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整形术
  • 6篇并发
  • 6篇并发症
  • 4篇乳房
  • 4篇美容
  • 4篇内窥镜
  • 4篇窥镜
  • 4篇纯钛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种植体
  • 3篇隆乳
  • 3篇隆乳术
  • 3篇美容整形
  • 3篇骨界面
  • 3篇除皱
  • 3篇除皱术
  • 2篇单侧
  • 2篇单侧唇裂
  • 2篇乳房体积

机构

  • 25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兰州市妇幼保...

作者

  • 25篇朱昌
  • 12篇张波
  • 11篇余力
  • 6篇邹丽剑
  • 6篇张涤生
  • 5篇杨川
  • 5篇王炜
  • 4篇王健
  • 2篇范志宏
  • 2篇杨群
  • 1篇关文祥
  • 1篇陈文莉
  • 1篇张如鸿
  • 1篇蔡磊
  • 1篇雷华
  • 1篇李越生
  • 1篇李青峰
  • 1篇穆雄铮
  • 1篇冯胜之
  • 1篇章一新

传媒

  • 8篇实用美容整形...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美容...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纯钛种植体—骨界面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被引量:9
1997年
为探明纯钛与骨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与结合机理,采用荧光显微镜及先进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仪,对已形成骨整合的1,3及6个月钛—骨结合界面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纯钛种植体与骨结合十分紧密;钛与骨组织间的离子作用是相互的;钛—骨间既存在物理性结合,也存在化学性结合。钛离子向组织内有扩散,但扩散的量极微,扩散的深度可达100μm以上;钛离子的扩散在植入骨组织后早期(1个月~3个月)较多,以后较少。钛离子向组织内沥出的同时,组织内Ca+、OH-、O-等离子向钛氧化膜内也有渗透。对纯钛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生长方式观察,证明呈双向性生长,一种是骨组织从邻近或远离种植体的骨床向种植体表面生长;另一种是新骨组织直接沉积在种植体表面并向骨床生长。研究根据纯钛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离子分布、渗透等情况,从分子、原子水平进一步对钛与骨组织的相互作用及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邹丽剑张涤生王炜王炜蔡磊
关键词:纯钛植物体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人工骨
内窥镜在乳房假体包膜挛缩微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依托内窥镜技术 ,探索微创治疗包膜挛缩的新术式 ,以求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方法 根据新设计的手术步骤的要求 ,按切口大小 ,不同切口的操作需要 ,以及挛缩部位与乳房的位置关系 ,在不取出假体的情况下 ,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包膜松解手术中。手术采用经原隆乳手术切口或乳房下皱襞切口 ,完成乳房假体的显露后 ,对于完好的硅凝胶假体或盐水假体 ,不必取出假体 ,而在包膜内壁与假体之间 ,应用内窥镜电刀进行切割及分离包膜 ,完成包膜的松解。结果 应用内窥镜技术 ,完成包膜松解术 4例。术后随访半年 ,效果良好。结论 本术式在保证手术操作易行性的前提下 ,增加了包膜松解手术切口的选择性及不更换假体完成操作的可行性。微创包膜松解术主要适应于隆乳术后乳房假体包膜挛缩的患者 ,无论假体内注入的是硅凝胶 ,还是盐水 ,均可以采用此方法治疗。
余力杨川范志宏朱昌张波
关键词:内窥镜包膜挛缩
乳房体积测量器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使两侧体积不等的乳房在行乳房整形术后获得对称、满意的效果。方法 使用自制的乳房体积测量器 ,应用计算乳房标准体积的方法 ,对隆乳和缩乳的患者进行测量并计算 ,从而选择不同容积的置入假体和切除不同体积的乳房组织。结果 本组 32例患者 ,经过 3个月至 2年的随访 ,其中有 2例单侧隆乳患者因原乳腺组织局部缺损 ,术后外形欠佳 ,其余患者术后两侧乳房的体积基本对称 ,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术前只有较准确地测量出乳房体积 ,计算出既符合美学要求又能满足患者愿望的乳房体积 ,并选择适当容积的隆乳假体或切除适当体积的乳房组织 ,才能保证术后两侧乳房体积的对称 。
张波朱昌余力杨川
关键词:乳房整形术乳房体积
内窥镜骨膜下除皱术的应用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传统除皱术在达到除皱效果的同时难以避免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如较长的头皮瘢痕、麻木、脱发、出血多、恢复期长等。为避免上述不良反应 ,我们在除皱术中应用了内窥镜技术独到具有的优点。方法 额部在骨膜下分离 ,颞部在颞深筋膜层分离 ,贯通额颞部形成视腔 ,在内窥镜直视下切除皱眉肌、降眉肌以及额肌 ,同时切开眶缘骨膜 ,通过纠正肌肉间的不平衡而达到手术目的和效果。结果  1996~1997年间开展的内窥镜骨膜下除皱术 ,共 10例 ,年龄 2 8~ 43岁 ,平均年龄 3 3岁。各例术后效果均较满意 ,手术能纠正眉下垂、眼角下垂 ,减少颞部皱纹及眉间皱纹。结论 内窥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轻等优点。在掌握指征的前提下 ,内窥镜骨膜下除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随着内窥镜技术与器械的不断完善 ,其术式会被较多的受术者接受。
余力杨群王炜张涤生朱昌杭榆岑国仁
关键词:内窥镜除皱术骨膜下
浅谈鼻成形术的经验教训被引量:4
1999年
鼻在面部五官中为引人注目的器官之一,故人们对鼻子外形的重视仅次于眼睛。鼻又位于面部正中,被人喜称为面中之王,故鼻的外形与周围其它器官及脸形息息相关。所以在我们在作鼻整形前,特别是鼻美容手术前,必需从性别、脸形、眼睛等各方面考虑、设计。并且把自己的意向...
朱昌
关键词:鼻成形术隆鼻术
厚上唇伴唇珠缺损同期整形术被引量:2
2005年
周捍东朱昌
关键词:整形术红唇畸形
美容整形中硅橡胶应用的注意问题被引量:1
1999年
硅橡胶(siliconerubber)是硅、氧及有机根聚合而成的一族有机聚硅氧烷(聚硅硐silicone)的一种。硅橡胶的临床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人类有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各种形态(液态油状、乳状、胶胨状、网状、膜状、海绵或泡沫状及弹性固体块状)的...
邹丽剑朱昌
关键词:整形术硅橡胶隆鼻术隆颏术
不同纯度纯钛的生物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探明不同纯度纯钛的生物学性能差异,采用荧光、偏光显微镜,定量组织学分析等方法,对国产四种纯度的纯钛与骨组织的亲合性、结合形式、骨整合率、新骨生长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TA_0(Ti99.80%)与 TA_1(Ti99.5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TA_0与 TA_2(Ti99.20%)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A_0与 TA_3(Ti94.00%)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实验证明:纯钛的纯度在99.50%以下(含杂质元素0.5%以上)时,开始产生生物学性能不良影响,纯度越低,产生不良影响的趋势越大。由纯度降低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纯钛种植体周围骨密度、新骨生长率以及骨整合率均下降。
邹丽剑张涤生王炜朱昌
关键词:纯钛生物学骨整合
内窥镜腹壁整形术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并介绍内窥镜腹壁整形方法。方法:经阴毛上缘和/或脐孔小切口,在内窥镜监视下,分离腹肌筋膜表面,收紧腹直肌前鞘,同时根据需要完成脐成形及切除多余皮肤。结果:完成内窥镜腹壁整形5例,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症前提下,内窥镜腹壁整形不仅能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而且较传统手术能明显缩短手术瘢痕,适应于没有或有少量多余皮肤,皮肤弹性质地好,有少量或中等脂肪堆积,伴或不伴有腹肌松弛以及鞘分离的患者。
余力张波王健朱昌
关键词:内窥镜腹壁整形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治疗被引量:9
1996年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整形外科(200011)朱昌唇裂是先天性腮弓发育畸形,累及皮肤、粘膜、肌肉、软骨和骨。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为1.82‰。唇裂修补后随着患者发育不同,唇鼻部畸形又会出现,这就需再作一次或几次的修整,使其...
朱昌
关键词:单侧唇裂唇裂畸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