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和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起病前诱因、临床表现、头颅MRI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以意识改变、四肢瘫痪、肌张力障碍等为临床表现,血钠及CSF正常。头颅MRI表现为右侧额叶、颞叶、皮质、双侧枕叶、双侧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多发病灶,T1WI加权低信号、T2WI加权高信号,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预后差,呈持续浅昏迷状态。结论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可以没有低钠血症,临床具有双相病程。头颅MRI显示病变可累及皮质,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 徐金梅刘美真张兆辉
- 关键词: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影像学特点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锥体束征对比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和脊髓型颈椎病(CSM)锥体束征的差异。方法纳入ALS和CSM患者各50例,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行头颈部MR、四肢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就诊时颈肩疼痛、舌肌萎缩、肌束颤动及病理征等临床征象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ALS组的首发症状以下肢无力和延髓麻痹为主,就诊时舌肌委缩、肌束颤动、跖反射消失出现率较高;而CSM组的首发症状以上肢无力为主,就诊时颈肩疼痛和巴宾斯基征、夏道克征、欧本海姆征等病理征的阳性率较高(P<0.01)。2组病例均有四肢肌无力、萎缩(CSM组下肢肌萎缩较少)、腱反射亢进、髌和踝阵挛、罗索里摩征及霍夫曼征(+)。结论 ALS和(2SM患者均可出现深反射亢进,但ALS患者的病理征阳性率远低于CSM,以巴宾斯基征的阳性率最低。
- 谭来勋徐金梅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锥体束征
- 溶血磷脂酸对在体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在体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的影响。方法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大鼠海马CA1区注射50μm LPA,在不同时间点(10 min、30 min、60 min、1 d、3 d、5 d、7 d、14 d、21 d),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注射部位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查看GFAP的分布情况。结果LPA注射后,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延长,GFAP荧光强度逐渐增加,呈时间依赖性,至LPA注射后3周仍可见增加。结论 LPA可以促进大鼠海马AST增殖,时间至少可以持续3周。
- 朱扬张兆辉曾伟高岩许泽武徐金梅
-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 神经元胆固醇代谢对脑梗死后突触重塑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在存活患者中其致残率可高达50%。脑梗死后的康复治疗虽可促使运动功能部分重建、降低致残率,但目前的脑梗死康复治疗周期长、过程复杂,治疗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在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方面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 谭来勋徐金梅曾庆杏
- 关键词:脑梗死胆固醇代谢突触重塑死后神经元康复治疗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7月18例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8例患者平均年龄(58.67±12.71)岁,男16例,女2例,吸烟9例,饮酒5例,12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频发室早。18例共有27根血管狭窄(狭窄率≥50%),15例病灶供血动脉狭窄(83.33%),其中11例"罪犯血管"为M1段(61.11%),1例房颤未见动脉狭窄,2例血管迂曲未见血管狭窄。结论:MCA供血区大面积梗塞患者发病与M1段病变密切相关,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和HHcy为其危险因素,但窦性心动过缓、血管迂曲也可能是重要发病环节,ApoB/A1比值增高不能作为反应MCA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 李文兵徐鸿飞徐金梅段申汉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脑梗塞
-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肌炎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
患者,男,40岁,因"渐进性双下肢疼痛8月"于2011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股前区最严重,后出现右下肢疼痛,双下肢因疼痛不能伸直,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肌电图检查显示双侧股四头肌及左侧胫前肌MUAP窄小,肌源性损害,血生化:
- 徐金梅张兆辉
- 关键词: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肌炎误诊左下肢疼痛右下肢疼痛肌源性损害
- 溶血磷脂酸通过ERK1/2通道诱导在体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 2011年
-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在体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活化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大鼠海马CA1区注射50μmol LPA以及LPA和U0126混合液5μl,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磷酸化ERK1/2(p-ERK1/2)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三维重建观察二者空间关系。结果 LPA注射后,GFAP阳性细胞数以及p-ERK1/2显著增加(P<0.05);p-ERK1/2早期(≤7d)主要在神经元分布区域检测到,后期(≥7d)发现p-ERK1/2主要在GFAP阳性细胞中表达。注射U0126与LPA混合液的部位未能检测到p-ERK1/2,GFAP阳性细胞数目轻度增加。结论 LPA可以通过磷酸化ERK1/2诱导大鼠海马AST增殖。
- 朱扬张兆辉曾伟高延许泽武徐金梅
-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星形胶质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