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勋 作品数:10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代谢综合征患者脑白质疏松及脂蛋白磷脂酶A2的研究 目的:探讨MS对LP-PLA2浓度及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发生的影响;探讨LP-PLA2在WMIL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07月至2012-10月在长宁区中心医院住院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患者107例.均为小面积脑梗... 朱立勋 谷胜利 陶庆玲 丁素菊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74例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分为MS组(40例)及非MS组(34例)。借助经颅多普勒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比较两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结果 MS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85.0%,明显高于非MS组的64.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MS与动脉粥样硬化无独立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OR=0.071)。结论 MS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但其危险性依赖于MS组中的低HDL-C血症。 朱立勋 徐海洲 丁素菊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急性脑梗死 脑动脉粥样硬化 P0-023盐酸合曲林合并尼麦角林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体会 丁素菊 仇一青 刘康 郭鹏 朱立勋 张威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74例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及非代谢综合征组。检测血清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借助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计算各组的发生率。结果代谢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2.759 mg/L比3.538 mg/L,P<0.05)。代谢综合征组血管狭窄发生率(85.0%)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脂联素与脑动脉硬化狭窄无显著相关性(OR=1.272,P>0.05),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呈正相关(OR=3.09,P<0.05)。结论脂联素水平下降是代谢综合征发病原因之一;代谢综合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脂联素与脑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性。 朱立勋 丁素菊关键词: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葛根总黄酮对首发急性脑梗塞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研究 仇一青 朱立勋 黎佳思 张威 毕晓莹 邓本强 丁素菊关键词:葛根总黄酮 情感障碍 脑梗死急性期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中红细胞DARC IL-8、IL-10、变化及意义 目的在体外采用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实验体系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系统血液固有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对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 丁素菊 郭鹏 仇一清 朱立勋文献传递 PU-036 TIA对后续脑梗死缺血耐受机制研究现状 朱立勋 丁素菊葛根总黄酮与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11年 背景:总黄酮类药物正广泛用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选择在上海长海医院神经科住院的经头颅核磁共振成像证实为新发脑梗死的患者67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血脂,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不含黄酮)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 d。主要结局指标:发病第1天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第2天测定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c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治疗14 d后再次测定血清LDH、IL-6和BDNF水平,进行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行头颅灌注CT检查,通过灌注软件分析比较病变区及对侧相应部位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结果:发病第2天两组的LDH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血清LDH、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灌注C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总黄酮使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血清中增多的IL-6明显降低,并显著减轻脑卒中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LDH升高,通过抗炎症反应及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血供的恢复。 陈蕾 毕晓莹 朱立勋 仇一青 丁素菊 邓本强关键词:黄酮 丹参酮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介素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慢性非器质性头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对慢性头痛患者合并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对慢性非器质性头痛患者进行抑郁、焦虑性心理障碍的调查,以探讨其伴发情绪障碍的状况及其特征。指明以头痛为主诉的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伴随抑郁和焦虑障碍较为普遍,因此对就诊的慢性... 丁素菊 毕晓莹 仇一清 朱立勋 胡震关键词:慢性头痛 并发症 心理障碍 情绪障碍 病例分析 急性脑梗死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HMGB1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分别检测血清HMGB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并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计算各组的发生率。结果:代谢综合征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代谢综合征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但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动脉狭窄与血清HMGB1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代谢综合征有关(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可能与脑动脉的粥样硬化狭窄有关,HMGB1可能参与此病理过程中,但HMGB1与脑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性。 徐海洲 朱立勋 何建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