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洲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压裂
  • 2篇压裂液
  • 2篇渗流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水力压裂
  • 2篇气井
  • 2篇滤失
  • 1篇单相
  • 1篇单相渗流
  • 1篇压降
  • 1篇压裂液返排
  • 1篇压裂液滤失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支撑剂
  • 1篇支撑剂回流
  • 1篇渗流机理
  • 1篇渗流模型
  • 1篇数值反演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李亚洲
  • 4篇李勇明
  • 3篇赵金洲
  • 2篇罗攀
  • 2篇张烈辉
  • 1篇张秦汶
  • 1篇王楠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垂直裂缝气井不稳定产能预测新模型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地下油气渗流理论研究了垂直裂缝气井中气体的流动过程和渗流方程,并对各个流动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垂直裂缝井的不稳定渗流产能预测公式。应用该公式对吉林油田某垂直裂缝气井进行了例证分析,得出的计算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为3.4%,并且通过预测公式分析了地层渗透率、地层压力、气藏厚度、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对垂直裂缝气井产能的影响情况。该不稳定渗流产能预测公式的提出解决了常规汇源函数计算过程复杂和计算速度慢的问题,实现了垂直裂缝气井渗流方程的快速求解。
李勇明李亚洲赵金洲张烈辉
关键词:压裂气井产能预测压降数学模型
压裂液返排数值模拟研究
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往往通过改变放喷油嘴尺寸、控制液体返排流速来间接控制压裂裂缝中支撑剂的沉降情况和铺置状态,而油嘴尺寸的选择往往依赖于有限的操作经验或者决策者的主观意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返排的效果和压裂...
李亚洲
关键词:压裂液滤失支撑剂回流数值模拟压裂液返排水力压裂
文献传递
压后水平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通常压裂后气井产能的计算模型都是针对稳态渗流过程的,倾向于计算无阻流量和稳态产量,而对于整个动态生产过程的模拟则较少被提及。为此,根据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再结合压裂后水平气井的裂缝形态和气体的流动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推导出了具有较广泛适应性的压裂水平气井生产动态预测公式。该预测公式既能用于存在缝间干扰的情况,又能够在压裂水平气井裂缝两翼非对称、间距不相等、方位角任意的情况下使用。应用该公式对吉林油田某水平气井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为2.6%,并且通过预测公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分析裂缝方位、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间距等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气井的产量影响,能够满足现场预测产量的需求。
李勇明李亚洲赵金洲张烈辉
关键词:天然气水平井水力压裂数学模型
页岩气渗流机理与产能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页岩气储存和运移的特殊性导致了其渗流过程描述的复杂性。很多学者按照双重介质渗流研究页岩气渗流,认为吸附气解吸后直接扩散到裂缝中;但由于其忽略了基质颗粒间存在的游离气,使得渗流过程的描述不完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流动过程——基质孔隙系统中的流动,建立了相应的页岩气渗流方程;通过空间变换及数值求解,得出了圆形封闭地层中页岩气井定压生产时无因次拟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产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分析了吸附系数、封闭边界半径、弹性储容系数等页岩气特征参数对产能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井的产能曲线呈初期产能快速下降—稳产—产能缓慢下降的"三段式"特征;封闭边界半径越大,稳产时间越长;吸附系数越大,初期产能下降越慢,稳产时间越长;裂缝弹性储容系数越大,初期产能下降越快。
李亚洲李勇明罗攀赵金洲
关键词:页岩气渗流模型产能评价数值反演
压裂液单相滤失模型适用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压裂液在裂缝净压力作用下驱替油藏流体向地层渗滤,压裂液滤失过程为两相或多相流动。近年国内建立的一些滤失模型普遍假设为压裂液的单相流动,忽略了油藏流体的影响;单相滤失模型便于计算,但并未给出适用条件。基于两相滤失理论,对比研究了单相滤失的误差,以明确单相滤失模型的适用范围;建立了两相滤失模型,用迭代法求解流体压力分布函数,由此计算两相滤失速度,并与单相假设条件下的滤失模型进行对比,得到了单相滤失模型的适用条件和误差。计算表明,一定条件下用单相滤失模型计算的滤失速度误差较大;在应用单相滤失模型前应先分析流体性质差异对滤失的影响。
罗攀李勇明张秦汶李亚洲王楠
关键词:压裂液滤失模型两相渗流单相渗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