天线
- 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教学初探
- 2013年
- 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碳密集型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电力供需矛盾凸显,各国开始探寻解决方法,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风力发电是当前可再生能源中仅次于水力发电的技术,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的发电方式之一。而海上风电又是风电行业中的新兴方向,本文概述了目前海上风能资源评估的教学情况,从海上风能资源评估的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入手,阐述了针对这一复杂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重视的注意点。并从实际教学中出发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 徐经纬徐敏
- 关键词:教学
- 大豆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未来情景预估被引量:5
- 2014年
- 用江苏淮北20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气象观测资料与RegCM4区域气候模式,在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的模拟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和预估了大豆生育期内光、温、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2 a,≥10℃活动积温各年均在3 100℃·d以上。1980s变化较为平稳,1990s上升趋势显著,且年际波动较明显。日照时数与太阳总辐射呈显著下降趋势,线性趋势分别达到了-4.9 h·a-1、-7.6 MJ·m-2·a-1,2000年之后基本上都低于气候平均值。降水量在1960s呈现下降趋势,1970s、1980s波动较平稳,1990s后期开始显著上升,而水分盈亏则以正值为主。在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光、温、水资源的年际波动都比较大,气候极端事件可能将增多;活动积温为正距平,且呈现增加趋势,太阳净辐射也为正距平,水分盈亏以正距平为主。
- 于庚康徐敏徐经纬高苹鲍婧
-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情景预估大豆
- 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科学定量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气象在农业减灾增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大农业范畴的种植业、蔬菜、茶桑果、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制作和调查,了解不同领域的农业用户群和专家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满意度高达92.90%;通过改进后的德尔菲评估法,计算发现此5 a的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越来越显著,经济效益也在逐年上升,总效益约为551.32亿元。由此可见,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农业用户群以及专家的肯定,而且在农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此外,文中还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于庚康罗艳凌洋徐敏黄亮
-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德尔菲法
-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民族服饰色彩表现及其美学意蕴研究
- 当代工笔人物画蓬勃发展,其中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画创作尤为突出。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服饰色彩表现不仅是视觉要素的核心,还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色彩为工笔人物画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取...
- 徐敏
-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民族服饰
- 不同温室气体稳定浓度水平下中国地区未来气候变化分析
- 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不同温室气体稳定浓度水平下中国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特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检验了IPCCAR4多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对当前气候的模拟能力;二是在S720和S550两种理想稳定浓度情景下,通过多模式集合...
- 徐敏
- 关键词: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多模式集合
- 文献传递
- 江苏水稻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利用江苏35站1961—2014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水稻产量数据,基于ArcGis软件统计分析了水稻关键生育期内低温冷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敏感性。结果表明:(1)低温冷害总次数呈现"北多南少"的总体特征,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冷害次数最多,21世纪00年代为第二高值期;(2)全省低温冷害持续天数主要是3~6 d,其中持续3 d的比重最大,平均占50%左右,淮北存在6 d以上的低温冷害过程,但比重基本不足10%,淮北遭遇低温冷害的时间要早于淮南,淮南基本上都是在9月上旬才会发生;(3)低温冷害总体发生几率存在"北大南小"的特征,年代际波动明显,20世纪70年代的发生几率最大,21世纪00年代次之,20世纪80—90年代最小;(4)江苏西北部低温冷害强度最强,21世纪00年代低温冷害强度最强,20世纪70年代次之,20世纪80—90年代最弱;(5)江苏中部是水稻对低温冷害的高敏感地区。
- 徐敏徐经纬高苹于庚康单婵
- 关键词:障碍型冷害敏感性
- 江苏省水稻产量结构变化特征及与综合气候适宜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利用江苏省水稻产量结构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灰色关联等统计方法及改进适宜度模型参数,分析产量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与综合气候适宜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粒数均呈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0.82粒/年),且区域间差异在逐步缩小;千粒质量总体变化范围是20.1~36.9g,年代际间区域性差异变化不大;水稻空壳率总体在逐步降低;产量结构三要素占地段单产权重的总体排序为穗粒数(0.345)>千粒质量(0.330)>单位面积有效穗数(0.326),穗粒数对地段单产的权重最大,大穗依然是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途径;理论单产总体高于地段单产,两者历年比值平均在0.93以上;构建的综合气候适宜度在大部分地区与地段单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镇江、昆山、兴化,相关系数通过了0.001显著性检验;综合气候适宜度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最适宜区面积明显减少,较适宜区面积在逐步增加。研究结果将为提高水稻单产提供科学依据。
- 徐敏徐乐巫丽君张佩高苹
- 关键词:水稻灰色关联法单产
- 安徽省水稻关键生育期低温冷害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根据安徽省水稻低温冷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安徽省6个农气观测站所在地区近30年水稻关键生育期内的低温冷害特征,从年代际变化特征、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强度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省低温冷害发生次数存在年际分布不均的特征,进入21世纪后,江淮之间低温冷害发生年数明显增加;(2)安徽省江淮之间的低温冷害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江南地区,西部山区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3)低温冷害的持续时间最长是7 d,但是出现的概率很小,持续3 d出现的概率最大,且低温冷害强度并不大。对照《安徽省气象灾害年鉴》,发现有水稻灾情记录的年份都发生了低温冷害;对比水稻产量结构,发现空壳率与低温年份并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低温并不是产量唯一的决定条件,产量还与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存在相关性。可见,安徽省已建立的低温冷害指标可用,但从近35年气象条件来看,安徽地区低温冷害强度不大,水稻品种耐寒性提升,低温过程对水稻影响不大。
- 伍晓玲于堃罗艳杨太明徐敏
- 关键词:单季水稻关键生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