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雨婷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对蚕丝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为降低整理剂用量且不影响整理织物的亲水性,采用端氢硅油和烯丙基聚醚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并应用于蚕丝织物抗皱整理。研究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整理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剂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具有表面活性功能,随着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的增加,整理剂的表面饱和吸附量逐渐下降,当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为726 g/mol时,整理织物的干、湿折皱回复角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出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5 g/L,催化剂Na2S2O3用量1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整理的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与疏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整理剂相比,新合成的整理剂用量少,整理织物具有与之相当的抗皱性能且亲水性好。
- 方雨婷吴明华王锐之
- 关键词:抗皱整理剂硅氢加成蚕丝织物
- 一种纯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棉织物的染色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取待染色的纯棉织物1个质量份;b、将占织物总质量的2%-8%的粉状活性染料在球磨机中研磨2h,然后加入9倍于粉状活性染料量的乙醇继续研磨1h;c、加入织物总质量50倍...
- 刘今强査金英张祥陈维军张云黄昊郭溢鑫方雨婷
- 文献传递
- 端羟丙基含氟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改性水性聚氨酯性能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端氢含氟聚硅氧烷和烯丙基醇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经硅氢加成合成端羟丙基含氟聚硅氧烷,并应用于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了合成因素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核磁以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合成产物结构加以表征,并测定了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胶膜和涂层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副反应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硅氢加成反应的副反应。端羟丙基含氟聚硅氧烷合成优化工艺条件为:副反应抑制剂用量0.2%,催化剂质量浓度60 mg/L,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 h。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为45 nm,胶膜水接触角及吸水率分别为106.8°和28.1%。相对未改性水性聚氨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织物拒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 洪国沈吴明华方雨婷刘彦杰宋伟
- 关键词:硅氢加成水性聚氨酯改性
- 双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用于蚕丝织物抗皱整理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降低抗皱整理对蚕丝织物强力的损伤,合成抗皱整理剂双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将其乳化后应用于蚕丝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抗皱整理剂乳液粒径和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对整理蚕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径小,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大;随着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的增加,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先增后减,当聚硅氧烷链段的摩尔质量为1 200 g/mol时,干、湿折皱回复角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抗皱整理剂乳液用量60 g/L,催化剂Na2S2O3用量4 g/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用双环氧封端聚硅氧烷整理的蚕丝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和耐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强力保持率,且不泛黄。与其他常用的蚕丝织物抗皱整理剂相比,双环氧封端聚硅氧烷不失为综合性能良好的蚕丝织物抗皱整理剂。
- 方雨婷吴明华郭文登吕安娜
- 关键词:抗皱整理剂蚕丝织物
- 一种纯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棉织物的染色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取待染色的纯棉织物1个质量份;b、将占织物总质量的2%-8%的粉状活性染料在球磨机中研磨2h,然后加入9倍于粉状活性染料量的乙醇继续研磨1h;c、加入织物总质量50倍...
- 刘今强査金英张祥陈维军张云黄昊郭溢鑫方雨婷
- 端环氧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其在真丝织物上的抗皱整理应用
- 为降低抗皱整理真丝织物强力损伤,本文首先合成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抗皱整理剂,并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经其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湿态抗皱性能以及较高的断裂强力保留率。但是,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属疏水性物质,配制整理...
- 方雨婷
- 关键词:改性有机硅硅氢加成真丝织物抗皱整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