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旷双远

作品数:13 被引量:9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肝癌
  • 7篇黄曲霉
  • 6篇毒素
  • 6篇曲霉
  • 6篇曲霉毒素
  • 6篇黄曲霉毒素
  • 5篇肿瘤
  • 3篇中黄
  • 3篇鼠肝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肝肿瘤
  • 3篇大鼠肝
  • 3篇大鼠肝癌
  • 2篇血浆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粘附
  • 2篇粘附分子

机构

  • 13篇上海市肿瘤研...
  • 5篇启东市肝癌防...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启东肝癌防治...
  • 1篇约翰霍普金斯...

作者

  • 13篇旷双远
  • 11篇钱耕荪
  • 5篇王金兵
  • 4篇励雁峰
  • 4篇吴燕
  • 4篇张启南
  • 4篇方晰
  • 3篇陆培新
  • 3篇郭德煌
  • 3篇万曙光
  • 2篇张宝初
  • 2篇朱源荣
  • 2篇王建民
  • 2篇吴一迁
  • 2篇梁子钧
  • 2篇吴燕
  • 1篇施永德
  • 1篇沈洪兵
  • 1篇褚兴棣
  • 1篇印木泉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肿瘤
  • 2篇癌变.畸变....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第五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肝癌诱发过程中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异常表达
1998年
目的研究大鼠肝癌诱发过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不同表达。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分别检测非特异性药物反应、非癌性增生性改变和肝癌发生3个阶段6个时相的肝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在诱癌的前2个阶段ICAM-1的表达逐渐增强,到20周左右ICAM-1的表达到高峰,其后表达减弱。结论ICAM-1的这种不同表达可能与细胞因子对肝细胞的不同刺激及肝癌结节的数量和大小有关。
郭德煌旷双远方晰梁子钧励雁峰钱耕荪
关键词:肝肿瘤ICAM-1基因异常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队列前瞻性研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被引量:51
2001年
目的 研究定期随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队列在肝癌发生中的病因学和临床意义。方法 在肝癌高发区 ,对HBsAg携带的 744人和相应的HBsAg阴性的 895人进行了 8年 3个月的前瞻性随访观察 ,同时建立血清库和进行详细的个人史调查。结果  (1)HBsAg阳性组年平均肝癌发生率为 177 2 9/10万 ,高于HBsAg阴性组的 6 9 5 3/10万 ,相对危险度为 16 9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其他肿瘤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 )个人史调查结果提示 ,发生肝炎到诊断肝癌的平均时间为 14 5年 ,中位时间 13年 ;肝硬化到诊断肝癌的平均时间为 6 4年 ,中位时间 5 5年。 (3)肝癌患者较差的经济状况 ,长期饮酒、吸烟 ,曾患肝病与慢性胃肠道疾病以及肝癌家属史均高于非肝癌组 (P <0 0 0 1) ,其他的个人嗜好、生活史、疾病史及家属史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4)前瞻队列中发现的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率 (16 44 % )及 1年生存率 (31 5 1% )均明显高于当地就诊肝癌患者 (分别为 8 7%、9 7% ,P <0 0 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 ;男性、年龄在 2 0~ 6 0岁之间、HBsAg携带及 /或有肝病史、家属肝癌史者 ,是肝癌的高危险人群。
陆培新王金兵吴一迁张启南吴燕万曙光旷双远王能进钱耕荪
关键词:肝肿瘤乙型肝炎病毒肝癌表面抗原携带者
肝癌发生中乙肝病毒感染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的作用被引量:32
1998年
目的研究肝癌发生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与黄曲霉毒素(AF)的作用。方法在肝癌高发区,对73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699例HBsAg阴性人群进行了10年前瞻性研究,同时按1∶5的病例对照模式,随机对队列中30例肝癌和相应的150例非肝癌人群进行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1白蛋白加成物(AFB1Alb)测定。结果(1)HBsAg阳性组平均年肝癌发生率为824.13/10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10万,相对危险度(RR)为1161,其他肿瘤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肝癌组人群血清中AFB1Alb阳性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比值比(OR)为347,肝癌组人群血清中AFB1Alb的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V感染及AF暴露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因素。
陆培新旷双远王金兵方晰方晰张启南陆振宏吴燕
关键词:肝肿瘤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
启东肝癌高发区人群谷胱甘肽转硫酶T1和M1基因的基因型被引量:1
1999年
谷胱甘肽转硫酶T1(GSTT1)和M1(GSTM1)的基因多态性和肿瘤易感性研究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启东是世界上公认的肝癌高发区之一,研究启东人群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基因型,有助于研究启东地区肝癌高发与GSTT1、GSTM1基因型的关系。一、对象与方...
吴一迁万曙光陆培新陆培新旷双远王加生方晰旷双远张启南王金兵钱耕荪
关键词:肝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
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在测定酱油与乳腐中黄曲霉霉素B_1的应用
1992年
本文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系和层析在简单、快速及有效地分离酱油及乳腐中黄曲霉霉素B_1(AFB_1)的方法。两食品经氯仿粗提后,挥干氯仿,用5%甲醇水(体积比)溶解残余物,加至单抗亲和层析柱,PBS溶液洗除杂质,最后用80%甲醇水洗脱并挥干。用TLC方法测定AFB_1含量。按10μg/L量加入酱油测定回收率,所得回收率为81.1%。本方法最低检出极限为0.2μg/L。在56份酱油样品,45份乳腐样品的AFB_1测定中,我们发现酱油中AFB_1污染水平最高,其中最高者为188μg/L,16%的酱油样品高于20μg/L。
旷双远褚兴棣钱耕荪
关键词:酱油乳腐黄曲霉毒素
叶绿酸对肝癌高发区黄曲霉毒素暴露人群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评估叶绿酸能否降低肝癌高危人群尿中黄曲霉毒素(AFT)鄄N7鄄鸟嘌呤的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为对照的预防干预试验。将180名健康成人随机分成叶绿酸干预组(服用100mg叶绿酸)和安慰剂对照组。采用顺序免疫亲和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结合电子喷射质谱法测定尿中AFT鄄N7鄄鸟嘌呤的变化。[结果]在169份尿样中,105份检出AFT鄄N7鄄鸟嘌呤。叶绿酸组尿中AFT鄄N7鄄鸟嘌呤比安慰剂组下降了55%(P=0.036)。未见副作用。[结论]应用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进行预防干预是可能阻断肝癌的有效手段。
王金兵Patricia A.Egner朱源荣张宝初吴燕张启南钱耕荪旷双远Stephen J.GangeLisa P.JacobsonKathy J.HelzlsoureGeorge S.BaileyJohn D.GroopmanThomas W.Kensler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黄曲霉毒素叶绿酸干预
荷癌大鼠自体血浆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荷癌大鼠自体血浆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郭德煌1王建民1旷双远2钱耕荪2梁子钧1施永德1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作者单位:1.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上海200032)2.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化因室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郭德煌王建民旷双远钱耕荪梁子钧施永德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病理
黄曲霉毒素高暴露和体内HPRT基因突变频率升高
动物实验已经证明黄曲霉毒素是强致肝癌化学物质.流行病和分子流行病资料揭示黄曲霉毒素和乙肝病毒具有协同致肝癌作用.因此,黄曲霉毒素的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通过检测人尿液中黄曲霉毒素代谢物和血液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成物来估...
旷双远王金兵吴一迁万曙光朱源荣钱耕荪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基因突变频率恶性肿瘤致癌物
文献传递
启东肝癌病人GSTu基因缺失频度初步观察
1995年
启东肝癌病人GSTu基因缺失频度初步观察励雁峰,吴万垠,张学理,旷双远,万曙光,钱耕荪(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上海200032)启东是我国肝癌高发区,黄曲霉毒素(AFB1)污染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并认为AFB1是造成启...
励雁峰吴万垠张学理旷双远万曙光钱耕荪
关键词:肝癌
启东肝癌中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成物水平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1999年
对30例启东肝癌病例和16例对照用竞争抑制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成物,7例血清HBsAg、抗-HBc均阳性的手术病例的石蜡包埋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病例组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成物水平在1.07~3.46pmolAFB1/mg白蛋白之间,对照组在0.85~2.99pmolAFB1/mg白蛋白之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例癌组织、4例癌旁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且这6例阳性者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成物平均水平为1.815±0.622pmolAFB1/mg白蛋白。提示较长时间内病例和对照黄曲霉毒素暴露的蓄积剂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启东肝癌病例p53蛋白表达率很高。
陈爱民徐耀初沈洪兵沈洪兵朱源荣张宝初钱耕荪
关键词:肝癌黄曲霉毒素P53蛋白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