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智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1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体层摄影
  • 10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7篇肺癌
  • 6篇多层螺旋CT
  • 6篇血管
  • 6篇体层摄影术
  • 6篇结节
  • 6篇灌注成像
  • 6篇成像
  • 5篇细胞
  • 5篇灌注
  • 5篇放射摄影
  • 5篇放射摄影术
  • 4篇动脉
  • 4篇肿瘤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37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容奇医院

作者

  • 37篇朱智明
  • 18篇刘进康
  • 16篇熊曾
  • 15篇陈伟
  • 11篇周晖
  • 9篇周漠玲
  • 8篇夏宇
  • 6篇曹觉
  • 6篇胡成平
  • 6篇龙学颖
  • 4篇雷光武
  • 4篇陈友良
  • 4篇周建华
  • 3篇彭光春
  • 3篇曾纪珍
  • 2篇邓彭博
  • 2篇刘慧
  • 2篇杨华平
  • 2篇杨迎
  • 2篇周高峰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阑尾大小、形态及盲肠周围改变等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有41例(95.4%)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CT表现的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35例(81.3%);间接征象包括阑尾盲肠周围炎31例(72.1%),阑尾周围脓肿5例(11.6%);有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无明显异常。结论MSCT阑尾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朱智明雷光武李海平熊曾彭光春曹觉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内恶性结节多层螺旋CT扫描形态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形态学对肺内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9例肺内恶性结节患者行MSCT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病灶形态学特征,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病灶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筛选出有意义的形态学征象后,与同期86例经手术证实的非恶性结节形态学数据行χ2检验,比较两组形态学征象构成比的差别。结果恶性病变中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出现率分别为81.8%、85.5%和95.7%;分化程度与空泡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31),P-TNM分期与毛刺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52),结节大小与衰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714),P值均为0.000。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非恶性结节。结论多种后处理技术应用于MSCT中能全面了解病灶特征,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是提示恶性结节的征象。
熊曾刘进康胡成平陈伟周漠玲周晖朱智明夏宇
关键词:X线计算机硬币病变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CT征象与p21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CT征像与 p2 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对 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术前进行CT扫描 ,并用SP法对肿瘤标本 p2 1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⑴CT显示肿瘤的直径 >3cm及有深分叶征、棘状突起、纵隔淋巴结肿大者p2 1蛋白表达升高。⑵肺癌的 p2 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有关。结论 :周围型NSCLC的CT征像中肿瘤的直径 >3cm ,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 p2 1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具有相对更高的恶性程度 。
周晓琳曾纪珍赵欣周建华夏宇陈友良朱智明
关键词:P21蛋白非小细胞肺癌CT
浅谈CT踝关节功能运动成像对诊断急性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价值
吴训华朱智明孔令煜
应用3D-CTA界定前床突附近颈内动脉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和硬膜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使用3D-CTA界定前床突附近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与硬膜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15例患有前床突附近颈内动脉动脉瘤病人的3D-CTA检查,与手术中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该组病人共有颅内动脉瘤26个,其中前床突...
程全王君宇姜冰黄军宋涛朱智明陈风华
关键词:3D-CTA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45例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影像表现分析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探讨与其他同影性疾病的鉴别方法。方法抽取45例经手术、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完整资料,综合分析老年人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45例老年人肺结核中累及双下肺基底段和中肺、舌段、上叶前段等不典型结核好发部位分别有18、21、15、24例,其中累及两叶以上者有36例。影像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型18例,其中结核瘤8例,炎性结节(肿块)10例;肺段或肺叶实变型13例;肺不张型9例;弥漫型5例,4例小结节分布、大小、密度不均匀。结论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灶部位不典型、以及影像表现不典型等特点,应结合临床和影像资料综合全面考虑,作出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周晖刘进康孟婕熊曾朱智明陈伟
关键词: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X线摄影术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肺癌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的价值被引量:12
2008年
现代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影像诊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为研究肿瘤微循环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运用16排多层螺旋CT对49例肺内单发肺癌进行分析,探讨CT灌注成像评价肺癌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的价值。
刘进康周漠玲朱智明熊曾陈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病理分级肺癌现代影像技术微循环变化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59例患者共64处输尿管病变做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并作多平面和曲面(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MSCT各种成像方法显示和诊断病变的能力。【结果】62例病变MSCT横断面结合MPR、CPR、MIP、VR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分布范围及尿路梗阻的情况,其中31例手术患者,输尿管病变在CT图像上的表现与手术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MSCT及后处理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智明雷光武王桂林
CT、MRI在鼻咽纤维血管瘤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5年
夏宇刘小军刘进康朱智明
上腹CTA中bolus-tracking技术的关键参数选择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上腹CTA扫描bolus-tracking技术中关键参数的选择。方法:47例病人平扫后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获得各病例主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曲线形态,找出各病例的主动脉强化峰值及达峰值时间,并确定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找出最佳固定延迟时间(扫描能在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内完成的病例数最多时对应的时间);模拟bolus-tracking技术中阈值及过渡延迟的选择,对共计84种阈值-过渡延迟组合逐一进行判断,计数各组合下扫描在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内的病例数,找出各阈值对应的最佳过渡延迟及最佳阈值-过渡延迟组合;对比最佳固定延迟时间与最佳阈值-过渡延迟组合下扫描能在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内的病例数比例。结果:主动脉强化峰值为228.1±36.7HU,达峰值时间为34.2±4.7s;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开始于21.8±4.9s,结束于40.7±3.7s,时间窗宽度为19.2±2.9s;固定延迟时间为26s或27s时,扫描能在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内完成的病例数比例最大(35/47,74.5%);对不同阈值-过渡延迟组合下模拟bolus-tracking技术决定的个体化延迟时间判断,以选择阈值为100HU及过渡延迟为8s时,扫描能在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内的病例数最大(46/47,97.9%),与最佳固定延迟时间相比,两者间病例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于上腹CTA,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选择延迟时间可较采用固定延迟时间有更大比例的病例能在主动脉高水平强化期内扫描;对于该对比剂注射方案,bolus-tracking技术中适宜的强化阈值-过渡延迟分别为100HU及8s。
龙学颖曹觉彭光春刘慧陈伟朱智明胡萍
关键词:对比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