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婴婴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新生儿
  • 4篇血清
  • 3篇脐血
  • 3篇光疗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胆红素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新生儿ABO...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症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脐血单核细胞
  • 2篇围产
  • 2篇围产期
  • 2篇细胞
  • 2篇李斯特菌感染

机构

  • 18篇中国福利会国...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血液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福利会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作者

  • 21篇施婴婴
  • 8篇沈月华
  • 4篇唐征
  • 4篇刘志伟
  • 2篇丁善雯
  • 2篇张鑫瑜
  • 2篇周静
  • 2篇黄小艺
  • 2篇李海园
  • 2篇蔡威
  • 1篇崔爱平
  • 1篇曹云
  • 1篇王雅荪
  • 1篇丁苏鄂
  • 1篇杨明今
  • 1篇黄咏梅
  • 1篇吕志伟
  • 1篇王旭红
  • 1篇孙波
  • 1篇孙建华

传媒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2
  • 1篇1989
  • 2篇198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脐血胃促生长素浓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血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胃促生长素在胎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0例新生儿脐血胃促生长素水平,分析其与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和胎盘重量的关系。结果脐血胃促生长素浓度为606.2(488.4~914.4)pg/ml[中位数(P25~P75)],不同性别、分娩方式间胃促生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脐血胃促生长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小于胎龄儿脐血胃促生长素水平[1211.7(668.8~1690.5)pg/ml]明显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750.4(534.2~1030.o)pg/ml]及大于胎龄儿[520.6(439.9~77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和出生体重是脐血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脐血胃促生长素浓度可能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其水平受出生体重的负反馈调节,可能是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营养环境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黄小艺蔡威施婴婴沈月华
关键词:胎血胃促生长素
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获得性败血症围生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VLBW)院内获得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和围生期高危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发生院内获得性败血症的29例VLBW和108例非败血症的VLBW的母婴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7例VLBW中,有29例发生了院内获得性败血症,发生率为21.16%,死亡4例,病死率13.79%。随胎龄和出生体重降低,院内获得性败血症发生率增加。70%是革兰阴性菌感染,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出生体重≤1000g是院内获得性败血症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发生率为75%,相对危险度7.56(4.35~14.24)。增加VLBW发病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体重≤1000g、中心静脉骨管(PICC)、生后2周内的贫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反复呼吸暂停。结论院内获得性败血症多见于VLBW,是导致VLBW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各项综合措施降低院内获得性败血症的发生。
丁艳施婴婴沈月华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极低体重儿败血症
Mounla营养评价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采用Mounla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营养评价。方法上海市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5家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6例,采集出生体重、体重下降最明显的日龄、最低体重及回到出生体重的日龄,用Mounla提出的方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用Mounla的营养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8.4%。结论Mounla这一评价方法的提出,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一定参考。
单红梅蔡威孙建华曹云施婴婴方炳华
关键词:营养评价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
产妇年龄对胎婴的影响被引量:1
1983年
一个成年妇女,在什么年龄生育为宜,已引起人们所关注,因为这既与计划生育有关,又是个优生问题,尚未见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报告,为此,探讨产妇年龄对胎婴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资料来源1974年1月~1980年底,凡本院出生,住院期间资料完整之新生儿共29,282例,死胎,死产259例,共有围产儿29,541例,按产妇年龄分4组进行分析。调查分析一、产妇年龄分布情况从表1及附图中可以看出产妇各年龄所占百分比不同,其分布曲线呈偏态,以27岁产妇为最多,占15.14%而40岁以上者最少,占0.18%;大部分产妇年龄分布在25~29岁,占63.57%;而25~34岁者占91.38%。
刘兴国崔爱平沈月华吕志伟施婴婴王揆初蔡松珠钱小丽
关键词:产妇年龄分布年龄因素成土因素产科外科手术剖腹产
上海地区孕、产妇血清风疹抗体测定结果
1983年
风疹是一种轻症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文献报道,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一旦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造成畸形.自减毒活疫苗应用后,风疹流行得到了控制,先天性风疹的发病率也随之降低。风疹在我国人群中感染是相当普遍的,但由此引起的畸形尚未见报道。为了解育龄期妇女风疹免疫状态与胎儿的关系,我们于1980年8月至1981年4月测定了上海地区不同孕龄妇女、产妇和新生儿的血清抗体,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嵇琳英王国芳陆伟琴贺适民陈蕙英吕志伟施婴婴崔爱平
关键词:血凝抑制抗体孕龄产妇血清风疹感染抗体效价风疹抗体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致胎儿水肿一例被引量:2
2006年
患儿女,生后20min,因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由产房转入新生儿科。系孕3产1,胎龄31+3周,顺产分娩,出生体重2148g。1 min Apgar评分3分,5 min Apgar评分8分。羊水清,胎盘边缘见一暗红色肿块,质硬,约7cm×7cm×5cm大小。母亲病史有胎膜破裂6h,孕26+4周胎儿B超示胎盘胎儿面有低回声不均质占位,胎盘血管瘤可能,孕31周B超示羊水过多。患儿入室体检:呼吸36次/min,心率131次/min,全身显著性水肿,反应尚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隆、软,肝肋下1.5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
周静刘志伟施婴婴
关键词: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儿水肿羊水过多回声不均质胎盘血管瘤肌张力低下
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镁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探讨蓝光治疗对新生儿血镁的影响,将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0例在光疗前、光疗后分别监测了血清镁水平。结果表明,光疗前、光疗后血清镁水平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0例婴儿在光疗后显示低镁血症者有4例占(10%)。故本文建议,在光疗时需要监测血清镁,同时对有低镁血症患儿应加强监护及护理,以防光疗引起的低镁惊厥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施婴婴唐征
关键词:光疗法新生儿黄疸血清
母孕期血清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症50例分析
2006年
目的为了探讨母孕期血清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症程度的关系。方法对夫妇血型不合者在母孕中期曾测定血清IgG抗A、抗B抗体者≥64时追踪其新生儿ABO溶血症发生情况,共50例作了调查分析。结果50例其中有3例抗体很高分别为512、1024、2048均没有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症。母子血型相同有14例,母子血型不合有36例。36例母子血型不合中有19例新生儿发生ABO溶血症,发生率为52.78%。母血型不合19例中母产前抗体滴定度≥64者有6例占17.14%,其中新生儿发生ABO溶血症为3例占50%母产前抗体滴定度128-≥256者有30例占83.33%,其中新生儿发生ABO溶血症为16例占53.33%。在母子血型组合中O-A血型组合明显多于O-B血型组合为1.57∶1。结论O-A血型组合较O-B血型组合易发生ABO溶血症,孕母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其新生儿发生ABO溶血症的程度不成正比关系。
施婴婴沈月华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症ABO血型
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五例被引量:15
2004年
施婴婴沈月华
关键词:围产期李斯特菌感染围产儿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获得脐血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诱导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以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用1,25(OH)2D3(10 nmol/L)干预(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来源DCs分化、成熟各阶段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1,25(OH)2D3对DCs分化成熟过程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的影响;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凋亡情况。另设不使用1,25(OH)2D3干预者为对照组。结果①干预组iDCs表面CD14分子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40.05%vs 5.14%,P<0.001),而CD1a和CD11c分子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2.73%vs 30.07%,P<0.01;91.27%vs 95.94%,P<0.05),mDCs表面CD80、CD86和HLA-DR分子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2%vs 17.75%,P<0.01;51.10%vs 69.76%,P<0.01;69.38%vs 92.35%,P<0.01)。②随着DCs的分化成熟,iDCs和mDCs的CYP27B1表达均显著高于单核细胞(P=0.005,P=0.002),而且mDCs CYP27B1的表达显著高于iDCs(P=0.01)。iDCs和mDCs的VDR表达显著低于单核细胞(P=0.01,P=0.003),但iDCs和mDCs的V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③干预组iDCs的CYP27B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VDR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1,25(OH)2D3对mDCs的CYP27B1和VDR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④FITC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rhTNF-α刺激48 h后,干预组DCs的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8%vs 9.23%,P<0.01);rhTNF-α刺激72 h后,干预组DCs的晚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39%vs 7.27%,P<0.01)。结论 1,25(OH)2D3抑制了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的分化和成熟,促进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的凋亡。
李海园唐征施婴婴王慧刘志伟
关键词:25-二羟维生素D3树突状细胞分化凋亡脐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