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云雷
- 作品数:28 被引量:233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被引量:5
- 1997年
- 1991和1992年研究了饵料种类、水温、密度及流水与静水对牙鲆鱼苗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孵仔鱼至稚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从稚鱼至幼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22℃,在投喂轮虫时增投小球藻以及在鱼苗变态阶段增投牙鲆初孵仔鱼可减少体色异常鱼的出现。流水培育效果优于静水。培育密度由1~2万尾/m3(初孵仔鱼)逐渐降至300~1000尾/m3(3~5cm鱼苗)。
- 木云雷刘悦王鉴
- 关键词:牙鲆人工育苗饵料水温
- 水温和光照对牙鲆亲鱼性腺成熟和产卵的影响被引量:20
- 1999年
- 报道了不同水温和光照时间对牙鲆亲鱼性腺成熟和产卵的影响。通过提高水温和延长光照时间, 可促使亲鱼提前1 ~5 个月成熟和产卵, 并得出促熟培育与光照时间和水温的相关方程式^ Y12 = 258 .44 - 9 .18 x1 - 1 .96 x2 。产卵量和上浮卵率与光照时间和水温无相关性。
- 木云雷刘悦王鉴袁成玉董婧
- 关键词:牙PING亲鱼产卵水温光照时间性腺成熟
- 牙鲆室内人工养殖试验被引量:8
- 1999年
- 报道了室内养殖牙鲆的试验结果,1992年~1995年进行的小规模试验,将受精卵培育至鱼苗、成鱼直至成熟亲鱼。在水温为2℃~25℃范围内,经过36个月将全长为53cm鱼苗培育至全长为468cm、体重为1780g的商品鱼,成活率为506%。1997年~1998年进行的生产性养殖试验,在水温为10℃~33℃范围内,经过10个月将全长为54cm鱼苗养至全长为334cm、体重为356g的商品鱼,成活率为67%。另外,在水温为15℃~25℃范围内,全长为10cm~15cm鱼苗和20cm~25cm鱼苗的适宜培育密度分别为150尾/m2~200尾/m2和50尾/m2~75尾/m2。
- 木云雷刘悦王鉴袁成玉董婧张弼
- 关键词:牙鲆饵料培育密度人工养殖室内养殖
-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技术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自然成熟中间球海胆及光棘球海胆个体并进行催产;分别取中间球海胆卵子及光棘球海胆精子;将中间球海胆卵子与光棘球海胆精子混合,光棘球海胆精子的数量为自交...
- 王丽梅韩家波许伟定周遵春王笑月董颖马志强木云雷
- 文献传递
- 海水鱼类养殖-设施渔业与生态渔业应当并重发展
-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高密度集约化的设施渔业养殖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大力发展天然无公害的生态渔业的养殖方式,即采用海洋牧场、内湾增殖放流、大型池塘生态养殖方式,以提高产品品质和创造高端品...
- 木云雷
- 关键词:海水鱼类养殖养殖方式生态渔业
- 四种因子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以益生菌、水温、寡糖和配合饲料为因素,仿刺参幼参的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4种因子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获得各因子的最佳组合参数。试验结果显示,4种因子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影响因素为益生菌>水温>寡糖>配合饲料。最佳的因素搭配为益生菌5mL/m3,水温24℃,壳寡糖+褐藻胶寡糖混合0.002g/L,幼参B型配合饲料。各因素水平对仿刺参幼参特定生长率影响为益生菌5 mL/m3>15 mL/m3>10 mL/m3,水温24℃>17℃>10℃,壳寡糖+褐藻胶寡糖>褐藻胶寡糖>壳寡糖,幼参饲料B型>幼参饲料加强型>稚参饲料。
- 李石磊木云雷滕炜鸣付成东刘项峰于佐安张明王庆志陈远
- 关键词:仿刺参特定生长率益生菌寡糖正交设计
- 牙鲆仔、幼鱼期饵料的选择与投喂被引量:3
- 1995年
- 通过饵料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牙鲆育苗中,选择轮虫作为仔鱼开口饵料,投喂密度为5一7个/毫升;选择大卤虫或大卤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体为幼鱼初期食性转换的饵料,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并使鱼苗正常生长。
- 刘悦王鉴木云雷
- 关键词:牙鲆饵料幼鱼
- 石鲽(Platichthys bicolratus Basiewsky)仔鱼在低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和行动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叙述了石鲽仔鱼经11天饲育试验,在—0.5℃、2.8℃、5.3℃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同时,也叙述了在接近海水冰点(_1.8℃)和自然水温(13.6℃)条件下的补充试验情况。_0.5℃试验组,石鲽前期仔鱼依靠自体卵黄营养仍可发育和生长,但当自体卵黄营养耗尽后,则不能摄食,所以不能发育和生长,在2.8℃和5.3℃两个试验组的石鲽仔鱼,都能够正常发育和生长;在0℃—13.6℃水温范围内,石鲽仔鱼平均体长增长率随着水温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其随着水温和发育生长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行动姿态;石鲽仔鱼的生物学零度在0℃附近。
- 袁成玉木云雷刘悦徐德荣
- 关键词:石鲽仔鱼发育生物学零度
- 硬骨鱼类线粒体基因系统发育信息效率分析被引量:29
- 2008年
-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和条斑星鲽(V.moseri)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已知分类地位相关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用蛙、鸡、牛做外群,采用NJ和MP法,重建鱼类的系统发育树。通过计算各个基因在重建系统发育树时的准确率,估算该基因所含有的系统发育信息。结果表明,从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以及在目、科、属综合分析,这些基因的系统发育信息大致分为好(16SrRNA、ND2、ND4、12SrRNA、ND6、ND5)、中(Cytb、COII、COIII、ND1、COI)和差(ND3、ND4L、ATP6、ATP8)3个组。在目阶元,当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时,12SrRNA、16SrRNA、COII、ND4、ND5和ND6最好,COI、COIII、Cytb、ND1和ND2为中等,而ND3、ATPase6、ATPase8和ND4L最差。当用氨基酸序列分析时,ND4和ND5最好,ND1、ND2、Cytb、ND6、COI、COII和ND4L为中等,ND3、ATPase6、COIII和ATPase8最差。在科阶元,当用核苷酸序列时,12SrRNA、16SrRNA、ND2和ND6系统发育信息最好;用氨基酸序列时,Cytb和ND2最好。在属阶元,所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都具有很好的系统发育信息,而COII、ND4L、ND1和ND3的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信息最差。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利用线粒体基因研究分析鱼类系统进化关系。
- 陈姝君赫崇波木云雷刘卫东周遵春高祥刚丛林林
- 关键词:圆斑星鲽条斑星鲽硬骨鱼系统发育
- 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线粒体12S rRNA与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别测定了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对12SrRNA和16S rRNA基因核苷酸全序列进行分析,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线粒体12S rRNA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948 bp和949 bp,16S rRNA均为1716 bp。试验结果表明,由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所构建的两个系统树的结构基本一致,21种鱼主要分为3个大的分支:鲤形目、鲶形目聚为1支,鲑形目独立聚为1支,鲈形目和鲽形目聚为1大支。鲆鲽类与鲈形目的鲹科、鲷科鱼类聚类在一支,且与鲹科的日本竹荚鱼、大西洋竹荚鱼构成姊妹群,支持鲆、鲽类是从鲈形目分化出来的观点,而同属于鲽形目的鳎科鱼类塞内加尔鳎在12S rRNA树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在16S rRNA树中聚到鲈形目和鲽形目的分支中,并且与鲈形目关系更近些,鳎类是1个特殊类群,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中,序列号为:DQ403797和EF025506。
- 丛林林宋广军木云雷陈姝君葛陇利高祥刚赫崇波
- 关键词:圆斑星鲽条斑星鲽RRNAR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