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伟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循环
  • 2篇麻醉
  • 1篇定位技术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复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医生
  • 1篇人体解剖结构
  • 1篇神经刺激
  • 1篇神经刺激器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神经阻滞方法
  • 1篇神经阻滞麻醉

机构

  • 3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曹伟
  • 3篇陈益君
  • 2篇陆正荷
  • 1篇钟泰迪
  • 1篇周海东
  • 1篇吴晋
  • 1篇俞淑萍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周围神经阻滞定位技术的合理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具有对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干扰小、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保持神志清醒等优点,更适合于高龄或严重并发症的特殊患者。传统神经解剖定位依靠体表的解剖标志或筋膜皱襞等,盲探性的穿刺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即使是目前被认为是神经定位“金标准”的神经刺激器,对部分神经阻滞仍不能达到很完善的水平。此外,神经刺激器也不能完全避免对神经组织的损伤。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以直视人体解剖结构进行穿刺,是最安全的神经阻滞方法,
陈益君周海东曹伟
关键词:周围神经阻滞定位技术神经刺激器神经阻滞麻醉人体解剖结构神经阻滞方法
脑功能状态指数指导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麻醉用药
2009年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由于手术操作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循环参数的影响因素很多,血压、心率等临床体征很难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依据.麻醉医生往往凭经验对麻醉药物进行调整,可致麻醉深度处于不稳定的状况.
陆正荷钟泰迪陈益君曹伟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医生临床体征OPCAB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心脏复苏及药物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心脏复苏及药物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心脏复苏水平。方法120例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后分析心脏复苏情况及应用药物辅助心脏复苏(恢复心脏跳动、调整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结果心脏自动复跳52例(43.3%),电击除颤复跳68例(56.7%),复跳困难(除颤3次以上)3例(2.5%)。全组病例心脏复苏后0.5~2.0h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送ICU继续观察治疗。共死亡3例(2.5%),其中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合理分析心脏复苏情况及有效应用心脏复苏药物有助于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
陈益君吴晋俞淑萍陆正荷曹伟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心肺复苏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