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子芸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伤寒
  • 3篇伤寒论
  • 3篇麻黄
  • 3篇附子
  • 3篇《伤寒论》
  • 2篇汤证
  • 2篇黄汤
  • 2篇附子汤
  • 1篇调胃
  • 1篇调胃承气汤
  • 1篇心动过缓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阳明病
  • 1篇芍药
  • 1篇芍药汤
  • 1篇少阴病
  • 1篇四逆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曾子芸
  • 4篇陈明

传媒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评价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49年-2014年CNKI、VIP、CMB三大数据库关于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的文献352篇,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文献,计2 109例患者,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①麻黄细辛附子汤与西医治疗:OR=4.19,95%可信区间为[2.75,6.39],Z=6.66,P<0.00001,RR=1.29,95%可信区间为[1.19,1.39],Z=6.42,P<0.00001,RD=-0.20,95%可信区间为[-0.26,-0.15],Z=7.04,P<0.00001。②麻黄细辛附子汤+西医治疗与西医治疗:OR=4.36,95%可信区间为[2.87,6.60],Z=6.94,P<0.00001,RR=1.30,95%可信区间为[1.21,1.40],Z=6.92,P<0.00001,RD=-0.24,95%可信区间为[-0.29,-0.15],Z=8.49,P<0.00001。③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其他中医药治疗:OR=3.17,95%可信区间为[2.15,4.70],Z=5.78,P<0.00001,RR(total)=1.31,95%可信区间为[1.18,1.44],Z=5.38,P<0.00001,RD=-0.20,95%可信区间为[-0.27,-0.13],Z=5.83,P<0.00001。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动过缓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及其他中医药治疗。
陈明曾子芸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META分析
《伤寒论》少阴病中的权变治法被引量:4
2014年
《伤寒论》少阴病中的权变治法,少阴病本多禁汗、禁下,但疾病的发展过程无常、变化多端,然又有301、302条使用可汗法,320条使用可下法,及318条阳郁至厥证。对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大承气汤证、四逆散证等四大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理、方药组成进行详细的探讨少阴病常法中言其变之权变治法,亦在说明"辨证论治"为中医学最高之精神所在。
曾子芸陈明
关键词:《伤寒论》少阴病四逆散汗法
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
研究目的 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
曾子芸
关键词:下法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循证医学
文献传递
附子汤方证研究
目的:本论文选择《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附子汤方证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整理自1989年~2010年内的有关附子汤的文献资料。期待从探讨附子汤证治规律,分析附子汤方组成药物的配伍理论与方证关系,到研究历代医家对附子汤方的临...
曾子芸
文献传递
《伤寒论》太阴病中权变治法探析被引量:6
2014年
《伤寒论》太阴病中,太阴脾阳虚衰、虚寒之证,本应禁汗、禁下,但确有第276条太阴桂枝汤证之可汗,第279条桂枝加芍药证、桂枝加大黄证之调和脾胃气血阴阳及可下的权变治法。根据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桂枝汤证、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三证疾病发展过程、机理及方药组成可以看出《伤寒论》太阴病中常法中的变法,即权变治法。亦在说明"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曾子芸陈明
关键词:伤寒论太阴病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论》阳明病中的权变治法被引量:5
2014年
《伤寒论》阳明病以腑热燥实之证为主,其治法主要以清、下二法为其正治之法。清法以白虎类方为主,又有第228条热郁胸膈治以栀子豉汤之清宣胸膈郁热、第229条阳明腑实尚未成形治以小柴胡汤之清透半表半里邪热、第232条太阳表热未除治以麻黄汤之发汗等方法治疗阳明热证。下法以承气类方为主,但又有第230、231条阳明胃气不降、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小柴胡汤之枢机通利、第233条津液枯涸、燥屎不下治以蜜煎方(蜂蜜)之滋阴润燥、导下通便等方法治疗阳明不大便、大便硬之证。透过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蜜煎方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制及方药组成均说明阳明病中的权变治法。
曾子芸陈明
关键词:《伤寒论》阳明病栀子豉汤小柴胡汤麻黄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