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齐生

作品数:24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化疗
  • 8篇晚期
  • 7篇胃癌
  • 5篇栓塞
  • 4篇栓塞术
  • 4篇肿瘤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晚期胃癌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化疗栓塞
  • 4篇化疗栓塞术
  • 4篇肝癌
  • 4篇肝动脉
  • 4篇癌患者
  • 4篇奥沙利铂
  • 3篇蛋白
  • 3篇动脉化疗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机构

  • 14篇马鞍山市人民...
  • 10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曹齐生
  • 14篇杜成荣
  • 14篇丁德权
  • 11篇何昌霞
  • 7篇陈磊
  • 6篇黄志荣
  • 3篇葛昕
  • 2篇倪芝兰
  • 1篇王成林
  • 1篇彭大为
  • 1篇张丰林
  • 1篇蒋帮琴
  • 1篇韩敏
  • 1篇黄自荣
  • 1篇范兆轩
  • 1篇史伟
  • 1篇郑平
  • 1篇鲁薇
  • 1篇陈双柒
  • 1篇丁德全

传媒

  • 3篇河南肿瘤学杂...
  • 3篇罕少疾病杂志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内支架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评价不同材料和类型内支架治疗吻合口狭窄的稳定性及其副作用。方法 本组 2 6例 ,食管下段癌 18例 ,贲门癌 8例。选用国产自膨式不锈钢丝“Z”型带膜支架和镍钛热记忆合金带膜支架 ,支架置入均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结果  2 6例支架置入术均一次成功 ,随访 1~ 6月 ,6例自膨式不锈钢丝“Z”型带膜支架无明显移位 ,但患者疼痛难忍 ;2 0例镍钛热记忆合金带膜支架中 ,普通支架 10例 ,有 3例滑落入胃 ;而 10例改进型支架无一例滑脱。结论 改进型镍钛热记忆合金支架置入吻合口狭窄处 ,效果及稳定性好 。
曹齐生杜成荣茅爱武高中度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内支架食管癌贲门癌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
2009年
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很低,多数患者即使能够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也很高;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敏感的消化道肿瘤,可是尚无金标准化疗方案,因此,开发新的药物,设计新的方案成为胃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用紫杉醇及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胃癌,资料完整可供分析的共计40例。紫杉醇175mg/m2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500mg/m2分二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患者肿瘤获得控制,其中CR2例;PR18例;SD10例;PD10例,总有效率为50%(20/40);临床肿瘤控制率为75%(30/40)。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52.1%)、消化道反应(35.2%)及外周神经毒性(25%),且均仅为Ⅰ/Ⅱ度。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佳,毒副反应轻,尤其适用于高龄、体质差及其它治疗失败者。
曹齐生丁德权
关键词:胃癌紫杉醇卡培他滨化疗
巨细胞病毒肠道感染对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凋亡通路基因水平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巨细胞病毒(CMV)肠道感染对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凋亡通路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人民医院102例行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V即刻早期基因1-72(IE1-72)表达阳性情况,将结肠癌组织及(或)癌旁组织CMV IE1-72基因阳性者纳入CMV阳性组,CMV IE1-72基因均为阴性者纳入CMV阴性组。记录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CMV感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结肠癌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p53)、炎症相关基因[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差异,并评估结肠癌组织CMV IE1-7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与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患者癌组织CMV IE1-72表达阳性率及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Ⅲ~Ⅳ期、浸润深度>T2、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为CMV感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MV阳性组结肠癌组织C-myc、Bcl-2、p53、TLR2、TNF-α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MV阴性组(P<0.05),且CMV IE1-72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与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MV感染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何昌霞曹齐生丁德权黄志荣杜成荣陈磊
关键词:结肠癌巨细胞病毒TOLL样受体2
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结肠癌肝转移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静脉全身化疗,B组采用单纯静脉全身化疗,观察两组副反应、肝内病灶大小变化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A组肝内病灶体积缩小或稳定高于B组(P<0.05),A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和64%,明显高于B组的56%和36%(均P<0.05)。结论 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疗效好,副反应少,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杜成荣曹齐生陈磊丁德权黄志荣何昌霞
关键词:肝动脉结肠肿瘤肝脏转移
SF、CEA、AFP、β_2─MG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筛选和普查中的意义被引量:3
1995年
SF、CEA、AFP、β_2─MG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筛选和普查中的意义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韩敏,张丰林,曹齐生,彭大为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邓岱松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检测肿瘤的指标和方法,但均未达到高敏、高特异性,且多数较复杂,难于在基层?..
韩敏张丰林曹齐生彭大为邓岱松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癌胚抗原甲胎蛋白
X线和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操作方法的比较分析
2001年
曹齐生倪芝兰史伟郑平杜成荣龚小龙王成林
关键词:食管内支架置入X线胃镜
原发性肝癌两种不同栓塞方法的疗效比较
1999年
曹齐生黄自荣张智杜成荣
关键词:肝肿瘤原发性栓塞疗法疗效
奥沙利铂过敏反应1例——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2岁。2008年5月初出现便带血及次数增多,于我院行肠镜检查,取材病检示:结肠肠浸润性腺癌。后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曾在我科行过三次Folfox4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50mg d1CF200mg d1、25-fu1.0g d1、25-fu0.5g bolus d1、2)。既往体健,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科时血常规示:WBC6.26×109/L,PLT145×109/L,Hb11.3g/L。2008年6月10日患者在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500ml+奥沙利铂150mg(商品名:奥铂,南京制药)开始后10min后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潮红、瘙痒、皮疹,球结膜充血并发音不清。
何昌霞丁德权曹齐生
关键词:奥沙利铂过敏反应
术后胃癌患者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术后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FOLFOX组21例,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TPF组21例,化疗药物为紫杉醇、氟尿嘧啶和顺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 FOLFOX组的总有效率为76.2%,明显高于TPF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组患者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的比例为61.9%、38.1%,TPF组为28.6%、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组术后评分增加比例为42.9%,明显高于TPF组的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组患者2年、3年生存率为81.0%、71.4%,明显高于TPF组的47.6%、3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方案治疗胃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具有一定的优势。
杜成荣曹齐生葛昕陈磊
关键词:化疗胃癌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72-4、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CEA、CA12-5、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等SF-36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血清指标,提升生活质量,还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作用。
陈磊王玉琴曹齐生何昌霞
关键词:晚期胃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