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毛
-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油茶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的研究被引量:30
- 2011年
- 以农林废弃物稻壳、锯木屑、树皮等为主要原料,经混料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对油茶嫁接成活率、抽梢长、生根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苗木成活率、抽梢长和生根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基质对油茶嫁接苗木的成活率、抽梢长和生根量的影响规律不同;不同基质及交互作用对苗木的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树皮>稻壳>木屑>树皮和木屑的交互作用>稻壳和树皮的交互作用>稻壳和木屑的交互作用;最佳配方范围:稻壳20%~26%,树皮28%~44%,木屑36%~52%。
- 钟秋平蔡子良王森万细瑞朱小毛赵学民龚洪恩
- 关键词:油茶容器育苗轻型基质
- 油茶轻基质容器苗木缓控专用肥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了解缓控肥对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情况,以研发促进容器苗生长的缓控专用肥,以优良无性系长林4#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如下7个缓控肥配方——(1)14:14:14+TE+B.3~6M、(2)15:25:20+TE+B.3~6M、(3)18:18:10+TE+B.4~6M、(4)20:8:10+TE+B.3~6M、(5)20:10:15+TE+B.4~6M、(6)17:11:12+TE+B_3~6M、(7)25:5:6+TE+B.3~6M,每个供试肥料配方处理下又各设置了0.2、0.3、0.4、0.5g/株4个施肥量处理,就不同缓控肥配方及其不同施用量处理对1年生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供试肥料配方均能促进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及苗木叶片数量的增加,其中配方(3)的效果最优,配方(2)和配方(7)的效果均较优;各配方的最佳施肥量为0.4~0.5g/株,即基质量为2.5~3.0kg/m^3。
- 袁婷婷钟秋平丁少净晏巢赵学民袁雅琪陈献志朱小毛龚洪恩张训华
- 关键词:油茶轻基质容器苗苗木质量
- 温度和光照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6年
- 为了解多花黄精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年珠林场收集的多花黄精种子为研究材料,开展其种子形态测定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1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3.4%、70.1%和48.5,平均发芽时间最低为11.4 d。光照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为多花黄精栽培育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 周新华桂尚上肖智勇朱小毛黄拯
- 关键词:种子萌发温度光照
- 油茶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以农林废弃物稻壳、锯木屑、树皮等为主要原料,研究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锯木屑、黄心土有利于油茶苗木根系生长。锯木屑作主配料,黄心土作辅配料;谷壳对油茶苗木根系的生长不利,应控制其比例。基质最佳配方是锯木屑∶树皮为1∶1,或为锯木屑∶黄心土为2∶1。管理措施是:对基质进行堆沤预处理,嫁接愈合后尽量提前栽植,及时盖膜保温,高架托盘进行空气修根,适时施肥。
- 章尧想钟秋平万细瑞朱小毛龚洪恩司芳芳
- 关键词:油茶轻型基质容器育苗油料树种
- 一种鹿茸草组培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组培苗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鹿茸草组培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其中,鹿茸草组培苗栽培基质主要由营养土和生物炭粒组成,所述营养土由泥炭、珍珠岩、锯末和谷壳按体积比2~10:1:2~4:2~3混合均匀组成。通过...
- 李峰卿曾满生刘素贞朱小毛罗桂生邹玉玲
- 华重楼种子萌发与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ACC、GA和PEG对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筛选出其容器苗培育适宜基质。方法以湖南张家界(ZJJ)和湖北宜昌(YC)两个种源的野生资源的华重楼种子为实验材料,在湿沙、干沙交替层积,(20±2)℃恒温暗培养方式下培养,采用不同浓度的ACC、GA和不同分子量的PEG浸泡的方法,通过对种子萌发期的胚根发育和发芽率指标的测定,探讨破除华重楼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的基质配比。结果ACC、GA和PEG及GA与PEG交互作用对2种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ZJJ和YC种源种子分别在ACC浓度为60 mg·L^(-1)和100 mg·L^(-1)时,种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3.00%和79.36%;多重比较发现,YC的种子萌发率在A2B2水平下达到最大(82.33%),而ZJJ在A1B4水平达到最佳(93.00%);基质配比C的华重楼2年后的保存率、生物量及根系生长状况总体上优于其他配比。结论ACC、GA和PEG均可促进不同种源华重楼种子萌发,但不同种源对其浓度的响应存在差异,基质配比C可作为华重楼容器苗培育基质推广应用。
- 刘素贞曾平生周新华曾满生李峰卿朱小毛
- 关键词:华重楼ACCPEG种子萌发栽培基质
- 一种适合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施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施肥方法,该方法所述的专用底肥为人畜粪便、菜枯饼为原料,有机质含量≥50%,N+PO<Sub>2</Sub>+K含量≥6%,含水量≤15%,且不含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所述的专用复合肥...
- 李峰卿邓宗付喻龙华曾满生李有根卢元生朱小毛厉月桥唐艳
- 文献传递
- 油茶轻基质工厂化育苗技术
- 钟秋平许洋余江帆章尧想王开良万细瑞黄敦元李江南邓宗付蒋新革赵学民朱新明朱小毛龚洪恩付爱兰沈建国
- 轻基质工厂化育苗就是以轻基质网袋容器为苗木载体,进行设施苗木生产,是国内外林木工厂化育苗的一个发展趋势.将轻型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到油茶苗木培育上属国际首创,该成果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采用容器间隔离、容器底架空的办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茶工厂化育苗技术容器育苗
- 野生与栽培生境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为解决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相对野生生境下生长不良的问题,从根际土壤真菌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栽培下生长不良的原因。【方法】以1种人工栽培生境和3种野生生境(油茶林、栀子林、马尾松人工林)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ITS高通量测序结合RDA、Mantel分析,比较栽培与野生生境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特征。【结果】4种生境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真菌15门50纲139目299科644属,其中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属共27个,马尾松人工林和油茶林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中优势菌属均是古根霉属(Archaeorhizomyces),栀子林根际土壤中优势菌属为Saitozyma,人工栽培生境条件下优势菌属为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人工栽培生境下的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栀子林、油茶林、马尾松人工林有显著差异,并且其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显著低于栀子林生境。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碱解N和有机质的影响,同时碱解N也是影响白环蘑属(Leucoagaricus)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栽培与野生生境下沙氏鹿茸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碱解N和有机质的影响,因此可通过施N肥等措施调控沙氏鹿茸草的生长。
- 罗桂生刘素贞李峰卿曾满生邹玉玲朱小毛周新华朱柯帆
- 关键词:栽培土壤真菌生境根际土壤N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