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龑 作品数:11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纤维肌痛运动干预患者实践指南(2021年) 被引量:7 2021年 纤维肌痛发病率仅次于腰痛和骨关节炎,是第三常见的肌肉骨骼相关疾患。运动干预是纤维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运动是提高纤维肌痛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们成立多学科专家和患者共同参与的纤维肌痛运动干预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原则和程序,筛选纤维肌痛患者关注的运动干预相关问题,提出纤维肌痛运动干预患者实践11条意见。 叶超群 梁东风 凌梦钰 胡立冬 韩云峰 侯景明 江山 姜丽 李玲 李燕妮 倪国新 万里 王雪强 王于领 吴庆军 徐晓龑 杨远滨 姚中强关键词:纤维肌痛 康复 糖原累积病Ⅰ型继发痛风伴生长激素缺乏一例 被引量:3 2006年 糖原累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属于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中Ⅰ型是由于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所致,发病率为10万到40万分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GSD Ⅰ型继继发痛风,伴生长激素缺乏的病例报告如下。 施青 王美美 徐晓龑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痛风 继发 葡萄糖-6-磷酸酶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及肌炎特异性抗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肺病的表达特点 2024年 目的探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和肌炎特异性抗体(抗Mi2抗体、抗SRP抗体和抗MDA5抗体等)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肺病(CTD-ILD)的表达特点,为CTD-ILD的临床诊断提供判断依据。方法收集CTD-ILD患者123例、无间质肺病CTD(CTD wo ILD)患者108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组(Hi)80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抗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Mi2抗体、抗SRP抗体和抗MDA5抗体等10种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抗体在各组中阳性率、高测值样本比例以及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概率的差异。结果与CTD wo ILD组相比,CTD-ILD组抗RNP/Sm抗体、抗Jo1抗体、抗Ro52抗体、抗SRP抗体和抗Mi2抗体的阳性率更高(P<0.05)。CTD-ILD组与IIP组相比,仅抗MDA5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IP组与CTD-ILD组比较,仅抗Jo1抗体的高测值样本比例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抗Ro52抗体在CTD-ILD组的高测值样本比例高于CTD组(P<0.05)。43.09%的CTD-ILD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数量≥2个,该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的CTD-ILD患者同时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与CTD和IIP患者相比,CTD-ILD患者不仅表达多种自身抗体,且高测值样本比例更高,同时往往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提示临床关注特定自身抗体对于CTD-IL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徐玉蓉 徐晓龑 张臣 王春玲 时彦 万青 贾亚旭 李颖 滕凤猛 李丽关键词: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沉默FSTL1减少衣霉素诱导软骨细胞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 2018年 目的探讨沉默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对衣霉素诱导软骨细胞内质网应激(ER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兔膝关节软骨,收集并培养软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衣霉素组、衣霉素+siRNA-FSTL1组和衣霉素+siRNA-NC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FSTL1、Bcl-2和Bax mR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ERK、p-PERK、GRP78、ATF4、CHOP、Cal、e IF2α和p-e IF2α蛋白表达。结果与衣霉素组和衣霉素+siRNA-NC组相比,衣霉素+siRNA-FSTL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中FSTL1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细胞中PERK和e 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p-PERK、GRP78、ATF4、CHOP、Cal和p-e IF2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特异性沉默软骨细胞中FSTL1可有效减少ERS及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信号通路有关。 杨蓉 王美美 杨杨 许晋 徐晓龑 施青 刘璘琛关键词:软骨细胞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SLE患者按队列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开始治疗的前3 d餐后口服50 mg·d^(-1),之后调整为20 mg·d^(-1)。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开始治疗前3次每2周静脉滴注375 mg·m^(-2),从第4次调整为每4周给药1次。2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清学指标、24 h尿蛋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入组74例,对照组入组72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9%(68例/74例)和79.17%(57例/7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LEDAI评分分别为(7.21±1.67)和(9.03±1.35)分,史密斯/核糖核蛋白抗体分别为(81.43±18.25)和(59.38±14.61)U·mL^(-1),免疫球蛋白G分别为(12.04±2.15)和(17.28±2.64)g·L^(-1),白细胞介素-10分别为(33.39±7.13)和(39.87±9.02)pg·mL^(-1),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46±0.32)和(2.67±0.54)g·24 h^(-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等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1%和5.56%,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郭嘉惠 邹俊杰 王漾漾 张金龙 逄丹丹 徐晓龑关键词:来氟米特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安全性评价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2023年 R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以滑膜炎和骨侵蚀为主要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导致了骨质疏松(OP)及骨质疏松性骨折(OPF)的高发生率,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就RA继发OP的免疫学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述其流行病学现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姚瑞雪 徐晓龑 逄丹丹关键词: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影响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因素。方法测定26例SLE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的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677位的多态性。结果譹SLE组与对照组相比,SAM明显降低,SAH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譺SAM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呈负相关,SAH与Hcy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27,P<0.01;譻MTHFR基因677位C→T的突变不仅导致Hcy水平升高,同时使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结论譹SLE患者普遍有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譺基因组DNA低甲基化可能与MTHFR基因的突变和高Hcy血症有关。 徐晓龑 周卫华 肖传实 李小峰 王来远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同型半胱氨酸 S-腺苷蛋氨酸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影响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因素:并分析其与CD4^+T细胞表面LFA-1表达水平的联系,探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与RA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RA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Hcy、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水平,CD4^+T细胞表面LFA-1的表达水平,以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677位的多态性。结果①RA组与对照组相比,SAM明显降低,SAH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RA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②SAM与Hcy呈负相关,SAH与Hcy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0.924,P<0.01;③RA组CD4^+T细胞表面LFA-1表达较对照组增高,与Hcy呈正相关(r=0.557,P<0.01),与SAM呈负相关(r=-0.651,P<0.01);④MTHFR基因677位C→T的突变不仅导致Hcy水平升高,同时使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使CD4^+T细胞表面LFA-1表达增多。结论①RA患者普遍有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②基因组DNA低甲基化可能与MTHFR基因的突变和高Hcy血症有关;③基因组DNA低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RA患者的某些基因的表达异常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徐晓龑 王美美 肖传实 李小峰 王来远关键词:S-腺苷蛋氨酸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LFA-1 纤维肌痛诊疗中国心身-风湿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3 2024年 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定义的以广泛的慢性疼痛和各种躯体和心理表现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尽管FM发病率较高,但由于缺乏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指标,在临床中普遍认识不足,极易漏诊和误诊。为进一步推动国内FM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借鉴国内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编写了本共识。本共识对F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并且补充了既往国内FM指南/共识中忽略的共病精神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 纤维肌痛诊疗中国心身-风湿专家共识工作组 梁东风 徐晓龑关键词:纤维肌痛 风湿性疾病 心身医学 老年肺栓塞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40例≥60岁肺栓塞患者与36例<60岁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特点。结果老年组肺栓塞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冠心病、恶性肿瘤、术后卧床等,而非老年组患者半数没有基础疾病。老年肺栓塞患者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闷,相对于非老年患者咯血和胸痛较少。部分肺栓塞患者以晕厥首发。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老年组肺栓塞患者出现肺动脉压升高、右心系统扩大和肺动脉增宽者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患者。结论老年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首发多见。 周卫华 徐晓龑关键词:肺栓塞 老年人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