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燕

作品数:31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法律
  • 5篇劳动法
  • 5篇劳动关系
  • 4篇带薪
  • 4篇带薪年休假
  • 4篇年休假
  • 4篇权利
  • 4篇劳动者
  • 4篇规制
  • 3篇劳动合同
  • 3篇教学
  • 3篇工资
  • 3篇合同
  • 3篇法学
  • 2篇企业
  • 2篇例析
  • 2篇教育
  • 2篇精品课
  • 2篇精品课程
  • 2篇精品课程建设

机构

  • 3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31篇曹燕
  • 1篇陈静媛
  • 1篇张琳
  • 1篇唐惠
  • 1篇王崴

传媒

  • 5篇河北法学
  • 3篇法学论坛
  • 2篇法学家
  • 2篇中国劳动
  • 2篇人权
  • 2篇人大法律评论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政法论坛
  • 1篇政法论丛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事科学
  • 1篇时代经贸
  • 1篇劳动保障世界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自由”到自由:劳动法的理念缘起与制度变迁被引量:21
2007年
平等自由的法理念在劳动法上的实现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劳动者的自由权因为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在合同法的框架下被消解殆尽。严格限制甚至剥夺劳动者的自由是当时资产阶级朝野的共识。然而,这样的法律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使资本主义政府逐渐认识到,"正义"在劳动关系中的实现不能简单依靠劳资双方的个别自由谈判,它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劳资团体力量的相互制衡。劳动法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虽迥异于西方国家,但劳动法理念的缘起与制度变迁的理性脉络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燕
关键词:法理念劳动法
“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被引量:4
2011年
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优化是法律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法律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法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基于法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国家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将整体描述"多元化梯级型"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与功能,力图展现课堂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脉络,以求法律教学之创新。
曹燕
关键词:法学教学
“劳动者”的法律重释:境况、身份与权利被引量:21
2013年
劳动者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从"劳动动物"到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再到平等公民的身份嬗变:在古代甚至近古的制度史上,劳动者被当作"劳动动物",没有"人"的法律资格。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时代来临时,抽象平等的法律人格并没有真正改变劳动者备受奴役的境况,雇佣劳动中劳动者事实上的从属身份与所谓的"法律主体"地位之间长期对立。重释劳动者概念的核心问题是对劳动者公民身份的法律再造,作为类型化的法律概念,它将劳动者的公民身份看作是自由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复合范畴并得到劳动权制度体系发展的支持。它坚持以"事实优先"原则作为认定劳动者身份的法律准则,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概念界定规则,实现了"劳动者"法律概念在理念与制度之间的和谐与稳定。
曹燕
关键词:劳动者境况身份权利
和谐劳动关系正义秩序法律构建的理论框架
2015年
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但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法律建构缺乏对法律秩序的道德追问,从法哲学高度概括并阐明和谐劳动关系秩序原理的研究范例十分少见。解决这个宏大叙事又纷繁复杂的问题需要脉络清晰的理论框架,以解释劳动法律制度如何可能及可能如何引导参与者普遍同意而相互合作形成正义的劳动关系结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和谐秩序的基本法律原理。
曹燕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
“概念获得”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被引量:1
2011年
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优化是法律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法律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法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基于法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国家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将整体描述“概念获得”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与功能,力图展现课堂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脉络,以求法律教学之创新。
曹燕
关键词:教学模式法律教学
劳动法中工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7
2011年
劳动法中的工资概念因对价理论的缺陷而丧失其体系化功能。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反思,工资的法律概念可以被解释为能够被劳动法正当化的、社会主体"同意"的、可由劳动者支配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应遵循关系正义理论发展出的"对等决定劳动条件"原则与"权利不得滥用"原则重新构想其在劳动法中的意义脉络。工资法律制度是通过正义原则引导形成秩序的三种力量———强制、习俗与互惠使劳动关系趋向合作秩序的制度建构。如此勾勒出工资法原则与其下位概念的工资制度之间的关联方式及其与劳动者权利体系之间错落有致的搭配,实现其对外部法律体系的建构功能。
曹燕
关键词:工资劳动法对价
劳动者带薪年休假权利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前景被引量:3
2016年
作为'有闲阶级'特权的'休假自由'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通过休假法律制度逐渐成为劳动者能够享受的平等权利。作为特殊休假,带薪年休假的规制需要在劳动者的休假自由与雇主的雇佣权力之间寻找平衡。目前,世界范围内年假法律规制以权利属性划分形成三种主要模式:日本的'自由年假'模式、欧陆国家的年假劳资集体共决模式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年假债权保护模式。三种模式中劳动者的休假自由依次递减。然而我国却'独树一帜'地建立雇主决定休假模式,这是'休假难'的制度症结。化解年假困局须重构我国劳动者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基础,明确劳动者对年假的请求权并优化年假请求权的行使和救济制度。
曹燕
关键词:带薪年休假形成权请求权
脑死亡与工亡认定被引量:1
2011年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劳动者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突发疾病经抢救48小时内死亡,认定为"视同工伤"。其家属能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但由于我国《脑死亡》尚未出台,造成劳动者48小时内脑死亡不被认定为工伤,不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笔者对此问题试做法律分析,提出在工亡认定中先行试用脑死亡标准。
唐惠曹燕
关键词:脑死亡工伤认定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被引量:9
2008年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通过对期限的法律效力制限,达到劳资利益平衡的目的。法律通过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订立和解除权限制来维护劳动关系静态平衡。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法律通过灵活的解除权制度来维持劳动关系动态长期的平衡,其意在维护大多数一般劳动者的就业稳定利益。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虽然与其他国家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有一定出入,但是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运行的功能上与后者并无二致。
曹燕
关键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法律构造与功能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就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相互给付为内容的合意,其特点在于劳资双方的允诺无法依靠合同的允诺规则获得强制执行的正当性,这决定了劳动合同的法律构造与合同有本质区别,就其功能而言,劳动合同不过是合同的"镜像",并不具备通过劳资个体自由合意达致劳动关系稳定运行的制度功能。
曹燕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合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