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元福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突变
  • 2篇气温
  • 1篇日数
  • 1篇日照时数
  • 1篇适期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气候突变
  • 1篇界限温度
  • 1篇雷暴
  • 1篇雷暴天气
  • 1篇降水
  • 1篇共和盆地
  • 1篇50年气候变...
  • 1篇草产业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6篇青海省海南州...

作者

  • 6篇朱元福
  • 3篇孔祥萍
  • 2篇田辉春
  • 2篇张晓云
  • 1篇张晓云
  • 1篇马香莲
  • 1篇龚建平

传媒

  • 2篇现代农业
  • 1篇青海环境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0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海省共和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青海省共和气象站1961~2007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利用回归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共和地区近50年气温与降水的年、季变化倾向,阶段性和周期性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共和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虽也均呈上升趋势,但增温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非对称性,其中以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年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增幅为每10年0.75mm,不同季节降水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其中夏季降水增幅最大,而秋季降水略有减少;共和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演变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基本特点,而降水的阶段性则不如气温显著。
朱元福田辉春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
1961—2017年贵南地区气温稳定通过10℃界限温度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8年
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起始温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为了给贵南地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及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青海省贵南县气象局观测的1961—2017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法等方法,分析贵南县1961—2017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同时期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贵南县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其倾向率分别为3.2 d/10 a、1.1 d/10 a、4.8 d/10 a、65.6℃·d/10 a。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在1994年发生提前突变,终日在1988年发生推迟突变;持续日数和积温均在1993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
张晓云孔祥萍朱元福
关键词:气候突变
1961~2000年青海省同德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同德县气象站1961~200年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对近40年同德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德近40年来年来年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各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年日照时数变化相同,呈增加趋势,但各季变化情况不尽相同,春季日照时数的增加趋势不显著,冬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以极显著的趋势增加,Mann-Kendall检验趋势与线性倾向趋势基本一致。夏、秋、冬和年日照时数与同期平均总云量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说明总云量是决定日照时数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年日照时数在1989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夏季在1984年、秋季在1976年、冬季在1995年也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
张晓云朱元福孔祥萍
关键词:日照时数突变
用层次分析法探讨海南州“十一五”草产业的发展
2008年
利用稳定现有人工草地播种面积、增加农用物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动农牧民种草积极性、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5个方面的21项指标,建立了海南州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海南州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草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评判。结果表明,措施权重依次为发布草产品购销信息>增加农业科研与推广投资>增加牧草良种培育繁殖投入>宣传推广现有的科学种草技术>控制现有人工草地播种面积>增加化肥有机肥投入。
田辉春朱元福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草产业
海南州共和县旅游舒适期分析研究
2018年
根据1961~2015年共和县逐日气温(T)、相对湿度(U)、风速(F)等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舒适度指数(K)等计算模式,计算共和县逐日的旅游舒适指数和舒适日出现概率,分析舒适日起止日期,期间天数以及THI、WCI、ICL、K等指数年代际间的变化情况。综合指数CCI显示:最适宜旅游季从7月中旬开始,8月上旬结束,为期27d;较适宜旅游季分为两段,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为期69d;较不适宜旅游季分为两段,从4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上旬~9月下旬,为期60d;不适宜旅游期从9月下旬开始~来年4月下旬,为时211d。较舒适期年际变化线性趋势显示THI指数每10a增多6.1d,WCI指数每10a增多5.8d,ICL指数每10a增多5.5d,K指数每10a增多2.5d;通过非参数M-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突变检验得出各指数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增多)现象,并且增多趋势明显,表明共和地区适宜旅游期天数呈增多趋势,适宜旅游期的延长对共和县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利好因素。
张晓云孔祥萍朱元福
关键词:突变年际变化
共和盆地贵南县近53年雷暴天气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盆地贵南县1957~2009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贵南县近53年来的雷暴天气进行了分析。
龚建平马香莲朱元福
关键词:共和盆地雷暴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