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桂芬

作品数:43 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重金
  • 16篇重金属
  • 9篇土壤
  • 8篇污染
  • 8篇甲基
  • 5篇亚甲基
  • 5篇亚甲基蓝
  • 5篇土壤中重金属
  • 5篇重金属形态
  • 5篇污灌
  • 5篇污灌区
  • 5篇金属形态
  • 5篇甲基蓝
  • 5篇催化
  • 4篇印迹聚合物
  • 4篇水热
  • 4篇水热法
  • 4篇土壤重金属
  • 4篇热法
  • 4篇教学

机构

  • 43篇河南师范大学
  • 9篇教育部
  • 4篇河南省环境污...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3篇朱桂芬
  • 19篇王学锋
  • 15篇樊静
  • 8篇邢新艳
  • 8篇张春燕
  • 5篇王建玲
  • 5篇苏现伐
  • 4篇皮运清
  • 4篇赵东方
  • 4篇陈得军
  • 3篇高燕哺
  • 3篇席国喜
  • 2篇师东阳
  • 2篇高霞
  • 2篇刘淑萍
  • 2篇刘茜霞
  • 2篇王莉
  • 2篇冯颖俊
  • 2篇张士苹
  • 2篇田野

传媒

  • 9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土壤通报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内江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冶金分析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粉煤灰和石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被引量:23
2004年
通过露天盆栽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和石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pH值及结构的影响,比较三种土壤条件下油唛菜对重金属的吸收情况,表明油唛菜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Cd、Pb、Zn的吸收能力有差异.在土壤中加入粉煤灰,油唛菜含镉、铅、锌的量分别约为未加改良剂土壤的73%、72%和78%;添加石灰,油唛菜中重金属镉、铅的含量约为未改良土壤的81%、83%,而锌的含量先微弱增加而后降低,说明粉煤灰对油唛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要大于石灰,粉煤灰是首选的改良剂.
王学锋朱桂芬张会勇
关键词:粉煤灰石灰重金属
新乡市寺庄顶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对长期电池废水灌溉的新乡市寺庄顶污灌区和对照区土壤重金属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对照区土壤中Cd,Ni,Zn,Cu和Cr含量都能达标,污灌区土壤中Cr含量能达标,Cd,Ni,Zn和Cu的含量超标,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31,1 196.64,2 799.25,145.78 mg/kg,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08.85,19.94,9.33和1.46倍。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污灌区污染最严重的Cd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56.84%;Ni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余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37.44%和39.55%;Zn主要以残余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78.24%;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57.70%;Cr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45.55%和34.18%。与对照相比,污灌降低了Cd,Ni,Zn,Cu和Cr残余态所占比例,提高了重金属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在4种超标重金属中Cd可交换态所占比例最高,平均为24.54%,由于其生物有效性最高,Cd迁移能力和植物毒性最值得关注。
陈得军张春燕王建玲王学锋朱桂芬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灌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
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相关性分析
污水灌溉曾被认为是缓解农业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途径,但如果长期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污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从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其它动物的繁衍生息。本文以某市长期采用镍镉、铁镍和锌银碱性蓄电池生...
朱桂芬张春燕王学锋樊静
关键词: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形态
文献传递
新乡市部分市售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质量评价被引量:24
2006年
为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对新乡市郊区11种常见蔬菜中Cd、Cr、Pb、Cu、Zn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66个蔬菜样品中Cd、Cr、Pb、Cu、Zn的超标率分别为45.46%、9.09%、54.55%、0和18.18%;它们的最大值分别是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量的2.42倍,1.46倍,3.88倍,0.28倍和1.31倍.其中西红柿属于安全级别;菠菜、黑白菜、花椰菜处于警戒线上;青菜、芹菜、茼蒿、油麦菜、黄瓜开始受到重金属污染;西葫芦和蒜苔受到重金属的中度污染.蔬菜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Cd、Pb的污染,Pb污染较为严重.
王学锋冯颖俊林海朱桂芬皮运清
关键词:蔬菜重金属
EDTA作用下芥菜型油菜对土壤中Cd·Ni的富集规律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期的芥菜型油菜在EDTA作用下对Cd、Ni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EDTA处理的油菜地上部和根部中Cd、Ni的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且EDTA对Cd迁移的影响明显强于Ni,说明EDTA有助于强化芥菜型油菜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对28~63天的6个不同生长期的分析表明,生长49天时2种处理的油菜地上部中总Cd含量均占整个生长期的90%以上,总Ni含量为整个生长期的80%以上,此时收割比较合适。
朱桂芬王学锋冯颖俊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土壤重金属
烟草对重金属锰的吸收积累及其相互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烟草对土壤中重金属锰的吸收、耐性和积累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锰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较明显的刺激作用或毒害效应,烟草对土壤中的Mn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当土壤中Mn处理浓度为1500mg/kg时,虽然烟草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但植株仍能生长。随着生长介质中Mn浓度的升高,烟草叶、茎和根的Mn含量逐渐增加。当Mn处理浓度为2500mg/kg时,烟草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烟草地上部分锰积累量达到最大值13501.36mg/kg。当Mn浓度>1500mg/kg时,烟草吸收的锰有76.6%~88.1%被转移到地上部分。说明烟草适合较高程度Mn污染土壤的修复。
王学锋师东阳刘淑萍朱桂芬皮运清
关键词:重金属烟草植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3
2014年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膨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迈进,工业废水大量排放,致使大量的重金属排放到土壤环境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花费低,适应性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研究关注。概括归纳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点及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总结了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指出了近年来超富集植物在修复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邢艳帅乔冬梅朱桂芬齐学斌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大学环境专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在分析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多年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从教材、教学模式和实验实践三方面探讨如何在地方高校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意见和建议.
郑立庆朱桂芬王学锋
关键词:固体废物废物处理环境科学教学改革
C/海泡石复合吸附剂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蔗糖和天然海泡石为原材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海泡石复合吸附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吸收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蔗糖水热碳化后以无定形碳沉积在海泡石表面,使得海泡石表面含有C-H,C=O和C=C等有机官能团。考察该复合吸附剂对水中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实验表明,C/海泡石复合吸附剂亲有机性明显提高,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与海泡石相比大幅度提高。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邢新艳陈得军赵东方陈俊如朱桂芬
关键词:海泡石复合吸附剂水热法
重金属Cd,Pb,Zn在油唛菜中的富集和分布被引量:18
2004年
通过露天盆栽实验,研究了轻壤中镉、铅、锌复合污染对油唛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唛菜根部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大于地上部(可食部),油唛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顺序为镉>铅>锌;在两个生长期分别采集数据,生长期短时油唛菜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强,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则表现出稀释效应,同时可交换态重金属随时间向其它形态转变,使得油唛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有所下降.
朱桂芬王学锋
关键词:重金属复合污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