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荣祎 作品数:16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临床输血病案文书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案文书的内涵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某院2009—2010年已经归档的输血病案,按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份病历不合格。结论临床输血病案文书是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当时事态的真迹,是医疗事故或纠纷在认定是非、判明责任,以及医疗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时赖以立论的依据。因此,写好病案文书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刘凤华 曹荣祎 齐喆关键词:质量管理 医疗纠纷 Ax亚型血型1例 被引量:1 2008年 曹荣祎 刘凤华 齐喆关键词:ABO血型 AX亚型 供血者 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抗-E、抗-c1例 被引量:5 2010年 于洪敏 刘凤华 曹荣祎 刘兆杰关键词: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血小板微粒及CD40L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中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微粒及CD40L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中含量变化,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3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血小板输注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不使用止血带条件下采集肘部静脉,流式细胞仪检测PMPs及PMPs表面CD40L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PMPs,34例患者均呈现CD41和Annexin V双阳性,对照组21例患者仅有1例呈现双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27,P=0.000)。观察组患者的PMPs密度为(182.14±31.26)/μl,对照组患者的PMPs密度为(55.39±9.72)/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6,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CD40,观察组CD40的阳性表达率为45.02%~51.47%(47.93±2.24%),而对照组CD40的阳性表达率仅9.16%~11.63%(10.4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09,P=0.000)。结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血液中PMPs密度及CD40L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因此在临床上实时检测PMPs密度及CD40L含量,并选择在PMPs密度及CD40L含量出现高峰前进行血液输注,可能会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苏适 于洪敏 齐喆 曹荣祎 杨爽 袁景芳 祁萍萍 刘凤华关键词:血小板 CD40L 血小板微粒 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国内10家医疗机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采用血清学免疫法和核酸筛查的方法,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记性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 DNA,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阳性数及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55例患者样本中,血清学免疫法检出HBsAg阳性者216例(2.50%),核酸筛查出HBV DNA阳性者238例(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HBV DNA均阳性者210例(2.43%),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28例(0.32%),HBsAg阳性、HBV DNA阴性者6例(0.07%)。结论对入院需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患者开展HBV DNA检测,可与现行的血清学免疫法同样有效且能提高HBV的检出率。 杜春红 胡俊华 张元 宫济武 周俊 孟芹 刘娟 杨江存 桂嵘 吕先萍 夏荣 刘凤华 秦莉 苏舒 马金旗 蔡鹃 靳慧芳 张琦 张俊 曹荣祎 李喜莹 王鹏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 DNA 术前/输血前筛查血源性传播疾病风险检测方法比较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对医院术前/输血前患者开展血源性传播疾病筛查方法比较的多中心研究,以探索更优的临床血源性传播疾病筛查方案。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10家医院拟进行术前/输血前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测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RNA,并同时与参与医院现行的免疫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用χ^(2)检验和Kappa检验统计分析核酸检测和免疫血清学这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10家医院共收集到有效样本8655例。在HCV的检测中,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BV和HIV的检测中,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V DNA和HIV RNA检出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38、4例)均多于相应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别为216、2例)。HBV、HCV和HIV的免疫血清学均存在漏检情况,其中,HBsAg阴性、HBV DNA阳性28例,HCV抗体阴性、HCV RNA阳性2例,HIV抗原/抗体阴性、HIV RNA阳性2例。在2种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的66份样本中,年龄>45岁、肿瘤、外科、男性患者分别占83.3%(55/66)、68.2%(45/66)、63.6%(42/66)和62.1%(41/66)。结论核酸检测相对于免疫血清学检测,能及时检出HBV、HCV、HIV感染者,减少漏检。45岁以上、肿瘤患者等进行术前/输血前免疫血清学筛查的同时,用HBV、HCV、HIV核酸检测筛查可降低传播风险。 胡俊华 秦莉 刘娟 马兴焕 孟芹 王鹏 杨江存 桂嵘 杜春红 李喜莹 吕先萍 夏荣 刘凤华 苏舒 马金旗 张元 蔡鹃 靳慧芳 张琦 张俊 曹荣祎 韩冰 宫济武 周俊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核酸扩增技术 中国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核酸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中国住院患者采用乙型和丙型肝炎核酸筛查、免疫学筛查和无筛查策略时不同支付意愿(WTP)下的成本效果,探索最优策略。方法以核酸筛查、免疫学筛查和无筛查为研究策略,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0976元为WTP阈值,构建马尔可夫模型。引入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诊断治疗相关参数后,采用TreeAge Pro 2021软件创建以10万例住院患者作为模拟队列的决策树模型,计算不同筛查策略的总成本、总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和平均成本效果比,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相对无筛查策略,对队列患者乙型肝炎免疫学筛查策略增量总成本为11049536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4762元/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而核酸筛查获得增量总成本19208059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9873元/QALY;核酸与免疫学筛查比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5834元/QALY。相对无筛查策略,丙型肝炎免疫学筛查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731元/QALY,核酸筛查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722元/QALY,核酸筛查与免疫学筛查的增量效果比为45591元/QALY。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核酸检测费用超过214.53元时,在1倍GDP的WTP值下进行乙型肝炎核酸筛查不具有成本效果。当核酸检测费用超过132.18元时,在1倍GDP的WTP值下进行丙型肝炎筛查不具有成本效果。结论核酸筛查策略能获得更多的成本效果。与对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无筛查策略比较,无论是核酸筛查还是免疫学筛查策略均具有成本效果。 苏舒 张琦 王鹏 桂嵘 杜春红 李喜莹 吕先萍 夏荣 刘凤华 秦莉 牛佳萌 邢莉莉 张蕾蕾 马金旗 胡俊华 张元 蔡鹃 靳慧芳 张俊 曹荣祎 宫济武 杨江存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核酸 成本-效果分析 2019年黑龙江省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调研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黑龙江省输血发展现状,结合2019年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发现输血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规范及从业人员考核标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黑龙江省372家医院2019年1—12月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及单位人员信息进行调研。结果 372家医疗机构,独立设置输血科占39.8%。2019年黑龙江省医疗机构输血申请单合格率96.0%;申请输血患者血型复查率95.3%;室内质控只有64家能100%达标;参加室间质评共70家;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率为0.3%;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为0.1 U,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为0.43 U;自体输血率5.9%;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为0.18 U。结论黑龙江省输血科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大比例的二级及以下医院都没有独立输血科。今后,还需要加大对输血科的建设,提高输血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以保证临床输血医疗质量水平。 曹荣祎 刘凤华 于洪敏关键词:临床用血 输血科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56例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结果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输注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显著提高,总有效率为75.64%。结论不同疾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同;影响输注疗效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抗体)随着受血者接受输注次数的增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于洪敏 刘凤华 曹荣祎 刘兆杰 徐兆珍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计数 γ射线对红细胞辐照时机及辐照后保存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患者自身不能清除输入血液中有活性的淋巴细胞,其在患者体内增殖,将患者的组织器官作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的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1]。现在普遍被接受的是用γ射线对血液制品进行照射,辐照血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唯一有效方法[2,3]。 曹荣祎 苏适 于洪敏 齐哲 刘凤华关键词:Γ射线 免疫攻击 体内增殖 游离血红蛋白 GVHD 血红蛋白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