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寒冰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因子
  • 3篇聚类
  • 3篇分层聚类
  • 2篇聚类融合
  • 1篇丹顶鹤
  • 1篇信息融合
  • 1篇信噪比
  • 1篇森林树种
  • 1篇树种
  • 1篇树种分布
  • 1篇数据分析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数据
  • 1篇基因
  • 1篇家族基因
  • 1篇碱基
  • 1篇功率谱
  • 1篇繁殖
  • 1篇繁殖地

机构

  • 4篇江南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作者

  • 4篇晏寒冰
  • 3篇唐旭清
  • 1篇朱平
  • 1篇谈承杰
  • 1篇王其强
  • 1篇吴军
  • 1篇李建林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顶鹤繁殖地气候数据特征的聚类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1981—1990年我国东北地区繁殖的候鸟野生丹顶鹤为例,调查其繁殖地分布区域内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平均降水和月平均净辐射五个气候因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分区间统计及基于归一化距离的分层聚类和聚类融合等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关气候数据的特征分析,获得丹顶鹤在东北繁殖地的最适宜栖息时间为5~9月份。这一结果与东北地区丹顶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相吻合。与以往文献中用于物种分布预测的气候因子提取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完全依赖于预测物种在调查分布区内的气候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处理而获得,而不是通过预测物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及其在分布区内的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得到。这一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将为未来气候变化对候鸟在东北地区栖息地的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
彭丽潭晏寒冰唐旭清
关键词:丹顶鹤气候因子分层聚类聚类融合
基于碱基三周期性研究P53家族基因的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P53抑癌基因的性质,采用信号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在Voss数值映射下,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结合出现最大功率谱位置的频率与1/3的差值(d)及信噪比(R)两个指标,来讨论P53家族基因的碱基三周期性。选取人类P53家族(P53、P63和P73)DNA序列及家鼠P53家族DNA序列的外显子,讨论了其三周期性与外显子长度、碱基成分及碱基分布的关系,在三周期性的前提下分析了P53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性。结果表明:P53家族基因的短外显子(N<100)碱基三周期性不显著,P53家族基因的较长外显子(100≤N<1000)碱基三周期性较显著;具有三周期性的外显子GC、GC3含量较高,且GC含量和功率谱峰值显著相关,说明三周期性与碱基成分及分布相关;具有三周期性的外显子频谱最大值处为G或C的可能性高,且GC3含量高,R值与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正相关,说明功率谱峰值与P53家族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具有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对P53家族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其强谈承杰晏寒冰朱平
关键词:功率谱信噪比
基于气候变化的东北地区森林树种分布预测建模与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以我国东北地区森林树种兴安落叶松、白桦和红皮云杉1981—1990年分布区域内气候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模糊邻近关系的分层聚类和信息融合的理论与方法,获取影响3个树种的气候因子指标。进而建立树种分布预测的随机预测数学模型,进行相应的算法研究。在ArGIS 9.3界面下,利用MATLAB进行程序设计与运行,获得3个树种在2041—2050年的最适应、次适应和可适应分布区域预测图。进一步分析表明:气候变化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白桦和红皮云杉的分布向北漂移,且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向西北方向漂移,而红皮云杉向东北方向漂移。同时气候变化是影响3个树种分布预测的主要因素。
晏寒冰彭丽潭唐旭清
关键词:森林树种气候因子分层聚类信息融合
东北地区主要森林物种的分布区气候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在1981-1990年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森林物种兴安落叶松、白桦和红皮云杉的调查分布区域内气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分区间统计及基于模糊邻近关系的分层聚类和聚类融合等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关气候数据的特征分析,获得如下结论:这三个森林物种的生长期为5-9月份,而1-4月份与10-12月份为非生长期.这与这三个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相吻合.与以往文献中用于物种分布预测的气候因子提取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采用的方法完全依赖于预测物种在调查分布区内的气候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处理而获得,而不是通过预测物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及其在分布区内的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将为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森林物种分布预测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
晏寒冰吴军李建林唐旭清
关键词:气候因子分层聚类聚类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