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彤

作品数:31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射频
  • 8篇疗效
  • 7篇带状疱疹
  • 7篇神经痛
  • 7篇热凝
  • 7篇疱疹
  • 7篇疗效分析
  • 7篇经痛
  • 6篇射频热凝
  • 6篇松解
  • 5篇CT引导
  • 4篇带状疱疹后
  • 4篇带状疱疹后神...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疱疹后神经痛
  • 4篇斜颈
  • 4篇痉挛
  • 4篇痉挛性
  • 4篇超声

机构

  • 3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朱彤
  • 16篇陶高见
  • 13篇林建
  • 9篇黄莹
  • 7篇槐洪波
  • 6篇韩影
  • 5篇李静
  • 4篇王然
  • 4篇李静
  • 3篇林泓怡
  • 3篇宁本翔
  • 3篇王婷婷
  • 2篇秦勤
  • 2篇黄泰源
  • 1篇徐金
  • 1篇樊碧发
  • 1篇陆萌
  • 1篇马超
  • 1篇朱银银
  • 1篇仇雪枫

传媒

  • 9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疼痛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患者7例,将其按行手术的时间顺序编号(1~7号)。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并于术后完成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记录患指外观、冷敏感试验及Love试验情况。结果1号患者治疗时出现皮肤烫伤,术后2个月痊愈,为防止此情况,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进行了改良,2~7号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冷敏感试验结果均为阴性。4号患者术后6个月时Love试验结果可疑,其余患者Love试验结果均为阴性。4号患者术后12个月时疼痛复现,后经外科手术切除瘤体后疼痛完全缓解。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患指皮肤及甲床均无损伤,患指外观正常。结论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操作方便,可有效缓解疼痛,且无甲床损伤或术后畸形等并发症,可作为手术切除以外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李静黄莹朱彤马超陶高见
关键词:血管球瘤射频热凝指端疼痛
硬膜外腔持续泵入吗啡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朱彤
内热温控式经皮骨骼肌松解治疗仪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内热温控式经皮骨骼肌松解治疗仪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背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内热温控式经皮骨骼肌松解治疗仪行经皮骨骼肌附着点松解术,B组20例给予口服妙纳(盐酸乙哌立松片)及氙光、低频等物理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背部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及7 d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3 d、7 d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治疗前A组VAS评分[(4.68±0.67)分]与B组VAS评分[(4.63±0.8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治疗后3 d、7 d VAS评分分别为(2.16±0.69)分和(1.58±0.61)分,B组则分别为(2.95±0.85)分和(2.05±0.78)分,A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热温控式经皮骨骼肌松解治疗仪行经皮骨骼肌附着点松解术治疗背部肌筋膜炎有确切疗效,且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黄莹陶高见朱彤
关键词:肌筋膜炎
神经妥乐平对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的治疗作用
<正>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在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0例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患者,病程在一个月内的带状疱疹56例,超过一个月,但在三个月内的带状疱疹神经痛22例,超过三个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2例。随机分为...
陶高见朱彤黄莹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实心针的超声乳化机头及超声乳化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心针的超声乳化机头及超声乳化设备。该超声乳化机头手柄组件、震动针、内套管和外套管。震动针为实心针,通过根部的喇叭形件连接换能器。震动针的末端为针头。震动针位于内套管内。震动针与内套管之间具有流体通道...
陶高见秦勤朱彤黄泰源
文献传递
不同容量胸段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阻滞范围的CT影像研究及诊断性阻滞的可行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容量对胸段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TFEI)药液扩散范围和镇痛效果的影响以及胸段TFEI用于诊断性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胸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4组,实施单次TFEI并分别注入不同容量含造影剂局麻药(A组:0.2 m L;B组:0.5 m L;C组:1.0 m L;D组:2 m L),CT扫描并观察造影剂在硬膜外向头侧、尾侧及总扩散节段,造影剂在椎间孔、同侧椎旁间隙、同侧及对侧硬膜外间隙扩散情况,判断是否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评估注射前、注射后30分钟及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头侧和尾侧扩散节段以及总扩散节段数,D组最多,A组最少(P<0.05);C组、D组造影剂扩散≥3个节段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C组、D组病例造影剂扩散至同侧椎旁间隙和对侧硬膜外间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仅A组37.1%的病例实现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其余各组均无选择性阻滞病例。注射后30分钟,C、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B组(P<0.05);注射后24小时,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胸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患者TFEI药液扩散范围随注射容量的增加而扩大,且在硬膜外倾向于头侧扩散,2 m L容量单次TFEI可阻滞3个以上的神经节段,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胸段TFEI行诊断性阻滞的可行性较差。
王然王玉赵雷韩影朱彤
关键词:CT
臭氧辅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臭氧辅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片类药物加神经阻滞治疗,臭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周2次臭氧自体血及每周2次臭氧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出院日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口服盐酸羟考酮的日最大剂量及出院当日口服盐酸羟考酮的终剂量、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日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口服盐酸羟考酮的日最大剂量及出院当日口服盐酸羟考酮的终剂量、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减少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剂量,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经济有效。
槐洪波朱彤韩影
关键词: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老年人
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2023年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造成胸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主要疾病,高达51%因胸段脊髓压迫需要手术的病人与黄韧带骨化相关[1],其特征为胸椎黄韧带的异位骨化。TOLF以东亚地区多见[2],国内人群发病率为3.8%~63.9%[3~5]。主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胸部束带感、下肢麻木、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步态异常、下肢痉挛性瘫痪等。若病人出现脊髓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建议早期行减压手术治疗[2,6]。开放性手术是目前治疗TOLF的主流,但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成熟,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是治疗TOLF的一个发展方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科在CT引导下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TOLF 6例,取得明显的疗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宁本翔林建王婷婷朱彤陶高见
关键词:内镜治疗脊髓压迫症状黄韧带骨化胸椎管狭窄步态异常
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与三叉神经干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1年
三叉神经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受累部位,多数患者伴有头面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可延续成为疱疹后神经痛。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临床上及早控制疼痛尤为重要。我们对有重度疼痛的急性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干阻滞的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朱彤陶高见李静林建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性半月节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双电极射频热凝物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双针电极间距在2~14mm时双针射频热凝形态。方法用ELEKTA射频治疗仪,将两支100.5mm长、22G射频电极针分别以2、4、6、8、10、12、14mm间距平行固定在鸡蛋清中,并放置直尺作为参照物。在90℃190s下进行射频热凝,若190s末两电极针之间不能形成稳定的热凝物,则热凝时间增加至290s。每间距组各行10次热凝。加热开始后,每隔10秒拍摄一幅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计算各间距最终热凝物的长度、宽度、面积、电极外围热凝物的最大值。结果双针间距2、4、6、8、10、12mm时双电极针之间均能形成带状热凝,2~10mm间距时热凝物形态较均匀,热凝物长度及面积随电极间距增大而增加,而热凝物宽度及电极外围最大值并不随间距增大而增加。结论双针电极间距在2~12mm之间均能形成带状热凝物;当间距增大时,可通过增加加热时间的方法来增加热凝物面积。
槐洪波林建李静陶高见朱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