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朴禹伯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理学

主题

  • 4篇中子
  • 3篇中子发生器
  • 3篇加速器
  • 2篇强流
  • 1篇电极
  • 1篇生物效应
  • 1篇束包络
  • 1篇统调
  • 1篇透镜
  • 1篇强流离子束
  • 1篇强流束
  • 1篇中子产额
  • 1篇物理设计
  • 1篇系统调试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光学
  • 1篇离子加速器
  • 1篇粒子加速器
  • 1篇流速
  • 1篇聚变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11篇朴禹伯
  • 4篇牛占歧
  • 4篇王学智
  • 3篇苏桐龄
  • 2篇陈勤
  • 2篇潘民生
  • 2篇姚泽恩
  • 2篇牛占岐
  • 2篇杨保太
  • 2篇李公平
  • 1篇陈克凡
  • 1篇苟全补
  • 1篇贾文宝
  • 1篇水永清
  • 1篇洪忠悌
  • 1篇杨成
  • 1篇陈尚文
  • 1篇倪涌舟
  • 1篇孙别和
  • 1篇曾松伟

传媒

  • 8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核物理动态
  • 1篇第三次电磁场...

年份

  • 1篇2002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中子发生器、离子光路计算和物理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朴禹伯石成儒王亮涛
关键词:离子光学离子加速器
强流离子束传输系统束包络的计算机数值模拟被引量:6
1996年
以强流离子束包络方程为基本模型,提出了微元近似数值计算强流离子束包络的方法。编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强流束传输系统的程序包含高压型加速器常用的电元件和磁元件。
姚泽恩朴禹伯苏桐龄
关键词:强流离子束包络计算机模拟传输系统
强流中子发生器的应用现状
1995年
本文概述强流中子发生器近五年内在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的辐射损伤研究,一些核素的活化截面测量、新核素合成和中子生物效应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与这些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条件的改进和完善。
王学智牛占歧朴禹伯苏桐龄
关键词:生物效应
全文增补中
300keV,30mA氘粒子加速器被引量:3
1991年
这是一台低能强流加速器。调试结果:靶上获得能量300keV,流强30mA的连续氘束流;束斑直径小于2cm。通过(d,T)反应中子产额达到3×10^(12)n/s。该器采用双等离子体离子源,双间隙高梯度加速管,由频率为2.5kHz的可控硅中频逆变器供电的对称型四级倍压稳压电源,直径20cm和转速1100r/min的高速旋转氚钛靶等。
苏桐龄孙别和杨保太朴禹伯水永清陈克凡王学智杨成牛占岐刘延统潘民生洪忠悌陈勤
关键词:加速器中子发生器
一种由负电极和磁镜组成的空间电荷透镜被引量:4
1990年
文章叙述了一种由负电极和磁镜组成的空间电荷透镜。它可以高效率地捕获电子,并具有较强的聚焦性能。在强中子发生器调试中,采用这种透镜使D^+束从9mA提高到27mA。
朴禹伯李公平潘民生牛占歧杨保太钱德丰顾宏坤
关键词:负电极磁镜空间电荷透镜
固体内异常核反应研究进展
1996年
分析、介绍了固体内异常核反应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朴禹伯王学智
关键词:冷聚变
全文增补中
强中子发生器离子光路设计与调试被引量:2
1991年
文章介绍了3×10^(12)n/s强中子发生器离子光路设计与调试。在该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空间电荷透镜等,保证了在强流条件下,高效率地传输和聚焦。文章还给出强流情况下,实际的束流分布、传输效率等有关实验数据。
朴禹伯牛占岐李公平
关键词:加速器
腰-腰传输中强流束包络线方程的近似计算
2002年
研究了广义导流系数Π <1× 1 0 - 3 时的低能强流束包络方程的近似计算问题 ,在非线性条件下 ,导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和特征长度。使用腰 腰传输公式的包络计算结果与强流束包络方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陈金根赵丽华倪涌舟曾松伟朴禹伯李汝平
关键词:发射度
对空间电荷透镜理论和设计的新探讨
1992年
在合理的简化的模型下导出空间电荷透镜中磁流体方程,由此证明在空间电荷透镜中能够建立线性径向电场。电场边界条件是重要的,并导出实际的边界电位值。由负电极和磁镜中构成的空间电荷透镜初步满足上述要求。
朴禹伯
关键词:磁流体
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被引量:1
1992年
一、引言兰州大学强中子发生器于1988年通过部级鉴定,氘离子束达30 mA,中子产额达3×10^(12)s^(-1)。然而,由于它是采用混合离子束,靶寿命只有十几个小时。在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研究中,要求的累计中子注量超过10^(17)cm^(-2)。因此,辐照时间需几百小时。因为氚靶价格昂贵,用混合离子束进行材料辐照损伤研究,其费用是很高的。
朴禹伯牛占歧陈勤苏桐龄
关键词:中子产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